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宮崎駿《千與千尋》,大結局的選豬,為什麼小千知道沒自己父母?

宮崎駿《千與千尋》,大結局的選豬,為什麼小千知道沒自己父母?

《千與千尋》在2001年上映的一個經典動畫作品,斬獲很多電影大獎,在歐美亞洲許多國家公映過,獲得很多業內人的好評,這是一部有笑點淚點並存的治癒長片動漫作品。該片圍繞一個10歲的小女孩和父母一起到了一個虛擬的世界,小孩子被世界吸引,大人被那份堅毅勇敢打動。大結局的選豬,為什麼小千知道沒自己父母?這是本片埋下的一個伏筆,留給觀眾的一個懸念。我們做些簡單的推測。

一,記憶抹除了

首先她父母是因為貪吃而變成豬的,而最後部分的豬圈裡邊,當她說了句「我這裡有一顆藥丸可以讓你變回原來的模樣」之後所有的豬都有意識地抬起頭一副很垂憐的樣子,都是渴望著她能給藥丸可以變回人類的豬,這是有自己意識的豬;而她父母變成豬之後是沒有自己的意識和記憶的,連他們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就只剩下豬平時的模樣,也就是不會抬起頭來盯著她看,所以她肯定豬圈裡沒有她父母。

二,小千不要那樣的父母

其次是「千尋」的內心是不希望她的父母還是在豬圈裡,試問誰希望自己爸媽還是一副豬的模樣呀!這裡也可以肯定她的爸媽不在這裡了。這是她自己的一個大膽的肯定,如果答案真的是錯的話,父母還在豬圈裡貪婪的生活的話,真的不希望再當他們的女兒了。

三,小白的助攻

還有一方面的細節是在「千尋」在還沒去豬圈的時候,白龍已經把她的父母給帶走了,所以他們也不會出現在豬圈裡了,只是她不知道而言,但是最後也是猜對了,確實沒有她父母在那裡,所以最後成功獲取了藥丸可以服用之後變回原本人類的樣子。

四,對於「千尋」而言,父母的意義何在

在還未去到虛擬世界的時候,「千尋」對於父母是不喜歡甚至是到了恨的一種程度,但在父母貪吃變豬之後,她還是沒有拋下他們,選擇了勞動去換取機會去拯救他們。在還沒離開父母之前,孩子對於父母會有很多很多的不滿與怨言;但在離開父母以後,孩子會慢慢的把恨和哀怨都慢慢地轉化為一種思念一種對父母的愛,這也證實了「血濃於水」的事實。所以無論多艱辛多勞累,她還是會堅信能夠把父母拯救回來,不論他們是何種形態,她都願意去包容與諒解。

五「千尋」是如何去拯救父母的?

「千尋」一開始是抱著對於這個時間的無限厭惡的態度,特別垂頭喪氣的心態,遇到了白龍給了她希望,給了她鼓勵,才重新振作起來,要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活下去,還要把父母變回原來的模樣。慢慢的她變得勇敢變得很勤奮很努力,通過重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獲取相應的報答,每次想暗暗放棄的時候,都因為內心對父母的一份牽掛而又鼓起勇氣,越挫越勇,最終得以救回父母的機會。

「千尋」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種很陽光的去面對生活的態度,這是難能可貴的一點。在每種奇奇怪怪的物種出現在她面前時,從恐懼到克服到大膽的向前去打招呼;在工作面前,無論多骯髒多惡臭到無法忍受的時候,她還是秉持著一種要大膽去邁出一步嘗試去勇於完成的態度,這也是對於生活的一種認真的態度。

從側面體現出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每個人類都還有貪慾和物慾,都是被現實逼成這種醜陋不堪的嘴臉,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是留住真心,保住初心,不被世俗沖淡,堅定自我,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在片尾的時候「千尋」找回了自我,沒有受到周遭的影響,堅定自己的想法,這才能成功的救出自己以及父母。

說到這裡,《千與千尋》這部作品是不是很令人忍不住去看呢?每一幀每一段都代表著不一樣的含義,每個人物的刻畫也很鮮明,還有背景音樂是日本著名的久石讓大師創作的,尤其是配上每個畫面出現的恰到好處,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細細品讀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次元的鳴人 的精彩文章:

宮崎駿《哈爾移動城堡》,世界大、人生長,總有一人讓你溫柔以待
鋼之鍊金術師:攻擊最強的大總統,最矛盾的一生,也是平凡的一生

TAG:二次元的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