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黃金之國的黃金,怎麼就挖不出來了?

黃金之國的黃金,怎麼就挖不出來了?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50-南非金礦熄火

作者:豹妹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南非是非洲大陸上比較發達的國家,它的崛起和兩種礦藏的存在密不可分:黃金和鑽石。其中歷史最悠久、對南非外匯儲備影響最大的,還要數黃金。

說起鑽石你可能想到很多國家

但說起黃金絕對第一個想到南非

(圖片來自wikipedia@Agnico-Eagle)

據估計,南非的黃金儲量占非洲一半,開採量和開採能力更是首屈一指,在歷史黃金生產總量上排在世界前列,曾經產出過人類歷史上所有被開採黃金的40%。對於這個國家來說,黃金相關的採礦業(金礦往往伴生有銀礦、鈾礦等)也是重要的支柱產業。

在出口結構哦中也是佔據了相當的分量

(圖片來自wikipedia)

但近幾年來,南非的黃金產業卻明顯不復當年之勇,產量節節下滑,黃金之鄉很快就要不那麼金燦燦了。

自然偉力下的經濟「首都」

南非的行政結構比較特殊,光首都就有三個。總統和內閣在東北部的比勒陀利亞,是為行政首都;國會在西南部的開普敦,是為立法首都;而最高法院在中部的布隆方丹,是為司法首都。雖然各個中心極為離散,造成了溝通上的不便,但對南非人來說,這象徵著這個國家三權分立的治國精神,是國體的一種體現,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還是很自豪的。

三個首都也算是均勻分布了

不過南非最大的城市卻並不在這三座首都,而是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南部幾十公里的約翰內斯堡。這是非洲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另外儘管它在行政地位上只是豪登省的省會,但國家憲法法院就設在此處,這是一個兼具立法和司法功能的機構,間接提升了這座城市的地位。

算得上是CBD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Adamina)

約翰內斯堡能夠成為世界級的大城市,就和金礦產業息息相關。而其金礦帶的形成,則與幾十億年前的一連串地質變化有關。

距今30億年前,今天的南非東北部還未完全成型,是一片叫卡普瓦爾克拉通(Kaapvaal Craton)的地質板塊。卡普瓦爾克拉通的南部是一片低于海平面的區域,從北部高地向下匯入這個窪地的河流最終形成了一片小型的內海。

卡普瓦爾克拉通大致位置

在高地與低地之間形成了

隨著卡普瓦爾克拉通北部逐漸抬升,南方這片小型內海的面積就被不斷壓縮,最終變成了一片辮狀河流三角洲,河流糾纏著穿過這一地區,總水量很大流速卻不快。這讓河流帶動山上重物質的能力變得很強,普瓦爾克拉通板塊上的金、鐵、鈾等元素就被帶到了河床里,逐漸向下游匯聚。

這是南非金礦形成的第一階段。

一層又一層,一浪又一浪

南非-比勒陀利亞北部

不過造成這種地貌的原因,不止那極其遠古的抬升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距今27.15億年前,卡普瓦爾克拉通和位於今天辛巴威的辛巴威克拉通(Zimbabwe Craton)發生了一次碰撞,新生的原始大陸還沒法壓制這巨大的衝撞力,大地深處的岩漿從裂縫中噴涌而出。這又帶出了不少液態的金。等岩漿冷卻乾涸時,這些金也就留在了南非的地表。

卡普瓦爾克拉通和辛巴威克拉通大致位置

這是南非金礦形成的第二階段。

但這還不是南非黃金故事的全部。類似的古大陸碰撞活動在那個時候地球上並不少見,但並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像南非那樣擁有如此巨大的地殼黃金儲量。來到地表的黃金,很容易和其他岩石一起被水流和風沙侵蝕,而不夠富集的金礦是無法得到開採的。約翰內斯堡的這些黃金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被保留下來,還要需要一次天文事故臨門一腳的幫助。

厲害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James St. John)

距今20億年前,一顆直徑5~10公里的巨星隕石進入了大氣層,在非洲南部撞擊了地球。幸好當時地球上只有一些簡單的能做光合作用的早期生命,否則這次碰撞一定是生物大滅絕級的。但它仍然在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也就是今天位於南非中北部的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Dome).

現在還能找到這個坑,在約翰內斯堡西南

(圖像來自Google map)

隕石的巨大動能在脆弱的地殼表面引起了劇烈的震動,直接扭曲了直徑300公里內的地質環境,將地下地層整體翻轉抬升,在距離碰撞點25公里處形成了半個環形山,在80~120公里內也形成了幾個破碎的山帶,還在碰撞中心形成了一座火山。岩漿再次將金元素帶上地面,而環狀的山脈則保護了這些來到地表的礦產不會被風化和侵蝕。

紅點是撞擊中心,旁邊是第一圈半環形山

東北方向第二圈層處有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圖片來自wikipedia@Oggmus)

今天的約翰內斯堡城址,就在隕石在東北方向上構成的環形山腳下。那正是自然偉力送給南非人的禮物。

「白水嶺」黃金帶

由克拉通、隕石和火山共同形成的金礦帶,在今天的南非被稱為威特沃特斯蘭(Witwatersrand)金礦帶,這個名字在南非荷蘭語中是「流淌著白水的山嶺」的意思。最早發現這片有著白色水流山脈的荷蘭殖民者,並沒有意識到這裡會蘊藏著黃金寶藏。

威特沃特斯蘭的主要範圍

在近代也成為了著名的淘金熱地區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1852年,一名英國礦工在自己的農場里發現了金礦。他悄悄開採,向當地政府出售黃金後就離開了此地。一年後,一名法國人又在河裡發現了砂金,向當局上報後情報卻被封存。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隨著消息走徑而走,來到此地尋寶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是在美國加州和澳大利亞東部掘金失敗的探險者,聽說南非還有黃金便紛紛趕來。

1886年首次發現黃金的農場

(圖片來自wikipedia)

怕麻煩的地方長官畫了一塊三角形的臨時露營區讓淘金者居住,但確實發現了黃金的淘金者們很快就在這裡建立了永久居住區。約翰內斯堡的雛形就是在這個時候奠定的,這也是為什麼約翰內斯堡城中心的道路如此狹窄的原因——當年的淘金者根本預料不到這裡未來將會是世界級的城市。

據說來了就能抱一塊回家?

那還不瘋了一樣去淘金....

(約翰內斯堡附近的高品位金礦)

(圖片來自wikipedia@showRobert M. Lavinsky)

結果不到十年,約翰內斯堡的成長速度就超過了港口城市開普敦,還催生出了南非的第一條鐵路。人們用最早在礦區定居的兩個荷蘭人(Johann和Johannes,都是當時荷蘭人最常見的名字)命名了這座新城,並以城市為基地,不斷向南部的威特沃特斯蘭金礦帶拓展。

威特沃特斯蘭地區1898年至1910年的黃金產量

節節高

(圖片來自wikipedia)

採礦不是請客吃飯,留在地表的金礦畢竟只是少數,隨著開採力度不斷加大,向地下的進軍也就開始了。

在約翰內斯堡附近最重要的一座老牌金礦姆波尼格金礦是世界上最深的礦井,最深處距離地表4公里,上下來回一趟要一個多小時。而當礦工來到金礦底部時,會發現溫度已經高達66℃,現在必須依靠冷卻裝置降溫到30℃左右才能持續工作,生產條件極為艱苦。

地上部分熱火朝天

地下部分則水深火熱

(姆波尼格金礦,圖片來自wikipedia@JMK)

很顯然,在殖民時代,這樣的苦活累活一開始是由白人淘金者完成的。可一旦要投資以深入地下,用機械化的方式開採,大資本就會進入,而他們就會選擇使用黑奴下井。

南非社會矛盾中很重要的種族矛盾,就在這樣高度不平等的勞資關係中逐漸加深。

人口中黑人的比例其實極大

下圖紅色為黑人為主(總人口80%左右)

綠色為有色人為主,主要為混血

黃色才是白人,白人只佔總人口的8%左右

(圖片來自wikipedia@Htonl)

當然好消息是,由於金礦開發早,南非積累了大量有關冶金的知識,並從中收穫了財富。黃金出口,一度佔到南非出口額的1/3,而伴生於金礦的鋼鐵、鉑金、銀等也是重要的出口項目。根據南非採礦協會2012年公布的數據,當時礦業為全國提供了100萬就業崗位,佔到了全國直接投資的12%,吸收了43%的外國投資。

1940年的約翰內斯堡

已經不是同時代其他非洲城市能比的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

黃金之國的衰落

一百多年的開採,讓南非從金礦中收穫良多。但和所有單一性的礦產行業一樣,南非金礦行業如今也正在走向窮途末路。

南非統計局5月初發布數據,全國黃金產量連續18個月下降,同比去年下降了18%,是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萎縮時間最長的一次。受此影響,整個採礦業都不景氣,總產出持續下滑,連作為南非工業明珠的鉑族金屬產量也下降了。

黃金產量逐年下滑

年產一千噸的巔峰時刻再也看不到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Plazak)

礦業產能式微其實也不是一兩天了。1970年,南非開採出了1000噸黃金,刷新了人類記錄(作為對比,今天的產金第一大國中國一年也只能開採400多噸,全球產量也只有3200多噸)。但這似乎是一個拐點,此後南非產金量逐年下滑,被其他產金大國紛紛超越。

第一列為產量,第二列為儲量

南非這個黃金儲量仍然相當可以

(2017年黃金產量排名)

(圖片來wikipedia)

產量萎縮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百餘年的開採,讓表層黃金儲量豐富的南非威特沃特斯蘭金礦帶也扛不住了。

姆波尼格(Mponeng)金礦及其周邊

發財就要遍地開花得發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南非老牌金礦德里方丹(Driefontein)最近就面臨著關停的結局。這座金礦的深度比起姆波尼格金礦也不遑多讓,達到了3200米。然而去年這座金礦的產出只有30萬盎司,比起巔峰產能縮減了80%。面對提煉困難的現實,其擁有者已經表示不會延長使用期限了。

姆波尼格金礦自己也命運多舛,其擁有者,也是南非最大的礦業公司盎格魯金業(AngloGold)近期表示將出售這座傳奇老金礦。他們打算全面撤出南非金礦業,收縮到其他工業礦產的開發,希望其他財大氣粗的公司能延續姆波尼格的壽命。

當然,作為一家跨國巨頭

AngloGold不可能把資源都壓在南非

下圖可見,西非和巴西顯然也是產金重鎮

(產量單位為盎司)

(圖片來wikipedia)

但面對產能下降的現實,又有哪個接盤俠敢於接手呢?即使有人願意接手,等待著新金主的也將是無盡的麻煩事。

比如在現在南非的政治正確中,企業應當給與黑人工人以經濟權益,但因為金礦業重前期投入、重企業管理的產業風格,礦主們都對這項政策極為抵制。因此金礦業早就成為了南非政府的重點盯梢對象,稍有差池便要面臨罰款、整改、股權重分配的命運。

種族隔離時代的黑人則是幹活兒卻被剝奪了大量權力

(下圖為著名的班圖斯坦)

(圖片來自wikipedia@Htonl)

另外,由於金礦業是支柱產業,南非政府對這個行業也覬覦許久,國會內的金礦業國有化辯論從沒有停止。雖然南非政府和執政黨非國大表示不可能搞國有化,但激進的左翼政黨聯盟已經在討論許可證、特許權收費這種細節問題了,不知道哪一天這派政客就會上位。

從政治地位以及人口數量上

白人相比以前確實弱勢了

(二十年內的人口增長,白人完全不能和黑人比)

(不過混血的增長率與黑人類似,但數量上與白人同一等級)

(圖片來自wikipedia)

他們已經在這麼幹了。

南非2006頒布的《採礦和石油資源開發法》規定,採礦公司如果持有一塊土地的開礦許可卻多年不開採,當地礦產就將收歸國有,重新建立公司。這樣一來,礦主想在南非做戰略布局,拍地而不採就不現實了。逐利的資本當然也就避南非礦業而遠之。

盎格魯金業(AngloGold)

已經在打算撤出南非了

(圖片來自AngloGold官網)

以上種種原因,其實不僅影響了新資本收購老金礦的動力,也是影響南非當下金礦開採的重要原因。一個堂堂的黃金之國,可能真的就要在動蕩的政治、複雜的勞資關係、朝不保夕的土地產權鬥爭中,逐漸失去它最引以為豪的產業了。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海上發射成功!陸上「四大金剛」有話要說
青海能餵飽中國人?這不是在吹牛,是真的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