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外教市場不能「有外無教」!豈能任外教市場野蠻生長

外教市場不能「有外無教」!豈能任外教市場野蠻生長

豈能任外教市場野蠻生長

「1.3萬元的口語班,卻發現外教沒有資質,態度惡劣還不退錢」「打著歐美外教的旗號,一節課二三百元,幾個月過去卻沒什麼效果」……據新華社報道,有記者近日在多地調查發現,持續火爆的外教市場存在諸多不規範現象。

《檢察日報》

早日實現教師資質一鍵可查

儘管不少人已經認識到,是否跟外教學習並不是學好外語的決定性因素,但是不是外教目前依然直接決定著培訓費用的高低。由此,憑藉這一直觀因素,不少假外教充斥市場,相關監管需要努力跟上。

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負責人稱:「經常有其他國家人士被包裝成英美國家外教,反正客戶不會查護照。」客戶不會查護照,是基於對推薦外教的培訓機構的信任,是國人普遍對外國人士給予的尊重,在已經出現無良機構和不合格外教辜負這份信任及尊重時,監管不能坐視不管,需要針對癥結,尋找預防欺騙的手段,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管制度,維護外語培訓市場秩序。

根據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規定,外國語言教學人員屬於B類外國專業人才,在國內上崗必須取得工作許可,原則上應從事其母語國母語教學,取得大學學士及以上學位,具有2年以上語言教育工作經歷。如果取得所在國教師資格證書或取得符合要求的國際語言教學證書,可免除工作經歷要求。由此,相關教師資格證書就成了上崗硬體。而記者調查發現,各類教師資格證書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可在網上隨意購買。所以,教師資格證書發放混亂成了外教市場混亂的一個誘因。

整治教師資格證書亂髮亂辦問題刻不容緩,不僅關係到外教市場,也關係到其他教育培訓工作。但就治理外教市場的方法而言,外教手裡的教師資格證書能一鍵可查,驗證真偽,應該是想辦法實現的第一步。

培養有序的外語培訓市場,也需要學習者有一個理性認識。正確認識外語學習的規律,不盲目迷信外教,不盲從其他人的路子,多渠道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外語學習模式,做到理性消費,這可能是儘早還原外教市場價值的關鍵。

(作者王心禾,原載《檢察日報》,有刪節)

《中國青年報》

泥沙俱下的外教市場是時候清理了

外教市場的火爆源於國內家長對高質量英語教育的渴求。這些年來,英語教育的熱度居高不下,許多家長一方面想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育機構,另一方面又無從判斷教育機構、師資力量的優劣,「外教」作為一種顯性因素,因而成為區分英語教育「檔次」的標準。似乎只要長著一張外國臉,教起英語來就一定比中國人要強。

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教育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就算是母語為英語的人,沒有經過相關的學習、培訓,也大概率教不好學生。就像母語為漢語的中國人,就一定能教外國人漢語嗎?看幾道對外漢語的試題就會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說出來容易,要解釋清楚為什麼這麼說,還真不容易。教育需要掌握適當的教學方法、教育倫理,還要了解一定的教育心理學,並不是憑直覺就行的。

因此,選擇外語教師跟其他任何領域一樣,不能「看臉」,而要看內涵,看其有沒有教育資質和經驗。但是,「看臉」容易看內涵難,普通家長要怎麼分辨?一般來說,相關資格證書是最好的證明。

外籍人士要在中國工作,需要持有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證」。這一證件還註明了持有者的身份和工作信息,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可以看到持有人的工作崗位。要取得「外國人工作許可證」,需要向相關部門提交一系列申請資料。

遺憾的是,目前在我國從事教學活動的各類教師資格證書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可在網上隨意購買。一些中介機構甚至為不符合在華就業資質的外籍人員偽造證明材料,騙取工作許可。這不僅讓家長們眼花繚亂,一頭霧水,連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無奈。

混亂的外教市場不僅難以保證教學質量,還可能對孩子們的人身安全產生威脅。因此,面對這樣一個服務未成年人的龐大市場,有必要對外籍教師進行統一而嚴格的資格審核,並建立公開的就業信息平台,讓就業者的信息透明可查。如此,才能讓泥沙俱下的外教市場真正規範起來,排出污泥,水清魚躍。

(作者土土絨,原載《中國青年報》,有刪節)

《河北日報》

外教市場 不能「有外無教」

很多人認為,外語特別是外語口語,只有跟著外教學習才正宗。為此,「外教」成為近年來許多教育機構招生的「活廣告」,一些「英美外教」的課程更是收費昂貴:「每小時500元」「6單元課12229元」……然而,與火熱的外教市場、高昂的課程收費不相匹配的是,外教隊伍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有些外教甚至是「有外無教」,只長了一張「外國臉」,根本沒有任何從教資歷,更不要說是什麼「英語專家」「金牌外教」。

「黑外教」的大量存在,不僅讓外語培訓的質量難以保證,而且嚴重增加了管理難度,甚至會給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帶來隱患。

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規定,外國語言教學人員必須具有大學學士及以上學位、具有2年以上語言教育工作經歷才能取得工作許可,而且原則上應從事其母語國母語教學。然而,一些無良中介等無良機構幫助外籍人員偽造相關資質證明的情況有之;非專業外籍人員通過辦旅遊簽證入境、教幾個月就走者有之;培訓機構對外教各種資料、資格審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有之;培訓機構和無良中介、非專業外籍人員相互勾結、利用的情況亦有之……凡此種種,都讓國家相關規定的落實打了折扣,導致了「黑外教」的大量存在。

外教市場不能「有外無教」。首先,要加大對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的監管、處罰力度,督促其合法依規經營。其次,應實施外籍教師資質評審登記和分級就業指導,並建立外籍教師信息和公共就業平台,通過公開披露信息加強對外教市場的監管。如此,才能讓「黑外教」無機可乘、無所遁形,保證學生外語學得安心、家長費用交得放心。

(作者賈夢宇,原載《河北日報》,有刪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