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夜裡泛舟西湖,於月光下寫出一首詞作,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蘇軾夜裡泛舟西湖,於月光下寫出一首詞作,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古往今來,西湖一紙畫卷,多少詩人在此勾留。北宋詩人蘇軾兩度在杭為官,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名句。為此,蘇軾還將杭州作為第二故鄉,曾說:「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在杭州的那些日子裡,蘇軾常在雨中、夜裡、雪後、秋日泛舟西湖,寫下一首首傳世之作。

蘇軾夜裡泛舟西湖,於月光下寫出一首詞作,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好事近·湖上》,便是蘇軾在夜裡泛舟西湖,寫下的一首絕美詞作。它是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蘇軾任職杭州知州時所寫。雖然這首詞中有蘇軾感嘆老無所成的鬱悶情緒,但是在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的西湖美景中,這種情緒卻被沖淡,反而誕生出瀟洒出塵的心境來。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好事近·湖上》: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

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髮。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蘇軾夜裡泛舟西湖,於月光下寫出一首詞作,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開篇兩句「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為敘事句,它記述了蘇軾遊興大發,在雨過天晴後,泛舟西湖度閑的事實。而撐船的竹竿被湖水剛剛漫過半截,既是對雨過天晴後,西湖水位深淺的描寫,又起到了將蘇軾的目光引向湖面的作用。於是,便自然而然有了後面兩句「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髮」。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蘇軾從遊船的硃紅色欄杆往水下俯看,發現寒冷而平靜如鏡的湖面上,映照出了自己的衰顏華髮。這裡的「寒」字,透露了蘇軾此時的心境是悲涼的。這也說明蘇軾一開始是抱著忘記年齡,忘掉個人得失,而泛舟西湖的。但就在湖中看到自己的衰顏華髮後,又觸發了因年齡和個人得失,所造成的老無所成的感嘆,從而變得悲涼起來。

蘇軾夜裡泛舟西湖,於月光下寫出一首詞作,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下片從「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開始,便是蘇軾通過種種手段來排遣心中這種老無所成的鬱悶情緒,最終使它沖淡,邁向純任自然的心境。它的意思是說,蘇軾喝醉後,一陣溪風吹來,將他頭上的白綸巾吹落到湖中。而此時,湖水蕩漾、月光流波。可見蘇軾為了緩解情緒,首先便選擇了借酒澆愁。

而就在蘇軾借酒澆愁後,彷彿整個自然環境便配合他,營造出了一幅景色如畫,湖水蕩漾、月光流波的恬適畫面。在這幅畫面的衝擊下,蘇軾的那種鬱悶的情緒,便似乎沖淡了。於是,蘇軾便「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即獨自划船離去,任由煙霧籠罩的湖面在月光下飄搖不穩定。

蘇軾夜裡泛舟西湖,於月光下寫出一首詞作,景色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煙波飄兀」,既是西湖水面動人的美景,也是蘇軾內心起伏沸騰的情緒。在西湖雨過天晴後,清幽的境界中,蘇軾最終還是尋得了曠達,無疑這首詩的下片四句有瀟洒出塵之致。總的來說,蘇軾在夜裡泛舟西湖,所寫下的這首絕美詞作,在美得令人心醉的同時,也給予了人們向自然美景尋求曠達的途徑,值得一讀。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中秋之夜,辛棄疾寫下人生最寂寞的一首詞,寂寞的讓人心疼
此人飽受世態炎涼,寫下大唐最現實的詩,將人性醜陋寫到了極致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