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送教雪域 情暖高原

送教雪域 情暖高原

藍天碧水,青山白雲。青藏高原上的山水之城林芝,正迎來她最好的季節。林芝市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因山川秀麗、氣候宜人素有「西藏江南」之稱。

6月15日,中國教育報刊社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宣講行送教行」大型公益活動走進林芝,為當地教育管理幹部和廣大教師送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林芝市教育局、10所市直學校及林芝市下轄六縣一區教育系統300餘名幹部和教師,或在現場或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聆聽專家報告,共享教育盛宴。

基礎教育向哪兒改?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基礎教育被看作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基礎教育辦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辦得好不好;人民群眾對基礎教育是否滿意,直接關係到對整個教育滿意度的問題。」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是基礎教育研究界的領軍人物,在題為《深化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的報告中,他開宗明義指出了基礎教育在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礎教育未來的改革目標是什麼?為了實現改革目標,國家構建了怎樣的政策框架,又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分別指明了什麼樣的發展重點?深化基礎教育改革需要哪些保障措施?在近兩個小時的報告中,陳如平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綱領性文件,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台下的聽眾儘管大部分來自基礎教育界,但站在國家層面看教育的時候並不多。陳如平在演示片中展示出「2018年,我國有中小學、幼兒園54.62萬多所,在校、在園學生達2.2億多人」這組數據時,許多聽眾都發出了感嘆聲,紛紛拿出手機拍攝記錄。

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自治鄉小學校長喬頓珠通過直播系統聽完了報告。他表示,專家帶來的信息是最前沿的,而對比國家總體目標,本地區教師個人能力欠缺是制約教育發展的一大難點。「我們幾個校長討論後一致認為,還是要努力朝著加強師資這個方向前進。」喬頓珠說。

立德樹人怎麼抓?

「今天有機會在世界屋脊上談教育,談的應該是當今關於教育的『最高峰』話題。」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僅用一句話,就吸引了台下聽眾們的注意力。

教育的「最高峰」話題是什麼?唐江澎認為,是探索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因此,他將報告的主題確定為《立德樹人,從細節上涵育》。

作為一名一線校長,唐江澎深知校長肩負的職責,「要把體現國家意志的教育方針、課程方案、教學標準落實到每一個教育細節中去,從細節上涵育學生,使他們成為能夠承擔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一代新人」。在錫山高級中學的辦學實踐中,他一直以此為標準。

為了讓學生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唐江澎頂著壓力,在高中3個年級每天的課表上都安排一節體育課。他相信,體育對人的培養是全方位的。

為了改變學生通過手機上網獲取碎片化信息的習慣,唐江澎要求每名學生高中3年的閱讀量要達到600萬字。他進一步解釋說,600萬字就是30本書,高中3年讀完,平均一年讀10本、每月一本,進一步拆解,相當於一天讀7頁、花費15分鐘,「這樣日復一日地堅持能積聚育人的力量」。

語文教師次仁措姆在林芝市八一中學交流學習已有一年了。因為忙著上課,上午的報告她沒能聽到,下午趕來後,唐江澎的分享讓她覺得不虛此行。

「我們也有閱讀課,但方法還需改進,有的學生今天讀這本,明天讀那本,一學期下來一本也讀不完。」次仁措姆說,唐江澎校長講的方法可操作性很強,她打算回去就帶著學生試一試。

教師隊伍如何建?

「看看這張圖,你看到的是老鼠還是貓?」觀察到台下聽了一天報告的聽眾們略顯疲態,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鍾櫻決定用一個小測試活躍一下氣氛。

她展示的是一張黑白圖片,圖片中心有隻白色的老鼠,老鼠外圈畫了一張黑色的貓臉,如果不仔細分辨,會以為老鼠是貓的五官。

聽大家陸續說出答案後,鍾櫻開始解讀:「先看見老鼠的人更關注細節,追求盡善盡美;而先看見貓的人更關注全局,團隊合作能力強。」

事實上,對鍾櫻來說,心理測試正是她在團隊建設中屢試不爽的識人方法。

金沙小學始建於2007年,是一所普通小區配套小學,建校僅一兩年後就一躍成為成都名校,此後每年的學生遞增速度均保持在40%左右。目前學校有250多名教師,平均年齡32歲,入職不到3年的教師佔36%。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鍾櫻堅信,每個人都有向上向善的願望,而校長要做的,就是構建科學的管理機制,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

面對許多學校都會遇到的新教師迷茫、老教師倦怠、部分教師抱怨等問題,鍾櫻採取了以文化建設和有效培訓「給基礎」,以細化考核和教師自我診斷「給壓力」,以課程建設「給空間」的管理方式,促進教師實現專業發展、自主發展,提升他們的職業幸福感。

職業幸福感離不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看到時鐘指向下午6點——林芝工作日教師們的下班時間,鍾櫻利落地結束了這場題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的報告。在聽眾熱烈的掌聲中,一些因分享、交流而產生的理解和共識正在流轉。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7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將師生當成心理學意義上的存在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