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京劇走出去助力

為京劇走出去助力

「去年,98歲的許淵沖先生說,你把100個書名給我,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把這100部劇目的名字翻譯準確,這樣我到天堂以後就安心了。」在近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承辦的「中國京劇百部經典外譯系列」第三輯新書發布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孫萍回憶起出版這套書的酸甜苦辣時幾度哽咽,表示一定要盡全力做好做完這項外譯工程,不辜負來自各方領導和專家學者們的關心和支持。

「中國京劇百部經典外譯系列」於2011年9月正式啟動,是一項以北京外國語大學為主體,彙集了103歲戲曲史論家郭漢城、98歲翻譯家許淵沖為代表的眾多戲曲、翻譯界知名專家學者協同攻關的國粹經典外譯工程,由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主要擔任譯著工作,旨在以創新形式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弘揚國粹,傳承經典,向各國人民介紹中國京劇,講述中國故事,樹立中國形象。

京劇「走出去」離不開京劇劇本的翻譯。孫萍介紹,該系列計劃收錄100部左右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京劇劇目,共10輯,目前已出版40部(前兩輯20餘部為「中國京劇百部經典英譯系列」)。此次出版的京劇劇目為《彩樓配》《別窯》《紅娘》《三擊掌》《趙氏孤兒》等,涵蓋10部京劇經典劇目中英文對照劇本、導賞、樂譜、圖片及相關知識講解,並在前幾個階段出版成果的基礎上,對內容體例進行了全新調整,包括京劇劇本翻譯和整理、劇目賞析、演員介紹、服飾展示、經典段落唱腔分析等,圖文更集中、詳細,也更便於讀者閱讀與查詢。

新書發布會上,柯馬凱先生代表103歲的加拿大籍專家伊莎白教授發言,他比較了東西方戲劇戲曲傳播現狀,從受眾視角認為,這套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中國文化的海外普及。該套書翻譯總顧問許淵沖結合案例,提出了當今戲曲翻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他向大家分享了「意譯」的翻譯理念,即「把忠實於原文的內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順的譯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於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戲曲理論家龔和德則表示,這套書是構建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理論體系的重要成果,填補了戲劇戲曲學等相關領域的學術空白,具有歷史與現實雙重價值。

談起出版初衷,孫萍說,當年在耶魯大學講學時,她發現圖書館裡的《莎士比亞全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等都擺得整整齊齊,學生們隨處可見,但找不到任何關於京劇的書籍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料,所以她發誓:「不久的將來,我一定要讓中國京劇的書在西方名校的圖書館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讓更多國家的人了解中國戲曲文化,孫萍致力於戲曲研究和傳播工作,並決心構建京劇表演的理論體系。2013年,「中國京劇百部經典外譯系列」獲批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是探索京劇對外傳播模式的典型範例。目前,該套書的第一輯已被美國查普曼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等海外知名學府收藏。美國查普曼大學表示,學校要不斷收集中國京劇的有關資料,啟發更多的東西方學者進行漢學研究,為他們搭建研究中國戲曲的橋樑。(本報記者 卻詠梅)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7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西藏班上的寫字課
思政課要上出「文化味」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