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政府並不缺錢,為啥一干正事兒就沒錢

晚清政府並不缺錢,為啥一干正事兒就沒錢

國家間的矛盾與和解,和個人間很類似。比如一大群人和你有矛盾,你肯定會覺得那個跟你同姓的那個人或同是黃種人的人,更容易親近些。至少,上去的客套話現在就有——哥們兒,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呀!這就是1895年我方徹底戰敗後,僅僅兩年多的時間,在1898年,光緒、康有為等維新派竟然請「甲午戰爭」時的日本首相,1898年已是平頭百姓的伊藤博文做「戊戌變法」的顧問的思想原因。

(1)中日結盟思想是「洋務運動」開始就已經有的思想

「洋務運動」在執行層面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主,但在思想方面集大成者是丁日昌(別告訴我你分不清丁日昌、丁汝昌),丁日昌就提倡「中日結盟」對抗白種人的主張。李鴻章的思想大部分就出自丁日昌,他被今人嚴重忽略了。在思想上源頭上,他們都源於魏源的思想。

(2)日本比中國落後幾千年,卻突然崛起,在「同文同種」謊言下,很讓人覺得更適合中國,「向日本學習」從1890年代就一直沒斷過

中日和英國、沙俄有什麼本質不同嗎?沒有。既然都是敵人,如何從「敵人」身上學到最適合「自強」發展的道路,才是該想的事情。「甲午戰敗」後,必須變法改革是共識,只不過如何改有分歧!

光緒、維新派和一些人只不過受了「同文同種」胡言的蒙蔽。

「同文同種」在關係好的時候的聊天侃大山,還可以,到了利益面前、侵略反侵略面前、控制與被控制面前,都是騙人的把戲。說這些,只不過想占你便宜而已!甭說不是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分家久了打起架來都比別人狠。

中日兩國是地理鄰居,永遠不能改變。甲午戰敗後中國的損失確實大,但日本和英國、沙俄有什麼本質不同嗎?沒有。

(3)英日美與俄德法陣營的對峙,也不會允許某一國控制情況發生

戊戌變法那年,正是世界諸國掀起刮分中國狂潮的時候。

那時,沙俄的風頭很大。英國為了制衡沙俄拉攏日美對沙俄制衡。德國乃是後起殖民國家深受地域抑制,暫時和法國拋棄矛盾,共同與沙俄聯合。

各國都希望藉助中國變法控制中國政治,就好像各國利用變法刮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樣。但一國或幾國想獨吞利益,不但慈禧不答應,其他列強或陣營也不會同意。

邀請伊藤博文入相,甚至有英日美中大合併狂想等這些,都只是一種構想、一種頭腦風暴而已。不必認真。慈禧政變也不是真正反對這些,而是爭權而已。

各國都希望藉助中國變法控制中國政治,就好像各國利用變法刮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樣。

但一國想獨吞利益,不但慈禧不答應,其他列強也不會同意。前者屬於傷害了慈禧作為「保守派」總後台的思想基礎,後這必然導致狗咬狗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西征借款利息為何那麼高,胡雪岩的回扣也是原因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改革派,但二人的矛盾為何那麼大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