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體檢沒事就真的身體健康了嗎?這些病症可能潛伏在你體內

體檢沒事就真的身體健康了嗎?這些病症可能潛伏在你體內

Lead

近年來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若是早期發現還好,若到晚期才發現,治癒的概率便大大的降低,體檢在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體檢健康就代表身體無恙了嗎?其實並不是,平常的體檢並未囊括大的範圍,具有局限性,要查癌症,還需要專項針對。

常規體檢查什麼

有的病人會在體檢健康之後,發現自己得了癌症,那麼普通體檢沒用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常規體檢查什麼。常規體檢主要檢查大家耳熟能詳的血常規、血脂、血壓、血糖、腹部彩超、乙肝五項、肝功能、腎功能、尿常規等最基礎、最常規的身體檢查上,主要是幫助大家了解以及評估人體自身的身體情況,對於預防和發現早起疾病都有好處,但與發現癌症的關係不大。

1、肺癌:CT

分級

肺癌又稱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依據肺癌的國際 TNM 分期標準,臨床上可將肺癌劃為 5期:肺癌原位期(0期)、肺癌早期(Ⅰ)、肺癌中期(Ⅱ)、肺癌中晚期(Ⅲ)和晚期(Ⅳ),不同分期的肺癌生存率差別很大。原位癌治癒率可達100%,肺癌早期如ⅠA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也在70%以上。晚期肺癌出現遠處轉移,則無論採取何種方法,甚至包括靶向治療,效果都不盡人意。

死亡率

近幾年來,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以驚人的速度上升,約80%的患者在診斷明確後一年內死亡,中位生存期為6個月。肺癌患者總體5年生存率只有15%,因此早期發現肺癌,爭取儘快採用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措施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關鍵。

優勢

鑒於早期肺癌患者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癥狀,或者癥狀輕微,通過自身感覺及上述檢查的缺陷很難發現。但人體肺野內天然的高對比性,低劑量CT和常規CT比較,對肺內結節有著相同的檢出能力。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檢出率較高,肺部1~4毫米的結節都能發現。

2、乳腺癌:乳腺鉬靶

分期

乳腺癌分為四期,第一期為最早期,以此類推,乳腺癌第四期為晚期。乳腺癌一起被發現並開始治療,其治癒率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乳腺癌二期治癒率為百分之七十五左右,乳腺癌三期治癒率為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乳腺癌四期治癒率為百分之十以內……一期乳腺癌擁有最高治癒率(約百分之九十五治癒率)乳腺癌通常分為四期,一期是指乳房有相應的腫塊,出現了癌細胞,但此時癌細胞並未擴三,大小在2cm以下。此時治癒率是格外高的,通常早期發現乳腺癌並配合治療,一般都無大礙。

優勢

相對於其它檢查,乳腺鉬靶可以檢測出醫生觸摸不到的乳腺腫塊,特別是對於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診斷性可高達95%,目前乳腺鉬靶攝片是發現臨床不能觸及但有可能治癒乳腺癌的唯一有效方法。

3、宮頸癌:TCT HTV

21~29 歲

推薦每 3 年做一次 TCT 檢查(即脫落細胞學檢查),美國 FDA 認為對於 25 歲以上的女性也可以單獨做 HPV 檢查

30~65 歲

可以選擇每 5 年做 TCT 和 HPV 聯合檢查,或者選擇繼續每三年做一次單獨 TCT 檢查,總之不建議單獨做 HPV 檢查

連續篩查未發現病變者,可考慮在 65 歲左右停止篩查,但要保證之前的三次 TCT 檢查或者兩次聯合檢查的結果是好的。

4、前列腺癌:PSA

PSA幾乎完全由前列腺產生,當存在前列腺癌時,PSA會異常升高。因此,通過測定血清中PSA的含量,就可以作為前列腺是否有異常的標準。

5、食管癌:內鏡檢查

聲內鏡(簡稱EUS)是一種先進的集超聲波與內鏡檢查為一身的醫療設備,也是目前消化內鏡最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它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前端,當內鏡進入消化道後,在內鏡直接觀察腔內形態的同時,又可進行實時超聲掃描,以獲得管道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徵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

檢查時,在實時掃描的影像報告中,可以逐層顯示食管壁的結構層次,判斷癌細胞已經入侵到哪一層,了解腫瘤浸潤的深度和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從而對腫瘤進行分期。

6、胃癌:胃鏡檢查

死亡率

據2017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數據,我國每天1萬人,每10秒鐘1.1人被確診癌症。其中胃癌每年新發現病例約為68萬例,占我國所有癌症的近1/3,約佔全球發病總數的50%。就胃癌死亡率來看,一半以上死亡病例在中國,2015年約有498000人死於胃癌,平均每小時就有近60個人因胃癌死亡。

據統計,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80%,美國70-75%,而我國不足30%,究其原因,是早期篩查不到位。據估算,日本胃鏡排查率達總人口的16.18%,覆蓋重點人群的60%以上。而我國不到總人口的7%,農村不到2%,如果早期胃癌及早切除,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優勢

胃鏡檢查適用性強,通過直接觀察可以發現絕大部分胃黏膜病變,同時還可以對疑似病變的部位進行病理活檢,進行組織學及細胞學檢查,從而發現早期腫瘤等。所以胃鏡檢查具備痛苦小、時間短、準確率高等優勢。與此同時,在胃鏡的直視下,使用各類治療器械,可直接將早期黏膜病變或粘膜下腫物切除,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7、肝癌:甲胎蛋白 B超

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種糖蛋白——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往往會異常升高。在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只存在於嬰兒體內,成人體內的含量微乎其微。當肝細胞發生癌變後,會恢復產生甲胎蛋白的能力,70%左右的肝癌患者會出現甲胎蛋白陽性。因此,臨床醫生將甲胎蛋白作為一種特異性的標誌物,通過檢查甲胎蛋白陽性與否,來診斷是否罹患肝癌。一般地說,在排除活動性肝病、懷孕等因素後,若甲胎蛋白水平高於 400 微克 / 升並持續 4 周,或高於 200 微克 / 升持續 8 周,高度懷疑為肝癌。

由於仍然有 30% 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不升高,此時就需要另一種篩查手段 ——超聲,來發現其真面目。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且位置相對固定。超聲檢查操作簡單、經濟實惠、檢出率高,是目前篩查肝癌的首選方法。醫生可以根據超聲波的不同回聲來判斷肝臟的形態、是否有腫塊、腫塊大小等關鍵信息。超聲檢查可以發現直徑 1~2 厘米的小肝癌。

上述兩項檢查有異常發現(甲胎蛋白指標陽性或超聲檢查發現肝臟腫塊)者,可以進行 CT 或磁共振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CT 可以顯示肝臟腫瘤的大小、數目、部位等特徵,還能夠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及侵犯情況 ;磁共振對小肝癌增生結節、發育不良結節的鑒別診斷有較大意義。

早發現早治療,對症體檢很重要,早點發現身體的不適,挽回的將是整個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官方公布:傷醫、辱醫者「零容忍」,177名危害醫療秩序者被懲戒!
揭秘!不愛運動,不喜健身的日本人成為全球最瘦、最長壽的人!究竟靠的是什麼?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