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外網評:兩岸交流融合的大勢,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海外網評:兩岸交流融合的大勢,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多場活動陸續開展 圖源:新華網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近日在福建省舉行。這項兩岸民間交流年度盛會以參與人數創歷史新高的規模邁入第二個十年,充分表明任何力量都壓制不住兩岸交流融合的大勢,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斷兩岸民眾同根同源的文化紐帶,時和勢都在支持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力量這一邊。

最近一個時期,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當局的無理阻撓,甚至威脅、恐嚇和蓄意設置障礙、製造恐怖,修改所謂《條例》緊縮台灣同胞赴大陸交流。對在祖國大陸召開由兩岸同胞共同參與的「海峽論壇」,直接扣上「統戰」的帽子,給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不過這也不奇怪。從根本上分析其原因,不難看出,民進黨當局追尋的是一條「台獨」路線,拒絕「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骨子裡想的是一黨之私和獲取政客的利益。其次,民進黨正遇上2020年選舉難關,施政無能,民怨四起,民心思變,能否繼續執政面臨嚴峻挑戰。再次,民進黨錯判局勢,幻想趁著中美貿易摩擦之機,「挾美自重,倚美抗中」,甘當美國「遏中」的棋子。因此,民進黨當局一而再,再而三的刻意挑起「仇中」對抗大陸,試圖擺脫困境,矇騙選民,維繫政權。

必須指出的是,兩岸民間交流是大勢所趨,民進黨及政客亂用手中的權力也無濟於事。兩岸民間交流順應歷史的潮流,有強大的民意基礎。從1949年起兩岸隔絕38年之久,當歷史進入1987年時,在祖國大陸《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八年之後,在台灣強大的民意壓力之下,兩岸民間交往交流之門終於打開。截止2018年底兩岸人員往來累計突破1.34億人次;兩岸貿易總額累計達2.6萬億美元;台商投資累計項目逾10萬個,投資總額超過700億美元。如今,每天約3萬人頻繁地往來於台海之間和近3億美元的貿易金額,台灣貿易順差已獲數千億美元。兩岸文化、教育、學術等各領域交流,熱絡不息。實踐證明,兩岸民間交流從無到有,從間接到直接,從單向到雙向,任何政黨和政客人為的政治算計與操作,都無法阻擋民間交往的巨大「洪流」。

值得肯定的是,兩岸民間交流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三十多年來,極端「台獨」勢力不斷肆意挑釁大陸,兩岸關係時有緊張與反覆,但總體上仍在曲折中向前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祖國大陸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軸」,島內不論誰執政,堅持推動並擴大兩岸民間交流,確保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才使得兩岸民間交流不「斷流」,並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推進了「兩會」協商,乃至於兩岸當局高層的「汪辜會」、「胡連會」、「習馬會」。今年第十一屆「海峽論壇」雖遭到民進黨的脅迫、阻攔,但仍得以成功舉辦,其「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受到兩岸民眾的歡迎。

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中將證明,兩岸民間交流不會中斷,而且還需要進一步深化融合發展。

首先,兩岸民間交流的根基在基層,需要深化融合發展。迄今2300多萬台灣民眾來過祖國大陸的約700多萬人,也就是說仍有三分之二的台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因為種種因素從未來過大陸,對祖國大陸的實際狀況並不了解。眼見為實,台灣民眾需要通過交流交往,增進了解,準確認知大陸;增進共識,化解誤會。

其次,兩岸民間交流的未來希望在青年,需要深化融合發展。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戶政司」統計,台灣廣義上的青年(15至39歲)約900萬,佔總人口39%。在這龐大的群體中,每年約有70萬大學畢業生。祖國大陸市場潛力巨大,已經出台系列惠台政策,未來要為兩岸青年特別是台灣青年的學習、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

最後,兩岸民間交流的目的是共創「互利雙贏」,需要深化融合發展。台灣經濟屬海島「淺喋型」結構,9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和農、漁、民,需要向外發展「賺大錢」。祖國大陸持續改革開放和廣闊的市場,百萬台商已經獲利良多,未來大陸的商機會更多,歡迎更多的同胞參與。兩岸經濟「互補性」強,加強合作,也有利於共同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挑戰。

總體而言,形勢比人強,民意難違抗。「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不論兩岸關係遭遇任何風雨,或台海局勢如何變幻,只要堅定推進兩岸民間交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努力「聚同化異」,增強「心靈契合」,就沒有解不開的心結。

(文/仇長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首富貝佐斯前妻捐出一半財產 約185億美元
金正恩密集視察4家機械工廠 要求重視科技創新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