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絲綢之路上探幽「東方蒙娜麗莎」

絲綢之路上探幽「東方蒙娜麗莎」

中國航空報訊: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遠觀甘肅麥積山,並不能給人以直入蒼穹,高不見頂之感。然而,把目光聚焦于山體,三尊大佛雕像矗立,靜觀大千世界,洞悉人間真理,見證世相變遷,賦麥積山以無限深意。

絲綢之路上的甘肅天水,是個青山掩映中的小城。6到7月是麥積山最好的季節,這個位於甘肅天水東南部的地區,常年雨水充沛、鬱鬱蔥蔥,一番綠色小江南景緻。我第一次知道天水這個地方,是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因為喜歡姜維而記得的。天水得名於「天河注水」的傳說,天水是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誕生於此;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氏族在此創造了中國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朝的先祖非子在此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賜姓為贏,封地為秦,天水成了秦國的開業基地,後遂有「秦州」之稱,漢武帝時建置天水郡,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沿著天水城區向東南行進大約35公里,便到麥積山風景區入口了。一拔地而起的形如場院中的麥垛的孤峰在蒼松翠柏、野花茂草中猶如鶴立雞群,內心不禁一陣激動,我已經來到了中外聞名的麥積山石窟的腳下了。

麥積山,因其形狀像堆積起來的麥垛而得名。著名的五代詩人王仁裕在其所著《玉堂閑話·麥積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壯,故有此名。」

在山腳下,抬望眼,就可以看見分外引人注目的東崖三大摩崖佛像,他們靜立東崖1000多年,笑點迷津,俯視萬善,送往迎來,就像整個麥積山的守護神。東崖三佛是麥積山的標誌,中間為佛,高16米,兩邊各有菩薩像一尊略小於大佛。麥積山大佛,肅穆莊嚴,當你在他腳下仰視的時候,震撼你的不僅是他的高大,還有其經歷的滄桑。

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最初從十六國後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時期開始營造的。諺云:「砍盡南山柴,堆起麥積崖。」可見建造時的工程浩大與艱辛。據梁《高僧傳》載,南朝宋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300餘人,可知當時佛事之盛。西魏剛剛立帝時,在這裡「再修崖閣,重興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發修行,賜死後「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大詩人庾信為此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隋文帝仁壽二年,楊堅在全國敕葬「神尼舍利」時,秦州使將舍利葬在麥積山頂上,現在山頂還有高9.4米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遭多次地震、火災的破壞,現仍保存窟龕194個,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畫千餘平方米,北朝崖閣8座,麥積山石窟同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山西雲岡一起,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

麥積山石窟最可觀賞的有東崖摩崖大像、七佛閣、千佛廊、踏牛天王、43號窟、127號窟、133號窟、135號窟等。麥積山石窟最出名是第133窟——號稱是東方的蒙娜麗莎、東方微笑的這尊「微笑的小沙彌」,是北魏時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一個十三四歲、滿臉稚氣的小沙彌,正在聽佛師繪聲繪色地講經。他俯首側耳,雙眼微眯,嘴角掛著微微的笑意。看他這個可愛的樣子,好像不是在聽深奧的佛經,而是在想自己少年得意的心事,留下了這永恆的微笑。正是「一看心清凈,蓮花處處開。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他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阿難,稱為「多聞第一」,因為只有他熟記著佛祖所說的大法以後,阿難將所記的佛經一一背誦下來,成為我們今天能見到的第一批佛教經典。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的微笑,更像是領悟了其中的奧妙,真可謂虔恭,脫俗,穎悟聰慧。遠在1500年前,雕塑技巧便能達到如此境界,確實令人讚嘆不已。

日本一位專門從事麥積山石窟研究的學者東山健吾,曾將麥積山石窟的佛像比作是「雲海中微笑的眾佛」。如此生動感性,讓人彷彿看到那一抹親切而且莊嚴的「東方微笑」,在翻滾的雲海與歲月的煙塵中時隱時現。

朝代更迭,歷史變遷。麥積山躲過三武滅佛的劫難。我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申請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麥積山石窟是我國22個申遺點的其中之一。隴上江南,十二朝風雨擾佛國舊夢。絕壁鑿窟,「東方微笑」訴千年興衰。站在石窟前,微風蕩漾,空氣中飄來除了泥土味道,撲面而來的更有歷史的厚重氣息,彷彿讓人穿越了一次歷史長廊,回味無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一飛院被授予陝西省工業設計戰略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來訪貴飛洽談合作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