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高順:呂布手下大將,隨呂布征戰多年,不離不棄,最終與呂布一起,被曹操斬殺於白門樓。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小說里的高順和史書上的高順,是非常矛盾的兩種存在。

《三國演義》里,高順只是個很一般的武將,作為呂布的陪襯,出場不多,人物形象也比較模糊。

而史書中的高順,形象卻豐滿很多。作為呂布賬下第一員大將,高順忠於呂布至死不叛;他武藝高強,治軍有方,手下七百軍士,武器精良,鎧甲整齊,所到處攻無不克,號稱「陷陳營」,高順曾在小沛大敗劉關張,接著又打敗曹操派來的援軍夏侯惇,戰力非常驚人。

而高順的為人,又很低調克制,他不飲酒,不接受饋贈,話也不多,「為人清白有威嚴」,很有古韻清高之氣,這樣的人在三國禮崩樂壞的亂世中,真可稱得上是一股清流,在武將中,可能也只有趙雲能與之相比。

難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被高順吸粉,認為高順的才能被嚴重低估,斷定如果不是因為跟錯了人,導致很早被殺,高順絕對可以成為媲美「五虎上將」的王佐之才。

高順不死會不會成為王佐之才,這個見仁見智不太好判斷,但被低估是肯定的。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在為高順惋惜的同時,始終有幾個問題讓人百思不解:

1、呂布聲名狼藉,只有匹夫之勇,三國時那麼多英雄豪傑,以高順之才,為什麼偏要跟隨呂布呢?

2、白門樓殺呂布是怕放虎歸山,殺他之前曹操還猶豫過;陳宮上刑場的時候,曹操在後面痛哭流涕;呂布手下的其他武將,曹操都好言好語收歸帳下,為什麼單單到高順這裡,曹操就毫不猶豫把他殺了呢?高順是呂布軍中最好的大將,與劉備曹操都有數次交鋒,按說他的才能這些人都應該知道,為什麼平素一向愛才的曹操,此刻就沒有一句勸降的話呢?

3、高順又為何又一言不發,選擇沉默甘願受死呢?

由於年代久遠,有關高順的信息非常少,這些問題非常難以回答,我們只能在史書有限的文字中,尋找蛛絲馬跡,從文字背後透出的信息,來探尋問題的答案。

要回答高順為什麼跟隨呂布的問題,就要先知道高順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在什麼情況下加入到呂布團隊。這些史書上都沒有說,我們對此一無所知,只能通過有限的資料進行推理。

在史書中,高順出現的非常突然,他第一次出場,是在呂布趕走劉備佔領徐州之後。呂布手下部將郝萌造反,逼得呂布半夜爬起來,拽著妻兒逃到高順營中,告訴高順造反的人是河內口音,高順馬上判斷出是郝萌,立刻帶兵出擊,乾淨利索地殺了郝萌,平定了叛亂。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閤外,同聲大呼攻閤,閤堅不得入。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眾;萌眾亂走,天明還故營。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斫萌一臂。順斫萌首,床輿性,送詣布。

這個事件說明,高順加入呂布陣營是在呂布佔領徐州之前。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那我們再看看呂布之前的歷史軌跡:他先投靠丁原,再投靠董卓,接著殺了董卓歸附王允,李傕、郭汜佔領長安殺掉王允之後,呂布逃出長安投奔袁術,袁術不容又投奔張揚,之後又投奔袁紹,呂布在袁紹這裡,史書有這樣一段記載:


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布有良馬曰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

呂布幫袁紹打仗,主要助手只提到了成廉、魏越,沒有提到高順。高順的作戰能力絕非成廉、魏越可比,如果這時有高順參加,他必是僅次於呂布的存在,那麼史書不可能不提到高順;

另一個證據是,呂布有了高順之後,他自己很少再親自上陣,有事都是派高順帶隊出擊,而呂布幫袁紹時,仍然是作為戰場主力「陷鋒突陳」,也能證明這時的呂布還沒有高順這樣的高手相助,還需要自己上陣衝殺。

由此可見,在呂布投奔袁紹時期,高順還沒到呂布這裡。

所以高順加入的時間,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呂布離開袁紹之後,與佔領徐州之前。而這個時間段,的確有一件大事發生。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當時在曹操手下任職的陳宮等人,慫恿陳留太守張邈聯合呂布,起兵反曹成就一番大事,他們推舉呂布為兗州牧,佔領郡縣共據曹操。正在徐州征討陶謙的曹操,不得不回軍平叛,雙方來來往往打了將近一年,曹操才打敗呂布,收復了失地。呂布去投了劉備,後來趕走劉備佔了徐州。


興平元年,太祖復征謙,邈弟超,與太祖將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宮說邈曰:「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邈從之。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二年間,太祖乃盡復收諸城,擊破佈於鉅野。布東奔劉備。

如果高順加入的時間,是在呂布離開袁紹之後與佔領徐州之前,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這次反叛事件中,隨張邈、陳宮一起歸附呂布的,隨著呂布戰敗,他又跟著呂布、陳宮眾人一起到了徐州。

張邈、陳宮造反之前都是曹操集團的官員,由此可以推斷,高順原先很可能也是曹軍中的一員將領。

還有一個證據可以為這個推斷提供依據。

高順的姓氏是高,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高姓源於春秋齊國的姜姓,齊桓公有個孫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代也以高為姓,為山東高氏。現在的高姓雖然來源複雜,但在三國之前,高姓基本都是來自山東,而且呂布後期活動的區域,陳留、兗州、徐州都在山東左近,由此可以推斷,這個時間段加入的高順,是山東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從高順的戰鬥與治軍經驗來看,歸附呂布之前,他必已從軍多年,山東極其附近都是曹操的勢力範圍,如果高順是山東人,他最開始加入的軍隊必定是青州、兗州地域的曹軍。而張邈作為太守的陳留,就屬於兗州。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所以結合高順加入的時間點、他的姓氏籍貫、他的軍人出身來看,高順極有可能就是張邈、陳宮的部下,換句話說,他曾經就是曹軍的一員,而且以他的才能肯定是將領。

這就說明,高順跟隨呂布,並非他主動投靠,而是誤打誤撞,被動加入,這真是大勢使然,命中注定啊。

如果以上推斷成立,那麼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呂布的其他將領將來都有用,曹操就赦免收編了;

陳宮雖然背叛過自己,但他是個文人,而且「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非常有影響力,不殺他,可以為自己賺取「寬仁」的好名聲,但陳宮自己想死,那就沒辦法了;

重讀三國:白門樓,曹操為何不勸降高順,高順又為何沉默受死?

可到了高順這裡,曹操的態度就變得非常冷酷。三國演義的描述是,「操問曰:「汝有何言?」(用汝字,居高臨下,非常不客氣)順不答。操怒命斬之。」而根據正史上的記載,曹操更是連問都沒問,直接就把高順殺了。根據上面的推斷,曹操沒有像對張遼那樣勸降高順,原因只有兩個:

1、高順是叛將,按理當殺;

2、高順與曹將有大仇,必須殺。

高順的部隊曾在交戰中射瞎了夏侯敦一隻眼睛,夏侯敦因此記恨終生,如果曹操不殺高順,他很有可能傷了手下將領的心,尤其是夏侯惇。而留下高順也只能增加將領之間的矛盾,這是可以預見的,曹操絕不會冒這個風險,所以他殺高順時毫不猶豫。


魏略曰: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惡之,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

而高順從曹操的問話中,肯定也明白曹操沒想留他,以高順這種清高的性格,張嘴求人都很難,更何況求饒,所以高順只能選擇沉默,至死不降。

高順,實在是可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