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7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與我國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道路植根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的進步要求。立足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道路必將展現出宏偉壯闊的未來前景。

黨的領導是中國道路的本質特徵

在日前召開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高峰論壇上,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商志曉表示,深入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經驗,應牢牢把握中國道路這一核心。中國道路既呈現為連續性與階段性的統一,又展示出客觀規律與主體探索的有機結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主體的自覺選擇雙向互動、互為作用的必然成果。中國道路的形成與確立,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積極探索、努力奮鬥的結果。

「新中國成立7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季正聚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首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7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黨始終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

「道路問題是第一位的問題、根本性的問題。新中國70年的歷史,從根本意義上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艱辛探索中不斷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歷史。」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包心鑒表示,必須準確認識和把握中國道路的內在邏輯和獨特優勢,黨的領導是中國道路的本質特徵,是中國道路得以成功開創和不斷拓展的最重要因素。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賦予中國道路堅強政治定力,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時代進一步開拓前進的最根本保證。

把握中國道路的鮮明品格和價值意蘊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得以不斷創新和發展,一步步走向成熟。

改革開放是不斷拓展中國道路的強大動力。包心鑒表示,4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實踐及其帶來的當代中國歷史性巨變,證明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也就沒有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鮮明的品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歷史,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唐洲雁認為,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必須把制度優勢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始終不渝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賦予中國道路深遠價值意蘊。恰如包心鑒所說,中國道路之所以具有堅實的人民基礎,不斷釋放出巨大的凝聚力、影響力和動員力,從直接動因上說,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從根本上解決了「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如何發展」的重大問題。

事實上,在探索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迸發的民族精神成為推動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季正聚認為,革命戰爭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新中國成立後的北大荒精神、紅旗渠精神等,改革開放以來的特區精神等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前進的強大力量。

在比較視野中增強道路自信

堅定中國道路自信,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自信,堅持中國道路不動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新中國70年砥礪奮進的歷程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季正聚認為,第一,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之一,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居世界第二位。第二,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經過7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我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的經驗給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開闢了新境界。第四,中國積极參与國際對話與合作,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使命和擔當,為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力量。

商志曉認為,中國道路以其鮮明特色與巨大優勢,在當今世界已經產生並將進一步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中國道路充分證明了「走自己的路」、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才是實現現代化的正道,這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路徑,為各國自主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為人類探索更美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徐艷玲認為,在全球化語境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展現出中國道路的完整圖景,揭示出中國道路的內在邏輯。中國道路進一步豐富了人類文明形態的實際內涵,彰顯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這是中國道路自信的最深層意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魚鱗圖冊:清代徽州土地檔案
蔣述卓 李石:新時代文藝批評的功能與價值取向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