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映資本十周年: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

華映資本十周年: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

2019 年,不確定性依然是大主題,甚至從宏觀到微觀、從國際到國內都能感受到這種不確定性的增加。

6 月 14、15 日,時值華映資本成立十周年,華映資本與36氪共同舉辦的「未來,因WE而來」年度大會在蘇州舉行,活動邀請了創業者、投資人、專家學者、媒體以及諸多合作夥伴,基於過去中國創新創業最蓬勃炙熱的十年帶來的寶貴經驗,共同探討「關於未來的答案」。

成立十年來,華映資本一共發行 5 期人民幣基金、2 期新加坡幣基金,累計管理規模超過 60 億元人民幣,投資 160 余家企業,已成功上市或併購退出項目近 35 個,近 2/3 的被投企業確認或完成後續輪融資。在華映資本看來,當時間被拉長,我們會發現布局和專業能真正發揮作用,很多不確定變成了確定,立足商業、擁抱技術、專註向前都是走向下一個十年的確定性答案。

兩天的議程里,嘉賓們從不同視角分享了資本市場的新變化、創新創業的新方向,以及貫穿其中不變的方法論和價值觀。探討的主題包括投資策略、產業未來、消費品牌增長、泛文娛發展、To B、人工智慧、5G 等等。

「任何時間、任何行業都有可能賺錢,但在中國很難做空,每個行業都要做好充分判斷和足夠工作,投資就是 80% 的藝術和 20% 的技術。」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投資公司原總經理、證監會原副主席、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高西慶以「解讀未來」為主題,分享了他對於中美態勢、中國資本市場變化的觀察。高西慶表示,醫藥、養老、健康等行業都值得看好,但對投資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底層邏輯並堅持貫徹,「就像巴菲特,他從 8 歲就開始看招股書,他看懂並堅持下去了,投資人真的是要努力研究,把招股書當作小說來看,還要從不同渠道了解清楚自己的項目。」

元禾控股總裁劉澄偉則圍繞「稅、退、國、科」這四個熱點問題進行了分享,分析了稅收的抵扣政策和執行力度、投資退出的循環速度、國資的未來方向,以及科創板潛力企業的衡量標準。劉澄偉指出,「整個創投是個小行業,但擁有大實力,投資機構對於雙創能否結出碩果,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回顧了華映十年來的成長經歷,將「穿越火線」作為關鍵詞。談及不確定性,季薇分享了一些看起來不太美妙的市場數字,但也期待在全國累計新增減稅 5000 多億等政策執行力下,能夠調整和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在投資市場,基金募資的數量和金額都有所下降,創投領域馬太效應明顯,但港股成為新經濟公司的重要發行地,科創板也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方式。「任何時間、任何行業都有機會,但我們要把握到快速成長期進入」,季薇認為華映資本抓住了文娛行業最興旺的時候,但當來到內容和消費高度融合的下半場,也必須更多關注消費和技術。對投資機構來說,退出確實是Ending,但心態和打法都要以無限遊戲的做法,幫助創業者基業長青。

「華映的研究都是從人群起始」,季薇表示,「中國的消費已經進入多元化狀態,24歲以下的Z世代,45歲以上的銀髮人群,都存在增量機會」,看好內容服務和新品牌。而在 To B 領域會重點布局信息技術、5G 帶來的物聯網升級、產業升級等領域。季薇同時指出,華映資本在堅定不移地走機構化,整體框架都是基於大中台體系的支撐,前端去打造垂直投資的尖兵鏈,大中台體系提升內部效益、數據中樞的風險控制能力,以及被投企業的職能幫助。

「投資就是要堅持,再成功的項目都不是一帆風順,不僅僅是創業者要堅持,投資人也要堅持,選擇跟他到底」,在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熊向東及季薇與36氪合伙人兼總編輯李洋的對話中,回顧了華映資本成立十年的經驗與思考,也分享了戰績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心情。熊向東和季薇認為華映不變的投資原則是從容。作為行業投資人,華映在目標領域中冷靜研究,主動尋找項目,在看好的、正確的方向上狼性出擊。經過了十年的積累,華映資本也已經成為一個平台,通過活動、會議等聚合上下游產業資源,提升被投公司的協同效應,希望和被投企業、機構一起做好一件事,為平台的參與者都提供價值。

「投資的終極目的和唯一目的就是退出,退出分配是對LP的真愛,也是一個良性發展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最重要的基礎」,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復盤了上海報業產業投資基金與華映資本的成長、合作經歷,認為二者投資布局與業績初步驗證、戰略協同效應初現、團隊協同效應顯著。針對股權投資市場的新趨勢,裘新也提出了「七險」和「七問」,分析了投資回報指標、人民幣基金投資節奏、項目衡量標準、投資目標、投資方法論、基金模式、投後管理等要點。

中國風投委秘書長林寧從全球產業變革、科技創新和中美關係的角度解讀了投資,他指出,「希望國家鼓勵和支持基金行業聯合成立 S 基金場外交易市場。把所有基金包括國家基金和社會基金在一級市場的不同期限股權份額,作為中短期可交易的二手基金產品統一化交易,兩類基金就會在市場上自然銜接起來」。林寧舉例說,「比如社會化基金因為市場經驗豐富投前期,國家基金使命在身、實力雄厚兜後期」。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降低了基金行業的退出不確定性風險和時間成本,也解決了股權投資基金在一級市場中的流動性缺陷。

「2019 年是一個冷靜期,募資難是所有機構共同面臨的挑戰」,在 FoF 對話中,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鵬、前海母基金合伙人張雪冰、大唐元一母基金董事總經理夏信、蘇民投基金部總經理吳巧新、浦發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孫俊與母基金周刊創始合伙人王海洋從母基金視角討論了產業結合的重點話題,認為機構的策略和定位要有更多差異化,強調產業版圖、發展藍圖和投資地圖的重要性,GP 要同時具備在募、投、管、退四個步驟的運營能力。

「To ?B更關注客觀價值,核心就是以科技為驅動提高生產力,不關注技術發展路線的 To B項目拿不了大成」,華映資本合伙人章高男在《企業服務四部曲》主題演講中分享了他對 To B 行業的理解,首先要分清楚產品型項目與服務型項目,前者會在成型之後延伸到服務增加用戶黏度,後者會通過產品化方式提高服務效率。To?C 項目大多偏產品化,To B 類則大多偏服務,因此 To B 項目可以「服務前(獲客)、服務中(提供服務)、服務後(交付)、服務跟進(客戶關係管理)」這四個過程,其中服務跟進特別重要,要讓在不干擾的前提下「客戶用得越久紅利越多」,還會有機會發生更多消費。

「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和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市場應該對標美國而非日本」,華映資本合伙人孫瑋認為,美國崛起了很多 DTC 品牌,中國品牌則從 2014 年開始崛起,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為代表的電商渠道相對集中,新消費人群、新渠道、新供應鏈為新消費品牌們帶來了發展的「黃金十年」。華映資本投資消費品牌的邏輯是,產品是 1,後面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零,團隊要有匠人精神、要懂管理、要理解最先進的營銷方式,年輕又有跨國經驗的創業者正在崛起。「中國在資本端、投後端還比較落後,但中國的消費品牌一定比美國更性感」。

「文娛是華映的主航道,想要行得穩和遠,承載船的水是流量」,華映資本投資總監劉天傑指出,文娛投資要押注流量走向,提前布局相關內容,而在推薦演算法和用戶時長遷移等因素驅動下,流量呈現去中心化趨勢。基於此,華映看好被投項目之間的流量賦能、內容與結合方式的升級改造,以及5G、AI等技術與流量場景的結合,「流量並沒有枯竭,而是在增長,華映需要成為第一批意識到改變,了解到改變的機構」。

於今年 1 月登陸港股的微盟集團,是華映資本從 A 輪開始陪伴五年的企業。微盟董事長孫濤勇從六個角度分析了微信生態的商業進化,他認為朋友圈、流量、廣告、電商、零售、互聯網都在進化,聚焦熟人關係的朋友圈在從粗放內容轉向用戶圈層;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私域流量的構建和運營越發重要,「如果公域流量是大海捕魚,那私域流量就是魚塘養魚,這是可識別、可觸達和可運營的流量,當企業的私域流量達到一定量時,企業的獲客成本會越來越低。」

科大訊飛副總裁、消費者事業群副總裁劉鵬則在演講中拆解了人工智慧的概念、現狀、困境與發展。「認知問題是人工智慧最大的挑戰」,劉鵬表示,「大眾錯以為人類的認知形成於 6 歲開始上學之後,實際上大部分認知體系都是 6 歲以前後天形成的,利用數據和算力湊答案的弱人工智慧的方法找不到答案。」人工智慧領域的攻防非常激烈,感知智能可以改變交互和生活,超人工智慧則能顛覆現有行業,在安全、醫療、金融等領域都可以落地,但認知和感知兩方面的難題還需要理論和業界共同攻克。

「數字經濟佔總體經濟的比重不斷提升,目前已經達到 35%」,騰訊研究院數字經濟部主任閆德利表示,「數字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以後的現代經濟形態,是新的市場技術、市場要素,基礎設施、生產方式、全球化和國民素養」。他表示,我國的數字經濟後發先至,也是唯一可以與美國比肩的,但在理念、技術、國際化、教育和人才方面還有一定差距,未知的世界會由更多的創業家所創造。

「創業圈最宏大的燒錢就是從出行開始」。而進入出行下半場後,精細的標準化運營成為焦點。時空電動的董事長和 CEO 陳峰分享了微觀視角下的出行世界。陳峰總結出了 MRP——基礎運力單元這一概念,包括合規的司機、合規的車和便捷的能源網路,每一個都要做到極致,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其中,陳峰感觸最深的是在司機管理方面,時空電動設計了一套司機服務體系——藍色大道 DSS,司機做得好可以晉陞車隊長,可以像海底撈的師徒制那樣幫助、管理新手司機,最好的司機一個月可額外增收 4 萬。經過一年左右發展,時空電動服務司機數量達一萬餘名,增長速度超過同行。

第一個圓桌首先面向 To B 領域,針對老行業里的新政策、新玩家進行探討,參與圓桌的嘉賓包括鯨准總裁柴源、商有網路創始人趙雲、金柚網助理總裁陳鴻飛、知呱呱創始人兼 CEO 嚴長春以及億方雲創始人兼 CEO 程遠。圓桌中,嘉賓首先分享了自己所處的行業、業務特徵以及新玩家的機會點,共同發現敏銳捕捉市場變化的重要性,要麼和互聯網結合,在獲客方式上有突破;要沉澱數據並且給到客戶傳統玩家給不了的服務。而針對 To B 行業的「快與慢」,嘉賓們認為當脫離行業,純粹從投資角度來看時,就像十年前投中如今市值超過一千億美金的 Salesforce 那樣,To B 行業的標的能帶來穩定、超額的回報,需要在現階段他們還處于山腰和山腳的時候及時布局

接下來針對萬億級人工智慧和萬物互聯市場,天雲大數據 CEO 雷濤、源清慧虹 CTO 吳猛、優微科技總經理滕敏堂,以及愛分析合伙人李喆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今年最熱的話題是 5G,技術的成熟、商業化的進展,也勢必會產生大量新場景,嘉賓們認為 5G 能做到低時延、低功耗、高帶寬、高覆蓋,相較於 4G 其實是個管道變粗的過程,能夠激活IOT 65% 的新市場。2019 年,嘉賓們更看好 AIOT 在能源、基礎設施(如交通領域、橋樑隧道)、AI晶元等方向上的落地。

「全球目前由 7.23 億 4G 用戶,中國移動是全球最大的有限寬頻運營商,截至今天由超過 1.6 億的寬頻用戶數」,咪咕視訊 CEO 王斌表示。針對 5G 對通信和泛娛樂行業產生的影響,王斌認為,5G 會拉動設備、硬體製造等多個行業的收入,超高清則會推動上下游企業的發展。5G 最相關的應用包含超過 5000 億規模的新媒體、工業製造、政府、旅遊、安防,教育、交通、能源和醫療等,會在服務、體驗、能力上都有所升級。且 5G 能加速廣電網、通信網和互聯網的融合,在體育 娛樂、全民皆場景、下一代泛娛樂生態上都會有很快落地,中國移動支持的 8K 影院、5G 超高清賽場、以及虛擬博物館都將很快開放。

「快手現在有兩億用戶,這家公司的成長有很多突破了人的線性思維」,快手科技副總裁何華峰介紹到。從侗家七仙女和藏族姑娘賣香腸的兩個案例中,何華峰認為跟智能手機的普及與 4G 流量費用的下降使得快手能夠快速增長,且媒介形態已經全面進入視頻時代。快手的四個特點是流量大、黏性高、多態且真實、平等且普惠,目前的 DAU 已經突破兩億,每天上傳視頻數在 1500 萬條以上,其中生活類視頻佔到 28%,是小姐姐視頻的兩倍;頭部大V和主播的播放量僅有 30%,有 70% 分配給了長尾的普通人;而快手也在大力支持人工智慧、電商、廣告和 MCN 的發展。

「用人均 GDP 看待中國的下沉市場是錯誤的」,湃動傳媒 CEO、進擊波財經策劃人沈帥波表示,他分享了對中國下沉市場商業機會的觀察。沈帥波認為,不存在消費升級和降級,最終的體現一定是消費分級,拼多多也是消費升級,快手也是消費升級,性價比就是讓不同圈層、不同水平的人感受到的價值、體驗、獲得感高於他付出的價格。討論下沉市場首先要反向思考很多問題,首先是二、三線城市並不能被歸為一類,所有二線城市一定會有一個支柱型產業;做私域流量的前提是全域流量思維,同時還要有超級用戶思維,10% 用戶創造了 90% 利潤;裂變增長是用好工具,讓用戶發生質變;信任中樞的連接非常重要;對基層中國不可缺少鄉土性的理解。

針對內容領域,怎樣製造爆款,爆款後怎樣變現,次世文化創始人陳燕、新浪微博客戶運營總經理李亮、淘夢創始人陰超、幻維數碼總經理唐昊、以及東西文娛創始人曹虹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衡量IP有兩個標準,是否能吸引一批受眾,以及是否不依賴單一平台、具備多渠道能力」,嘉賓們表示,在變現上要思考內容與用戶的鏈接,在 C 端市場的影響力有多大,對 B 端商業廣告的吸引就有多大。嘉賓們認為平台與內容會是分工和融合彼此交互的關係,看好泛娛樂市場、網路視聽、線下 VR、技術與娛樂結合、現場演出等領域。

消費領域越發細分,有路創始人兼 CEO 黃曉丹、東犁文化副總經理李萍、CHic原醉創始人施暘、以及麻雀電商創始人王俊分別關注跨國房地產、中老年人群、女性成長以及品牌新電商運營。在圓桌討論中,嘉賓們認為消費者的需求是多面性的,底層邏輯是不同需求在不同場景下以何種形式去滿足、匹配,因此對於客群的認知和運營會是核心能力

平台和人群之後,在消費者品牌領域,MAIA ?ACTIVE聯合創始人王佳音、EDCO ?CEO 陳堯、小喬科技創始人潘忠劍、熊貓精釀聯合創始人潘丁浩、以及華映元湖資本合伙人楊敏海探討了品牌成長、市場天花板、線上線下協同、消費者洞察等話題。「真正的天花板並不來自行業,而是品牌內部對消費者的洞察深度」,「品類擴張、渠道拓展、產品垂直升級都能夠不斷拓寬天花板」。線上線下的重點則在品類方面,不同品類決定了不同的交易場景,底層邏輯都是觸達、信任、轉化和留存。食品、飲料、還是時尚穿搭,都是在消費品零售總額裡面增長最快、超過 10% 的品類,擁有很好的外部環境;而對自身來說,移動互聯網的時差越來越短,品牌必須保證及時迭代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裹挾2000億侵入新造車的恆大,卡在量產上了
「宜創科技」上線無代碼APaaS開發平台,解決SaaS定製化開發效率問題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