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在海底怎麼找方向?你以為它是在蒙著眼睛航行嗎?
潛艇,一款以突襲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武器,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潛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海上強國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而核潛艇更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武器,擔負著最後核反擊重任,是核三位一體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我們在電視或者新聞上經常能看見潛艇的身影,大家是否有這樣一個疑問?潛艇在海里是怎麼辨別方向的?潛艇沒有面向前方的窗口,沒有外部視頻顯示,但是在海里還航行的柔韌有餘,而潛艇駕駛員基本上就是對著幾台機器在開,他們到底是怎麼辨別方向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其中的奧秘。
一般的潛艇下潛深度在300-400米之間,而核潛艇在400-600米之間,我們知道陽光射入海水後大部分光線會被海水吸收和散射,到達一定深度之後光就完全消失了,在1-200米的範圍內的海水深度被稱為光照層,這裡還有一點陽光的,到200-1000米的深度就變為弱光層了,只有藍光可以到達這個深度,1000米以下就是完全的黑暗了,但是即使在弱光層,人的視力幾乎也辨別不出來什麼了,所以在潛艇下潛到300米的時候即使給他安裝一個大大的前視窗口,駕駛員也是什麼也看不見的,頂多是看看周圍兩三米遠的距離而已,這就相當於我們在超級沙塵暴里開車一樣,根本看不見前方的路。
既然人的視力在深海起不到什麼作用,那麼潛艇就需要動用導航設備了,經常使用的有慣性導航設備,磁羅經,陀螺羅經等。
慣性導航系統是一種不依賴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輻射能量的自主式導航系統,其基本原理是以牛頓力學定律為基礎,通過測量載體在慣性參考系的加速度,將它與時間進行積分,然後轉化到導航坐標系中,這樣就可以在導航坐標系中得到載體的速度、偏航角度、航向、位置等信息了,這種系統在幾種導航系統中是最隱蔽的一種,非常適合潛艇使用,不過也有長時間使用精度差,使用前需要長時間校準,比較貴等缺點,可這跟一艘潛艇比起來還是能夠接受的。
磁羅經和陀螺羅經都是一種為潛艇提供方向基準的儀器,也叫羅盤,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比較簡單可靠,但是精度差,或者則是使用方便,精度較高,主要作用就是為航行的潛艇確定航向和和方位。
當然了還有聲吶系統,聲吶英文縮寫SONAR,而名字全稱就叫聲音導航和測距,一目了然,就是通過聲波轉換來確定位置和距離的一種設備,這個探測範圍比較遠可以達到幾千米,而且比較準確。
其他的還有潛望鏡、大功率的收發設備,主要用於與外界進行聯繫或者在上浮海面的時候使用衛星導航,雷達系統,自己攜帶的海圖,以及在執行任務前確定的路線等等,這裡邊海圖這個東西是絕密的,一般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海圖,實際測量的,軍隊使用的海圖更加精準。
說了這麼多的設備,可以看出潛艇在海底也不是蒙著眼睛走的,交叉利用這些設備在海底一樣如履平地,不過一般潛艇出發都是執行秘密任務,像聲吶、雷達、收發設備等等能夠暴露自己位置的設備基本不會使用,依靠的只有慣性導航、羅經等。
當然了,這也不是完全保證不觸礁,不偏離,2005年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就曾經在海底航行時撞過火山,看來潛艇的航行也要看指揮官的臨場判斷能力才行。


※陸地最強之爭?到底是哪家的主戰坦克世界第一呢?
※都說蒸汽彈射器簡單,到底簡單在哪裡?你做一個試試?
TAG:墨風蒜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