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虎將輩出「常勝連」

虎將輩出「常勝連」

來源: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李叢飛

18次戰役、百餘次戰鬥使「常勝模範連」成為他們光輝的代號。1950年,因戰功卓著,這個英雄連隊被整建制調入空降兵部隊,賡續英雄連隊的連魂,傳承爭、拼、嚴、韌的四股勁精神。

英雄的連隊催生英勇的兵。走近他們,感受到的是看齊追隨的決心,體會到的是矢志強軍的毅力。「常勝模範連」不僅掛在連史館的牆上,更深深刻在代代官兵的心中,湧現出一批批精兵強將。

「領頭羊」——梁魁

【虎將名片】梁魁,河南鄭州人,「常勝模範連」連長;參加多次軍兵種、戰區級聯合演習,榮立三等功2次。

「夠狠!夠硬!」說起梁魁,連隊官兵斬釘截鐵地說道。

身高1.8米,身材瘦削,黝黑的臉龐稜角分明,梁魁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幹練。

自打從軍校畢業分配到「常勝模範連」任職以來,梁魁就深受連隊精神鼓舞。爭、拼、嚴、韌的四股勁精神更是深深地植入他的血脈里,當排長時他就對自己夠狠。那年部隊組織跨區機動演練,跳離機前,飛機受強氣流干擾晃動劇烈。身處機艙後排的梁魁當場被晃倒在地,單膝跪地的他磕破了膝蓋,鮮血瞬間浸紅了迷彩褲。投放員建議他放棄跳傘,但他毅然堅持,忍痛跳離飛機。憑著一股狠勁,著陸後他帶領傘降分隊順利完成了後續作戰任務。

2017年10月,因綜合成績突出,梁魁被委任為「常勝模範連」第36任連長。當上連長的他更是勁頭不減,各項考核、打靶射擊、作戰標圖樣樣第一,全連官兵更是在他的影響下多人次獲得比武競賽金牌、連隊建制連五公里成績常居榜首。

擔任連長後,梁魁也變得愛「操心」起來:五公里考核如何幫帶跑得慢的戰士?傘降編組怎麼才能確保安全的同時更快地形成戰鬥力?實彈射擊如何提高班組整體成績?只要有空閑,梁魁就琢磨如何提高連隊戰鬥力。去年,他帶領連隊圓滿完成兩次重大聯合演習任務,並出色完成了近50次旅以上級別的演示彙報和檢查參觀,展示了空降兵良好形象。在演習任務中,他還研究創新出6種武器裝備新的使用方法,連隊也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全能王」——龔旭

【虎將名片】龔旭,安徽潁上人,2015年入伍,「常勝模範連」一班班長;曾取得集團軍群眾性比武輕機槍應用射擊金牌、「輕機槍基礎組合射擊」第一名,旅「三手」比武中取得「神槍手」稱號,榮獲「優秀士兵」2次、嘉獎1次、榮立三等功1次。

「班長,憑什麼你能參加比武,我就不行,我要向你挑戰!」比武報名剛開始,一班宿舍就傳來了聲音。原來當時還是下士的龔旭想要報名參加軍里群眾性比武輕機槍應用射擊課目,班長說他輕機槍打得不是很好。正是這句話把他點著了,硬是要向班長挑戰。

上等兵時,龔旭就參加過「空降先鋒杯」比武,並且獲得建制排第一名的成績。隨後他陸續參加了工兵、防化、通信等專業集訓。只要有集訓他都積極爭取,並且次次把「優秀學員」的榮譽抱回連隊,簡直成了「集訓專業戶」。多次集訓的磨鍊也使得他成為連隊最年輕的工兵骨幹、防護骨幹、通信骨幹、軍體教員、拳術教員,負責各項專業訓練,儼然是一個「全能王」。

輕機槍不會打怎麼辦?練!他從「小白」開始,向老班長請教武器原理、性能構造、分解結合。在訓練結束後,他通常加班加點練習,手磨破了皮,指頭出了血,簡單包紮一下,繼續進行。戰術應用訓練,他更是只管練得夠不夠,不管練得累不累,迷彩服與膝蓋被血汗粘在一起毫不在乎。夜幕下往往能看到他一人在反反覆復地爬過來爬過去,疼了咬咬牙,累了洗把臉。靠著這股不服輸不怕苦的勁兒,最終他從全旅各路高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種子選手,代表全旅參加軍群眾性比武,並最終力壓群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小關公」——曹雲

【虎將名片】曹雲,遼寧遼陽人,2014年入伍,「常勝模範連」三班班長;取得集團軍群眾性比武「槍掛榴彈發射器」金牌,榮獲「優秀士兵」1次,「優秀士官」2次,榮立三等功1次。

臨近午夜,連隊健身房一直迴響著「嘭嘭」的聲響,不用多想,定是「小關公」在苦練他的殺敵技巧。直拳、勾拳、擺拳……看著眼前一身腱子肉、八塊腹肌的曹雲,完全想不到他以前是個體重不過百、柔聲細語的「文藝青年」。

初到「常勝模範連」,曹雲對一切都感到好奇。由於身材矮小,連隊安排他到連部工作,可是一段時間下來,曹雲覺得這個兵當得不過癮。

那晚他徹底改變了想法。剛跑完步回來的他,被健身房傳來的聲音所吸引,隔著玻璃他看到一位班長對著沙袋不斷地出拳、踢腿……不覺看得入了迷。

「你想不想學?」班長叫了好幾次他才反應過來。「我可以嗎?」曹雲摸著頭靦腆地點了點頭。班長隨機扔給他一副拳套。此後曹雲便一發不可收拾,每晚不管多忙,他總會去健身房來上幾拳,踢上幾腿。

學了幾招總想找人練練手。於是,曹雲硬著頭皮去找班長挑戰,可是每次都鎩羽而歸。打不過怎麼辦?學!曹雲一邊學習著班長交給他的技戰術,一邊通過上網系統學習著散打格鬥技巧。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那天曹雲正式向班長發出挑戰。這個消息瞬間就在連隊傳開了,那場比試全連官兵都成了觀眾。出拳、側身、走位……曹雲趁著班長露出破綻一舉擊破,全場響起了歡呼聲。班長笑著說:「這次真打不過了,不過被你打敗,我也很驕傲。」

「灶王爺」——王成

【虎將名片】王成,江西吉安人,2010年入伍,炊事班長;兩次獲得集團軍「後勤保障」比武前三名,旅「三手」比武中獲得「神槍手」稱號,榮獲「優秀士兵」2次。

油鹽醬醋是得力的助手,刀勺板灶是親密的夥伴,戰位是三尺灶台,武器是鍋碗瓢盆,起早貪黑是家常便飯,煙熏火燎早習以為常,王成用鍋碗瓢盆奏出了牽動全連官兵味覺的華麗樂章。

王成剛到炊事班報到時,以為與舞刀弄槍再無交集,只剩下了顛鍋掌勺,可當他正式上崗後才發現,舞刀弄槍一點不落,顛鍋掌勺卻成了奢求。班長說:「想燒菜先燒火,想掌勺先強根。」此後,他平時的軍事訓練量只多不少,還加了另外一項事業——燒火。那時的煤炭灶讓他吃盡了苦頭,經常黑頭黑臉。在一次燒火中,他由於沒把握好時機,燒掉了一半的頭髮,還被女朋友嘲笑了好一陣。

各種「折騰」讓王成一度想離開炊事班。直到有一天班長拿著一把刀、一團面來到他面前,他才知道他的廚師生涯要開始了。切土豆、切胡蘿蔔、切麵糰、切報紙……刀工訓練一關比一關難;顛勺訓練,在鍋里裝滿沙子、干土,顛到手腕紅腫,手指發顫,日復一日,但他從不懈怠。看著剁矮的菜墩子,磨薄的菜刀,王成不僅打下了深厚的專業基礎,更讓出自他手的飯菜更加美味。

廚藝高低不是「灶王爺」的終極追求。對於他來說,炊事班也是戰鬥班,戰鬥力才是他的動力源泉。在他的帶領下,炊事班2014年、2018年參加軍炊事比武,皆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在旅第一屆「兵王爭霸賽」後勤保障比武中更是一舉奪魁。

這就是官兵心目中的「灶王爺」,也許他手下的大鍋飯比不上私房菜美味,但酣暢淋漓的三餐,在填飽官兵轆轆飢腸的同時,也熨帖著他們綿綿的鄉愁。同甘共苦的理念,就這樣在鍋碗瓢盆的碰撞中根植於心,也許這也是「常勝模範連」精神傳承的一部分。

(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老英雄張富清先進事迹,在他的老連隊引起強烈反響
王明利:熟記上千組維修數據,練就聽音識障絕活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