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論:協會脫鉤促推去行政化改革

社論:協會脫鉤促推去行政化改革

近年來,在「放管服」改革推進之下,一系列旨在優化行政服務、激發市場活力的舉措陸續出台。

6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中央組織部等十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按照去行政化的原則,全面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目的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方式,促進行業協會商會提升服務水平、依法規範運行、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作用。

經濟運行中,行業協會商會在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微觀經濟運行間起著銜接作用,但由於大多是隨著政府機構改革和專業部門撤銷設立的,先天行政色彩較濃,時常被批評為「紅頂中介」。

而且,正是因為與行政機關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造成部分協會商會習慣依靠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工作,而一些行政主管部門也習慣將協會商會作為其附屬機構直接指揮。政會不分的關係架構,容易使協會商會成為行政主管部門權力的延伸,難以真正代表和維護行業和企業的利益,不利於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在資金使用上,部分行業協會商會甚至還依靠財政撥款。

因此,必須對協會商會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實現政會分開,釐清二者職能邊界。從改革的具體任務來看,主要包括機構分離、職能分離、資產財務分離、人員管理分離、黨建外事等事項分離等。資產財務分離方面,將取消對行業協會商會的直接財政撥款,脫鉤過程中,行業協會商會佔用的行政辦公用房,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騰退,實現辦公場所獨立。

脫鉤後,行業協會商會進入市場洪流之中,服務重心將真正轉向企業、行業。通過自身優勢提供指導、諮詢、信息等服務,更好地為行業企業提供智力支撐,規範市場主體行為,引導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引導行業自律。不僅可以激發行業協會商會活力,亦可減輕財政壓力。當然,脫鉤不是一脫了之、放任不管,相關政府部門在脫鉤後加快立法、健全綜合監管體系,把對行業協會商會的管理方式由以行政手段為主轉變為依法監管的現代治理方式。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可以說是實現非政府機關「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將對理順政府、市場、社會三者關係,對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的新服務體系產生積極作用。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係,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因此,在行業協會商會脫鉤之後,可進一步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理順政府和事業單位關係,推進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包括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加快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事業單位的行政化問題,主要表現為行政機構對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和直接干預。在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和「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不僅可以推動政府職能轉型與社會事業更好地發展,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而且通過建立新型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活力。

總體而言,在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過程中,政會、政事、政企分開的去行政化改革都應該漸次推進,目的在更好地理順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係,優化營商環境,最終為實體經濟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抱團增強國際貿易競爭力,江西南康打造傢具產業「晴雨表」
茅台集團董事長李保芳:茅台現在一瓶難求 但我們必須做好服務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