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33年後,切爾諾貝利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33年後,切爾諾貝利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來源 | 視覺志

ID | iiidaily

作者 | 羅發財

1

最近一部劇《切爾諾貝利》

成為人們話題中心

記憶倒退到1986年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

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

1986年4月26日凌晨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

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泄漏

輻射塵遮天蔽日,幾乎瀰漫至整個歐洲……

人群開始撤離

那裡頓時變成人間地獄

事故前後3個月內有31人死亡

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

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

方圓30公里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

整個切爾諾貝利

空無一人

成為沒有人敢踏入的禁區

經過修復和改善

現在的切爾諾貝利已經開放一定的區域

允許人們參觀

結果大家卻驚奇的發現

這座人類的鬼城

但卻變成了動物的天堂

02

受輻射影響最大的地區是一片松樹林

松樹接收到高輻射的污染源立即死亡

所有的葉子都變成了紅色

像鮮血一樣紅且絕望

如此的輻射

真的很難想像還有動物能活下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

但這片災後荒蕪之地

因為沒有人涉足

33年後

野生動物們卻在此繁衍生息

動物的數量確實大幅下降

但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

鹿、野豬、狼、野馬、鷹……

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

開始瘋狂繁殖

而之所以他們能夠繁殖

不是因為他們被輻射的基因突變了

而是因為

這裡沒有人類

動物就能活!

03

這種馬叫普氏野馬

它們是數量遠遠少於大熊貓的瀕危物種

但因為人們對它們棲息地的侵佔、改造

不斷地捕殺

使得普氏野馬曾經一度瀕臨滅絕

烏克蘭動物學家因為看到了

切爾諾貝利現在鮮有人類活動

於是嘗試性地在此釋放了30隻瀕臨滅絕的普氏原羚馬

結果,這些馬兒在切爾諾貝利生活的很好

目前並沒有受到輻射的影響

正常繁殖的它們

數量也翻倍增長

04

這種蛙叫做雨蛙

處於繁殖季節的雨蛙喜歡縱聲歌唱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這是詩人辛棄疾筆下的美好場景

如今因為水質變差、污染嚴重

我們很難再聽到這樣的聲音

切爾諾貝利的雨蛙卻很多

它們的顏色比正常的蛙暗淡不少

因為核輻射的原因

適應性強的他們

根據惡劣的壞境改變了自己的色素

小小的雨蛙卻可以

人們一邊面對自己的脆弱和渺小卻不自知

另一邊動物們寧可物競天擇地改變基因

也不願和人類呼吸在同一片區域

05

這種動物叫猞猁

屬於貓科動物中比較龐大的類型

在中世紀被愚昧的人們當成魔鬼的象徵

遭到殘忍捕殺

不斷躲藏到更高的山和更深的密林中

它們如果能在大部分森林

灌叢和岩石地帶繼續生活也就罷了

可後來生態壞境被破壞

森林慢慢變為城市

它們的獵物也慢慢減少

導致猞猁有時不得不對人類飼養的牲畜下手

這樣反遭人類更瘋狂的追殺

它們越來越少

卻生活地自由自在

它們在這裡捕獵、奔跑、繁衍……

人類不敢踏足的致命危險區

卻成了它們最安全的地方

對於野生動物來說

人類的影響

彷彿比切爾諾貝利的輻射更致命

06

這是切爾諾貝利里

一種叫烏雕的鳥的幼崽

也是CHN的稀有等級物種

在中國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它們瀕危的原因有三個

森林不斷被砍伐

生存環境不斷縮小

烏雕是老鼠的天敵

但因為人們一次次噴洒劇毒農藥殺滅老鼠

它們吃了有毒的老鼠後二次中毒

大部分無法再產卵孵化繁殖

再加上人們肆意地捕殺

導致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

烏雕卻順利地誕下了幼崽

它們看起來很健康

雖然它們不知道核輻射會不會對以後造成影響

至少它們知道

這裡的老鼠肚子里沒有毒藥

烏雕不會再因為孵不出孩子而發出哀嚎

這裡也沒有獵人的槍聲

它們不用在展翅高飛時被一槍濺血滑落天空

07

野生動物在切爾諾貝利這個生命的禁區

重新堅強地繁衍生息,

這不代表它們就能永遠活的很好。

動物們卻不明白什麼是核泄漏,

他們只知道,

這裡沒有人類。

它們願意用灰暗的毛髮

基因的突變

不再自然的水和泥土

來換取一個沒有人類的地方,

寧願捨棄一切,也要保留生命。

人類,難道不會羞愧嗎?

《切爾諾貝利》中射殺寵物的劇情出現在第四集

射殺動物的理由非常的簡單

因為它們都遭到了輻射,

唯有射殺它們才能夠阻止輻射的傳播

所有動物要拿性命為人類的過失買單

而如今他們卻因為這個災難

得以繁殖、甚至避免種族滅絕。

你不得不承認萬物有靈,

冥冥中,地球將一切結局都寫好。

08

而如今

人類又在做什麼呢?

因為《切爾諾貝利》的播出

竟然有人把開放參觀紀念的區域

變成了網紅打卡景點

他們擺出各種搞怪的姿勢

覺得自己很酷很不怕死

他們甚至半裸著身體在那裡拍照

還笑著說

「我要看看他們是不是變異了」

站出來在網上發了這樣一段文字:

我要提醒你們,

如果你們要去參觀,

請記住那裡發生過一場可怕的悲劇,

你的言行舉止請尊重逝者

和仍在遭受後遺症痛苦的人們。

09

一場人類引發的生命大悲劇

一場野生動物和人類的頑強博弈和抗爭

如今,這些人卻感受不到沉重和羞愧

還要繼續為了一張酷炫的網紅照片

即將打破埋藏幾十年的平靜。

人類選擇逃避和撒謊,

耽誤了撤離最佳時機。

在撤離禁區時,

我們獵殺所有動物,

來掩蓋害怕輻射傳播的恐慌。

動物比人類更頑強地活著,

但他們卻害怕比他們脆弱的人類。

而如今……

我們竟然又捲土重來……

愚昧不自知。

看看現在的切爾諾貝利

一個沒有人類的鬼城

卻住著一群自由奔跑的動物

如今30多年過去

核輻射危險降低後

看著那些不斷跑去自拍的網紅

想說一句

請不要再去了

因為

或許對於動物來說

人類 比核輻射還可怕

參考文獻:

《切爾諾貝利》;

Simone Scully:《核災難後的切爾諾貝利,成了動物的天堂?》李昌浩譯;

Germán Orizaola. Chernobyl has become arefuge for wildlife 33 years after the nuclear accident[J]. The Conversation,2017.05 ;

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國家地理》。

END

*作者: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繫(ID:iiidaily)授權。

還可以看

看更多走心文章

笨 鳥 文 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不要隨意「評價」別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積累了27年的人脈,被女友一鍵清空」:為什麼很多人成年了但不成熟?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