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的糧食系統面臨突破「環境極限」的危險——我們該如何緩解壓力

我們的糧食系統面臨突破「環境極限」的危險——我們該如何緩解壓力

全球糧食系統需要承擔很多責任,因為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無論是森林砍伐還是奶牛打嗝,每個事件都會對氣候造成影響。糧食生產還將生物多樣性景觀轉變為單一作物的農田或某種動物的棲息地,消耗了寶貴的淡水資源,甚至將肥料和糞便沖刷進溪水與河流,污染了生態系統。

地球能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為了不突破環境限制,需要飲食結構的全球性改變,倡導健康飲食和植物性飲食,減少食物浪費,並改進農業實踐和技術。這是我和國際研究團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

超越環境極限

全球糧食系統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星球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基礎。糧食生產貢獻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是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農業用地佔地球陸地面積三分之一以上,並導致森林覆蓋率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農業還消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淡水資源,某些地區化肥的過度使用導致了海洋 「死區」。

如果不採取一致行動,據估計,由於人口增長以及飲食習慣的持續西化,到2025年,糧食系統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將增長50%~90%。到那時,環境壓力可能會超越用於定義人類安全生活空間的行星界限。

跨越行星界限會增加基本生態系統穩定性被破壞的風險。除此之外,還會導致氣候變化危險加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調節功能;會造成水流中斷,影響全球水文循環;以及污染水體,導致海洋中出現更多的缺氧死區。

行星的選擇空間

幸運的是,這樣的情況是可以避免的。我們結合詳細的環境數據,建立了跟蹤世界各地糧食生產和消費情況的全球糧食系統模型。利用這個模型,我們對幾種可以採取的措施進行了分析,用以緩解糧食系統對環境的壓力。我們發現:

如果人們不減少肉類食品的攝入,氣候變化就無法得到充分緩解。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更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可以使糧食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一半以上,並使其他環境影響降低10%~25%,如施肥和使用農田及淡水造成的影響。

除了改變飲食,還需要提升農業管理方法和技術,以降低對農業用地、淡水開採和化肥使用的需求。提高現有農田的產量、平衡化肥的使用與回收、改善水資源管理並輔以其他措施可以將環境影響減少一半左右。

如果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食物損失和浪費的減半,那麼食品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將減少六分之一。

行動倡議

這些解決方案已經在世界某些地區開始實施,但要充分發揮功效尚需強有力的全球協作和快速響應。

例如,農業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改進需要增加研究投入和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制訂有效保障農民經濟收益的激勵方案、以及對化肥使用和水環境質量等實施更嚴格的監管。

杜絕糧食損失和浪費所採取的措施需要貫穿整個食品鏈,從儲存、運輸,到食品包裝、標籤,再到為推廣零浪費供應鏈而做的立法和商業行為的改變。

在飲食方面,想實現重大變革並獲得廣泛關注必須依靠政策引導和商業手段。需要重點關注的包括:學生餐計劃和工作餐計劃、經濟激勵和食品標籤,確保國家膳食指南符合健康飲食的科學標準,能夠降低飲食對環境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都應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你可以健康飲食、減少肉類攝入;也可以呼籲企業降低供應鏈中的浪費,提供更多的植物性食品;還可以要求政府對環境資源的使用和污染進行嚴格監管。

https://theconversation.com/our-food-system-is-at-risk-of-crossing-environmental-limits-heres-how-to-ease-the-pressure-104715

作者:Marco Springmann

翻譯:孫雨漠

審校:馬曉彤

本文來自:環球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奶茶可以拿走,珍珠留下
小龍蝦到底能吃,還是不能吃?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