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探索》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

《科學探索》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

我們可能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是一部分科學家的預言。前面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地球超過75%的生物物種都消失了,只能從古生物學家們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的化石中,得窺它們的影子。

第一次: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60%的陸地和海洋生物種類消失。這種筆石是海洋生物的化石,是奧陶紀生命中的強者,曾有力量掠奪其他生物的地盤,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在冰河時代,這種海洋生物由於海平面的快速下降而滅絕。

第二次:3.75億年前晚泥盆紀,75%的物種消失。這一時期的代表是三葉蟲。三葉蟲是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出現的數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節肢動物。它們躲過了第一次大滅絕,卻在第二次大滅絕中死光光。

第三次: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96%的物種滅絕。研究者稱,是西伯利亞附近的一場自然災難,將二氧化碳吹到了大氣層,溫室效應,海洋酸化,導致了地球史上這場最恐怖的大滅絕。那時的地球該何等荒涼,想想都不寒而憷。

第四次: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80%的物種滅絕。同時,它又這是史上最神秘的一次大滅絕。古生物學家們努力了許多年,仍然沒有找到清晰的線索,來解釋這次大滅絕。

第五次: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地球上76%的物種消失,包括最最著名的恐龍。在整個白堊紀,恐龍是這個星球上陸地的霸主,但海洋卻屬於菊石。但是,火山活動和氣候變化,加上行星致命的撞擊,導致全球溫度上升了6-14度,海平面上升了300米。不但恐龍,陸地所有大型動物全都一起滅絕。

與陸地上恐龍完全徹底地消失不同的是,海洋里種類繁多的菊石中,有極少數倖存了下來。繁衍並進化到現在,鸚鵡螺成了它們的近親。但是,如果文中開頭一部分科學家所說是事實,這些躲過了第五次大滅絕的海洋生物,躲得過第六次嗎?

每次大滅絕後,地球需要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才再次生機盎然。令科學家們苦惱的是,雖然找到了一些線索,但他們並沒有找到這幾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他們只能推測,突發的事故,形成氣候劇變,也因此導致了生物大滅絕。

不少科學家認為,我們正走在第六次大滅絕的路上,不是沒有原因的。全球的生物物種,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人類同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地球的風景。如一些物種因為人類的捕獵已經滅絕,另一些動物因被人類從這一個大陸驅趕到另一個大陸。

熱帶雨林的規模越來越小,我們向大氣層和海洋輸送了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全球氣候已經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已經讓許多物種,20%的植物和30%的動物,瀕臨滅絕的邊緣。如果人類不予以改變,到本世紀末,這個百分比會高出很多。

留言您的看法!關注小編哦~!幫小編轉發讓更多人看見~!謝謝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人生 的精彩文章:

《中緬邊境》「小口岸」大角色 見證中緬邊貿穩定發展
《風水人生》有福不用忙;民諺:12句

TAG:風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