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腎穿刺提示病理嚴重,但你仍可能逆風翻盤

腎穿刺提示病理嚴重,但你仍可能逆風翻盤

當年還在讀書時,有次病理學老師跟我們講:「病理,是醫學的靈魂。」

後來從事腎內科工作,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這句話的正確性。病理診斷是腎病診斷的「金標準」,當臨床大夫無法通過患者的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做出精確診斷時,腎穿刺病理診斷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兩百年前,人類還不知道「腎病」是什麼。布賴特(Bright)通過對腎臟病理和解剖的研究,向醫學界展示了「什麼是慢性腎臟病」,才開啟了腎病的診斷和治療歷程。可以說,沒有病理學,就沒有腎病醫學。

但是,任何一件東西,一旦變成了「絕對權威」,肯定不是好事,那就成了迷信。

腎穿刺病理報告,是最終判決嗎?

很多腎病患者在腎穿刺後,看到病理診斷報告很「慘」:有硬化、有纖維化,分級很高,程度很深。再加上醫生來一句:「病情很嚴重」,患者就會從心裡認定:尿毒症就這幾年了,跑不掉了,相當於給自己判了個死緩。

這個沉重的心理負擔,即使在尿蛋白顯著好轉、腎功能長期穩定的情況下,仍然扎著腎友的心。

其實,如果你的尿蛋白、血肌酐都比較穩定,或是治療後明顯好轉,就不必再對腎穿刺給出的嚴重結果耿耿於懷。

我們的雙腎有兩百多萬個腎單位,腎穿刺取出其中的二三十個,大概十萬分之一,用腎穿刺結果來代表兩個腎臟的整體病變情況,難免有不準確的時候。而且,腎病的病因和發展規律很複雜,不是腎活檢報告可以描述的。

所以,病理檢查並不能說明一切,需要和臨床檢查結合來看。

患者的實際表現,才最有說服力

我們多次和病理科的專家們討論這個問題:部分腎病患者從病理上看,很嚴重,但臨床表現較輕,治療反應也較好,兩者不相符,該如何判斷病情?

經過多次討論,又綜合同行的各項研究報告,我們最終得到的結論是:當兩者不相符時,以臨床為準。

臨床不決看病理,兩者衝突看臨床。

畢竟,即使一位腎病患者腎小球硬化得很多、病理分級很差,但如果他尿蛋白和血肌酐穩定了十年仍沒有惡化跡象,每日都神采奕奕,生活不受影響,還能說他病得很重嗎?

總之,病理差不能代表一切。如果你治療效果理想,且尿蛋白、血肌酐保持穩定,就不必再對病理耿耿於懷,我們有理由相信前途一片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醫生聊健康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要這樣控制飲食?許多糖友仍在犯這個錯誤
腎衰竭有3種,結局各不相同,相差很大

TAG:知心醫生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