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重金打造的國寶,卻被道士腌鹹菜,乾隆聞訊立刻去撿漏

忽必烈重金打造的國寶,卻被道士腌鹹菜,乾隆聞訊立刻去撿漏

中華歷史五千年,先輩們除了給我們留下瀚如煙海的歷史典籍外,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但由於一般人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導致很多珍寶被埋沒,不少文物也因此被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件流落民間幾百年,最後又重回巔峰的頂級國寶。

這件國寶的名字叫瀆山大玉海,口徑135-182厘米,重達3500千克。大家都知道,玉的價格非常昂貴,即使非常小的一個吊墜,價格都得成千上萬。更不用說此物的材質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再加上3500千克的重量,說它價值連城,一點都不為過。那瀆山大玉海身上又發生過哪些故事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後,為了方便對漢人的統治,大力學習漢族文化。除了儒家經典外,忽必烈在吃喝穿戴上也向漢族皇帝看齊。有一段時間,忽必烈痴迷於古玉,於是便命人四處給他開採玉石。結果在河南南陽地區,開採人員發現了一塊體積巨大的玉石。忽必烈在收到消息後很高興,命人把這塊瀆山玉給他運回大都。

瀆山玉運回大都後,忽必烈就在想把它做成什麼玩意。後來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盛酒的酒器,便想到把這塊玉石做成一個碩大的酒器來宴請群臣。這麼個大傢伙,如果光把它做成酒器那很簡單。但為了不浪費這個玉石的價值,就要在它的外面下些功夫了。後來大玉海內外共刻了十幾種動物的圖案,用龍、螭來象徵蒙古大汗,用羊、鯉魚、犀、螺等小動物來象徵元朝的臣子和百姓。

瀆山大玉海整個雕琢和裝飾都繼承和發展了宋、金以來的起凸手法,隨形施藝,俏色處也頗具匠心。浮雕和線刻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使大玉海看起來既粗獷豪放,又精緻典雅。而且還彰顯了元朝版圖的遼闊,國力的強盛,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藝的最高水平。至元二年,瀆山大玉海完工後,工人們奉忽必烈之命將它安置在元大都瓊華島的廣寒殿。元朝滅亡後,這個大傢伙不翼而飛。

後來瀆山大玉海兜兜轉轉,不知怎麼到了北京西華門外的真武廟中。廟中的道士們沒見過國寶,以為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便拿它來腌鹹菜。清朝乾隆年間,真武廟重新整修,輔臣高士奇這才得見瀆山大玉海的真容。高士奇將此事告知乾隆後,乾隆大罵:「簡直就是暴殄天物!」為了不讓自己落個強取豪奪的名聲,乾隆花千金從真武廟將瀆山大玉海買了回來。

大家都知道,乾隆一向喜歡題詩作畫,在大臣面前賣弄自己的才學。如今有這麼好的機會,他豈能錯過?於是他命四十名翰林各為瀆山大玉海賦詩一首,刻於亭柱之上。他本人也作了一首《玉瓮歌》刻在大玉海內壁。現如今,瀆山大玉海已成我國頂級國寶,位列鎮國玉器之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高僧拍照不露正臉,原以為是低調,結果是潛逃16年的殺人犯
明朝第三位鐵血皇帝,差點滅亡建州女真,為大明續命100年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