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700多年的潭柘寺為虎建塔 供奉一隻聽經吃素食的老虎

1700多年的潭柘寺為虎建塔 供奉一隻聽經吃素食的老虎

潭柘寺為虎建塔供奉一隻聽經吃素食的老虎

北京著名古剎潭柘寺,經歷了十多個朝代,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曾有難以數計的僧人在這裡修行,並終老於此,因而在寺院附近留下了數量眾多、各種樣式的僧人墓塔,漸漸形成墓塔林。塔原是佛教建築的一種,它是跟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融合了中國建築特徵,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類建築形式。潭柘寺的古塔在參天古樹遮陰下,座座幽然,綠地圍牆塔林院給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

潭柘寺的僧人墓塔集中成塔林共有四處,第一處在寺院西南蓮花峰的山腰處;第二處在平原村南側;第三處在南辛房村與魯家灘村的交界處,有數十畝。這三處的塔林都不存在了。現今保存下來的第四處古塔群就是潭柘寺南面的上、下塔林院及周圍古塔。上塔林院是清代僧人墓塔,全部都是覆缽式磚塔,有27座塔;下塔林院是金、元、明三個朝代的部分僧人墓塔,有44座塔;塔林院外分散有6座塔,潭柘寺內一座金剛延壽塔,總共古塔78座,這裡介紹幾座具有代表性的古塔。

覆缽式十方普同塔,是潭柘寺下層僧人的合葬墓塔。塔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位於金代廣慧通理禪師塔的東南側。十方普同塔為磚石結構覆缽式塔,高約7米。塔身朝南白石刻塔銘,刻有「潭柘嘉福寺門弟十方普同塔明萬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六」字樣。據說十方普同塔的塔身有處活動的磚,在塔底下是一個很大很深的磚砌墓穴,寺內僧人火化後,他們的骨灰會被裝入布袋裡,投入塔中,再將活動磚插好。幾百年來,塔內所埋葬的僧人難以數計,因而人們又稱此塔為「萬人塔」,是埋葬僧人最多的墓塔。

潭柘寺為動物設有虎塔、龍塔各一座,其中虎塔位於潭柘寺下塔林院外西北道邊山坡處。虎塔為磚石結構覆缽式塔,塔高7.5米。據說此塔中埋葬的不是僧人,而是一隻老虎,此虎原居寺外的虎踞峰,時常下山傷害牲畜,後在寺僧因亮法師的教化下,改惡從善,改食素齋,每日伏在因亮法師身邊,聽其講經。直到因亮法師圓寂,此虎絕食,每天哭泣,5天之後殉主而死。寺僧們感其至誠,按照寺內大和尚的待遇,為其修建了一座覆缽式墓塔,稱虎塔。

扣鍾式磚塔是一種建造比較容易的墓塔。扣鍾式磚塔建造時將地面以下做地穴坑,中間放置骨灰,地面以上用經過精心打磨出圓弧面青磚碼砌圓扣鐘形,中間填實,建造簡樸,節省不少材料。原來這種扣鍾式磚塔在塔林里很多,今下塔林院僅存三座。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梁武帝的前世今生輪迴之路
古今中外世界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等都提倡素食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