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捷報傳來!華人科學家2次斬獲大獎,解決困擾人類2600年難題

捷報傳來!華人科學家2次斬獲大獎,解決困擾人類2600年難題

近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幕,首位華人科學家王中林斬獲大獎。該獎項為世界文化理事會紀念愛因斯坦而設立,1年評選1人,對象為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象徵著科學界的無上榮耀。

委員會對其成就給予了高度肯定,王中林在微納能源及自驅動系統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具有開創性影響,有望改變整個世界。

據悉,他所提出的摩擦帶電物理學解釋解決了一個困擾國際科學界2600年的難題,還為摩擦電納發動機提供了理論支持。

同時,他憑藉發明的摩擦納米發動機開創了海洋藍色能源技術,在發電過程中通過該機器在低頻率環境下可得到一個較大的功率輸出,打破了傳統限制。而這一技術有助於解決採集海洋勢能的困難,可謂是全球能源供給革命的一道福音。

此外,王院士還是納米科學研究領域的「領頭羊」,其發明了納米發動機,被譽為「納米發動機之父」。

納米發動機體積比一粒鹽還要小上幾百倍,主要通過電能轉化完成機械運動,可快速混合輸出藥劑並在液體環境下行走,這一功能對於癌症等疾病的治療來說具有針對性作用,在未來醫療領域的應用具有革命性影響。

另外,納米發動機還可以對微弱機械能進行採集工作,包括空氣的流動、人體的呼吸心跳等活動所產生的功力、機器運轉製造的噪音等,皆可拉動發動機併產生電能,為物聯網、大數據等提供了電源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王院士的經歷顯示出了驚人的毅力。1978年求學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1982年赴美學習並於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1995年時在喬治亞學院擔任副教授,為了鑽研在沒有實驗室的情況下白天學習晚上借用他人實驗室進行試驗,3年發表80多篇論文並成為終身教授。

此後,擔任了多家實驗室主任一職,可以說前途無量。然而,在掌握了過硬的本事後王院士毅然決定回國,他說現在到了報效祖國的時候,隨後就一頭扎身於納米研究技術的應用。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入選中國最年輕的科學院院士。此後,其帶領的科學院納米研究所取得了領先國際水平的地位。

2018年,王院士攜帶著納米發動機、自驅動系統、藍色能源技術摘取了能源領域的諾獎「埃尼獎」,並成為首位華人獲獎者。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魂志 的精彩文章:

駐敘觀察站多次遭襲,土耳其一怒抖出關鍵情報,俄軍取得重大勝利
人狠話不多說!遭美國粗暴挑釁後,二號強國9枚洲際導彈準備發射

TAG:兵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