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重要的武裝力量活躍於二戰戰場的各個角落,他們以帥氣的軍服、與眾不同的建製成為二戰諸多軍迷追捧的對象。雖然與德國正式的武裝力量國防軍相比,黨衛軍只能算作是納粹黨的「私黨」武裝,但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上台之後,這一點就不再是限制黨衛軍擴充發展的阻礙因素。

在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的不懈努力之下,作為納粹黨的「私黨武裝」的黨衛軍從希特勒的「御林軍」逐漸演變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與國防軍並駕齊驅的中堅力量。整個二戰期間武裝黨衛軍的總兵力接近60萬人,共籌建45個師,實際建設完成的有38個師。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師師徽

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與第二十七黨衛軍「蘭格馬克」志願擲彈兵師一樣都是由比利時人組成的黨衛軍部隊,不同的是第二十八黨衛軍「瓦壟人」是裝甲擲彈兵師比志願擲彈兵是增加了裝甲車輛,戰鬥力也的大路一定的提升,另外該師的軍事歷程中可以說是由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不斷推動而成的。

這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萊昂·德格雷勒,二戰時期比利時最年輕有為的政治人物,比利時「雷克斯」黨的創始人。

1940年德軍發兵入侵比利時,德格雷勒因為其所組建的「雷克斯」黨曾與義大利、德國交往密切遭到國內政敵的污衊稱其與德國法西斯暗中勾結,他因此被比利時政府以「通敵賣國」罪逮捕,之後因為比利時戰敗而被移送關押至法國集中營。不過德軍隨後擊敗了法國,被關押的德格雷勒得以被釋放回國。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德格雷勒以個人身份加入到德國國防軍477步兵團成為一名普通的德國國防軍士兵,這一事件使得德格雷勒在比利時名噪一時,但是誰都知道普通士兵的身份並不會伴隨他太久。

1941年11月,具備一定軍事經驗的德格雷勒調任到一個由比利時志願者組成的比利時373志願步兵營任軍事長官,開啟了「瓦隆人」師的建設之途。

1943年6月,他以黨衛軍預備軍官的身份被調派至黨衛軍鼎鼎大名的外籍軍團黨衛軍「維京」師「鍍金」。當月其原所在的比利時373志願營擴建成旅級編製,並被命名為黨衛軍「瓦隆人」突擊旅,德格雷勒被任命為該旅副職軍官(指揮官為德國人盧希恩·利珀特)。

1944年,二戰德軍最悲壯慘烈的切爾卡瑟戰役爆發,"瓦隆人"突擊旅與「維京」師一起經歷了這場無比痛苦的戰鬥過程。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在戰役的開局,蘇軍的坦克部隊依靠強大的裝甲力量下迅速的突破了德軍陣地,但是德軍反應迅速,「維京」師與"瓦隆人"旅相互配合不但彌補了被突破的缺口反而將突入的蘇軍部隊包圍。

突破進入德軍防線的蘇軍並未束手就擒而是依靠坦克部隊在德軍防線之後大膽突襲,這一戰術直接導致德軍後方被蘇軍部隊截斷,在戰場上形成了雙方都被包圍的奇特局面。雖然德國最優秀的軍事戰略家曼斯坦因竭盡所能想要解救自己的被圍部隊,但是在蘇軍頑強的堅持下,德軍的援救計劃最終無奈中止。

包括「維京」師與"瓦隆人"旅在內的六萬多被圍德軍士兵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拚命突圍。

1944年2月德軍以「維京」師為先導開始突圍,但是該突圍很快便遭到了蘇軍的瘋狂圍堵。"瓦隆人"旅以及其他德軍部隊也竭盡全力與蘇軍拚命,突圍戰場上殘酷的白刃戰、肉搏戰屢見不鮮。在德軍拚死突圍下,蘇軍因為防禦力量不足最終德軍大部分士兵得以逃出生天。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此戰「瓦隆人」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該旅原有的2000多人,只有632人幸運的逃出了蘇軍的包圍得以倖存。 而該旅的指揮官盧希恩·利珀特與一萬多的德軍士兵一起倒在了突圍的路上。

此處要說明的是,該旅的指揮官利普特陣亡後,德格雷勒接管了該旅的指揮權,他指揮該旅從蘇軍的手中搶回了利普特的遺體並最終帶出了包圍圈。

1944年8月,德格雷勒指揮「瓦隆人」旅參加了納爾瓦戰役。該旅將收攏的從前線潰敗的其他僕從國部隊建立了萊瑪茨防線打破了蘇軍進攻多爾帕特市進攻戰略企圖,因此得到了德軍的嘉獎。

1944年12月,黨衛軍在比利時建立了一支3000多人的黨衛軍志願部隊,並將其命名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裝甲擲彈兵師,德格雷勒被調任為該師的最高長官。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1945年2月到,蘇軍前鋒部隊已經進抵德國邊境城市斯德丁,此處距離德國大本營柏林只有僅有50公里。德軍慌組織部隊攔截,「瓦隆人」師也不得不取消原計劃的軍事訓練趕赴戰場。

當月該師趕赴前線倉促之間構築防線,蘇軍並未給該師太多的準備時間,在強有力的炮火準備之後,蘇軍以坦克集群為主力撲向德軍的防線。該師僅有少量的裝甲車輛以及為數不多的反坦克炮,如此的力量在蘇軍的第一次衝擊之後便已經不復存在了。

無奈之下德格雷勒只能下令撤退補充,「幸運」的是該師竟然在當時惡劣的戰爭環境下獲取了部分人員與裝備的補充,但是同時也獲得了希特勒瘋狂的「反擊」命令。該師只能為微弱的力量向著蘇軍的堅固防線反擊,但奇蹟並未發生該師非但沒能完成反擊的任務而且在蘇軍的殘酷打擊下喪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幾乎喪失了作戰能力,如此情況下該師被獲准撤退。

1945年4月,該師被重新部署於奧得河附近防線於蘇軍頑強戰鬥,此時的第三帝國已經大廈將傾,德格雷勒遣散了部分人員,率領僅剩的人數700多人繼續戰鬥。

1945年5月,該師以僅剩的35人向盟軍投降。

戰至最後35人:第二十八黨衛軍「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雖然「瓦隆人」在德文的意思是「外人」,但實際上這是區分日耳曼旁支的說法,在德國的血統理論中,瓦隆人是屬於「血統高貴」論的第一梯隊。

而德格雷勒組建的黨衛軍部隊都是積極的反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忠實擁護者,因此該師的前身「瓦隆人」營、旅都是戰鬥力相當頑強的部隊,包括之後組建的黨衛軍第二十八「瓦隆人」志願師雖然在初戰被蘇軍擊敗,但是在第三帝國行將就木的時候,該師的大部分剩餘人員依然在奧德河的陣地上與蘇軍堅持作戰,這樣的戰鬥意志還是十分難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