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蘇東坡:書法缺少氣質,可能是這些方面出了問題

蘇東坡:書法缺少氣質,可能是這些方面出了問題

蘇東坡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和書法家,在很多方面,他並沒有要求人們在書法中加強技法能力的訓練,而更多的則是要求書法要體現出一種精神,也就是書法要有境界,達到"蕭散簡遠"的藝術性。例如他提出了:予嘗論書,以謂鍾、王(羲之)之跡,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意思是說鍾繇和王羲之書法都是有蕭散簡遠的精神,但是,要做到這個,必須是"妙在筆畫之外"。

"筆畫之外"就是我們常說的"字外功夫",他認為,書法水平並不是比字是否寫得好看,而是要看書法的意境水平如何?如果單純是比誰寫得好看,蘇東坡是不提倡的。而他經常關注是就是書寫者的人格、學養和書品的問題,這也是蘇東坡書法的核心思想。

在《柳氏二外甥求筆跡》的詩中,蘇東坡說到:

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這裡,蘇東坡告誡二外甥,像智永那樣寫禿了很多筆未必能創作出更多的佳作,反而,多讀書才會顯得更加重要。為什麼多讀書才能使書法更好,或者說,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蘇東坡說的很明白,只有多讀書,才可以陶冶心靈,通曉大義,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才能有更多的辦法,只有這樣,書法的道理才會自然明了。

北宋學者宋昭玘在《樂靜集》中記錄了這麼一段文字:

昔東坡守彭門,嘗語舒堯文曰:"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

文中說,蘇東坡說書法的方法至少有三種,"識淺、見狹、學不足",他都具備,但缺少一種,也就不能算作是好的作品。這裡,"識淺、見狹"都是學養的問題,不讀書學養就會不足,而"學不足"是指書法本身問題,現在叫做技法。可見,蘇東坡把人的學養問題看得很足,占其二分。

而此後,黃庭堅在蘇東坡"蕭散簡遠"的基礎上,提出了書法中的"韻"論,其中關於人的修養問題與蘇氏思想殊途同歸。"雅"、"俗"本是兩個相對的書法境界說,黃庭堅認為,書法中的"雅"是具有書卷之氣、士氣、文人氣,只有有了這些,才能讓人感到有"雅氣"存在,否則,只能是"俗書"。

余所謂雅者,以山林、書卷為主要對象,有山林、書卷之氣,書自可目。

這是近代學者馬敘倫對黃庭堅書法論的看法,可謂是道出了其中的書法理想。

學習書法不能一味地去寫寫畫畫,更重要地是按照前人所說,加強人的本性修養,多讀書,多增長見識,才能提高書法的境界精神。技法只是用來表現人的書寫水平,是一種技能,就如同駕駛一樣,而更高的水平是由駕駛所帶來的樂趣,表現的是一種境界水平。

註:文中插圖均為蘇東坡書法。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台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書法博士的水平是最高的嗎?他獲得了蘭亭獎,說明了什麼?
這幾種情況下寫字,不是書法創作,而是書法「自殺」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