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導彈過期了怎麼辦?轉交武器試驗基地,塗刷的標記很神秘

導彈過期了怎麼辦?轉交武器試驗基地,塗刷的標記很神秘

眾所周知,導彈是一種很精密的高技術武器,對儲存和使用的環境要求都比較苛刻,需要定期維護檢查。即便如此,導彈還是有著嚴格的使用年限,超過期限了就要退役或報廢。不過國內很多老式導彈「過期」後並沒有直接退役,而是經過改裝後「重獲新生」,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張照片是「上游-2」反艦導彈,已經超出了服役期限。不過這些導彈並沒有就此退役,而是接受了技術改造,變成了反導試驗的靶彈。原本是打擊「靶子」的導彈,現在變成了被攔截的「靶子」,也算是變廢為寶、物盡其用,發揮最後的餘熱。注意導彈側面刷了一個紅色的靶子標誌,就是靶彈的意思。

「其實一開始在退役淘汰的導彈基礎上研製靶彈,完全是為了省錢。」這句話是曾經擔任海軍某試驗區高級工程師張先龍接受《解放軍報》採訪時坦言。1998年,國內開始研製新一代驅護艦,配套研製新型艦載防空導彈,這就需要一種合適的靶彈進行攔截試驗。當時經費、時間都很緊張,而當時海軍恰好正在退役部分「上游」和「海鷹」導彈,因此把這些退役導彈改裝成靶彈,成了更加現實的選擇。

把退役的殲-6戰鬥機改裝成靶機、自殺式無人機其實很容易,因為只需要加裝自動飛行控制系統、拆除不必要的設備就行。但是,改裝靶彈就麻煩很多,不僅是因為導彈更緊湊、精巧,更是因為靶彈要全程人在迴路中操控,操控精度要求極高。靶彈要逼真地模擬攻擊,俯衝、超低空、蛇形機動,朝著試驗艦艇飛去,接受艦上新型反導武器的攔截試驗;但又必須確保不擊中艦艇,在萬一攔截失敗的最後關頭轉變方向。

為了達到這個苛刻目標,原型導彈的設計部門,也就是位於南昌的航空工業洪都,給海軍靶彈研製團隊提供了氣動參數和計算方法,保證導彈氣動布局和重量分布不變的前提下,拆除了戰鬥部、導引頭等設備,修復和更換了到壽命的零件。

「上游」畢竟是老式導彈,肯定要進行改進,才能更好地模擬新型導彈的超低空掠海突防性能。張先龍團隊對導彈的高度控制電路板進行了改裝,不僅成功將導彈的飛行高度降低到了新型「鷹擊」的水平,還將原本10萬元一塊的控制電路板降低成本到僅1000元。

按照官方報道,張先龍率領不到十人的課題組,「累計研製艦載防空武器靶彈35枚,開創了連續20枚成功供靶的紀錄,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節省科研試驗經費上億元,為海軍艦載防空武器的跨越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圖為海軍試驗艦發射新型防空導彈。

「上游」系列反艦導彈曾是中國海軍的主力型號,生產數量很大,051驅逐艦、053護衛艦都大量裝備,甚至長期和「鷹擊」系列反艦導彈共存。其中「上游一號」採用液體燃料,「上游二號」後期改進為固體燃料,存儲安全性和維護性更好,發射準備時間也大大縮短。「上游」系列導彈在1980年代大量生產,直到新世紀才停產,逐步被更加輕巧的「鷹擊」系列導彈取代。圖為「鷹擊」8系列反艦導彈。

除了「上游」系列,像「紅旗-2」防空導彈也曾在退役後大量改裝成靶彈,還曾模擬近程彈道導彈的飛行特點,供國產末端反導武器系統試驗。【文/妹子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妹子楊 的精彩文章:

走進軍博:從一戰打到抗美援朝 這支經典步槍備受中國戰士喜愛

TAG:妹子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