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吳京與爆款之間,幾乎可以畫等號了。

獨佔內地電影票房前兩名的吳京,將於國慶檔帶來《攀登者》。

這又將是一部爆款。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電影《攀登者》海報

對這部電影的信心,首先來自演出陣容。

《攀登者》網羅了多位頂級的票房擔當和演技擔當。

男主角吳京,內地票房總冠軍《戰狼2》和亞軍《流浪地球》都是他扛的。

女主角章子怡,華語電影界所有重量級的影后稱號都被她拿過。

2018年內地票房冠軍《紅海行動》的男主角、白玉蘭視帝張譯出任男二號。

白玉蘭視帝胡歌、新科柏林影帝王景春、奧斯卡首位華人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成龍,也將在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攀登者》改編自我國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事件。

因此,《攀登者》的目標也不僅僅是成為國慶檔票房冠軍,而是挑戰票房總榜的新高。

超強的陣容,並不足以保證票房登頂。

但吳京似乎已經掌握了,批量生產超級爆款的規律。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吳京擔任《戰狼2》導演

第一條規律,就是觀眾的飢餓感。

《戰狼2》創下接近57億的票房,《紅海行動》與之題材相似但劇情更加真實,陣容似乎還略勝一籌,張譯拿過的獎也比吳京多,卻在票房上輸了20億。

就是因為中間只隔了半年,觀眾對同一題材不那麼飢餓了。

不餓的時候,吃東西就不會狼吞虎咽。

這個規律,在電視劇方面也有體現。

《延禧攻略》能夠成為爆款,是因為《甄嬛傳》之後好幾年都沒有出現像樣的宮斗劇了。

但陣容更強大、劇情更合理、製作更精良的《如懿傳》就沒有《延禧攻略》那麼火,也是因為間隔時間太短。人家還沒播完呢你就開播了,觀眾不僅不餓,甚至還挺飽。

同理,《人民的名義》播出兩年,反腐題材再沒出過爆款。

《我的前半生》播出兩年,離婚題材也沒出過新爆款。

觀眾對什麼題材重新產生飢餓感,才是這一領域再次誕生爆款的窗口期。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吳剛張志堅出演《人民的名義》

第二條規律,就是好奇心。

尤其是那些從未被滿足過的好奇心,更是爆款的溫床。

比如《人民的名義》。

我們當時高度關注中央反腐,每次「打虎」都會刷屏。

但同時,我們又對「打虎」的細節一無所知,因此才如饑似渴地通過《人民的名義》來滿足這種好奇心。

如今反腐題材再難出爆款,一是前面說過的飢餓感不足,另外也是觀眾對反腐的好奇心在下降。

現在除非是國字型大小的大老虎,否則很難再刷屏了。

《戰狼2》和《紅海行動》能夠成為爆款,也是因為觀眾對我軍的現代化實戰場景充滿好奇,而單純的閱兵已經滿足不了這種好奇了。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吳京主演《流浪地球》

第三個規律,就是民族自豪感。

新中國成立以後,率先支撐民族自豪感的,是體育、奧運和金牌。

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人越來越自信,能夠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在這個時候,《流浪地球》的出現,提升了中國觀眾在科幻電影領域的自豪感。

我們終於有一部,能夠與進口大片一較高下的原創科幻電影了。我們的演員終於不用在進口科幻片里打醬油刷存在了。

而《戰狼2》則是滿足了我國觀眾在戰爭和動作題材里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親身經歷了《戰狼2》和《流浪地球》票房大賣的吳京,自然知道如何打造下一代超級爆款。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吳京主演《攀登者》

吳京在《攀登者》的發布會上說,自己喜歡乾沒人干過的事兒。

《流浪地球》尤其是這一思路的體現。在沒人有信心的時候,他投了,結果他贏了。

現在,《攀登者》也是一個「沒人干過的事兒」。

這是我國首部登山冒險題材的電影,前無古人。

可能有些觀眾看過國外的相似題材,但對於絕大多數內地觀眾來說,這個領域是相對空白的。再加上眾多影帝影后助陣,更是讓觀眾相信,這一次既能吃飽也能吃好。

幾十年前,王富洲和他的夥伴們登頂珠峰的時候,國人只能通過廣播和報紙獲知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對珠峰充滿嚮往,但真能鼓起勇氣走近珠峰的畢竟是少數,能夠成功登頂的更是屈指可數。

因此,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攀登者》,要比那些「純屬虛構」的電影更能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也能部份滿足當時沒有直播的遺憾。

但《攀登者》也有隱憂。

衝擊票房新紀錄的這條路,並不比攀登珠峰更簡單。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電影《攀登者》海報

目前內地票房的前二十名,基本被三個題材包攬:科幻、戰爭、喜劇。

三個題材都不沾的電影,二十強里只有一部《我不是葯神》,排在第七名。

但《我不是葯神》觸動的,是國人對天價葯的積怨。

《攀登者》既不屬於以上三大爆款題材,也沒觸動任何積怨。

這是本片的先天不足。

好在,本片有眾多影帝影后助陣。院線排片不用愁,觀眾將其作為假期觀影時的首選也是意料之中。

重點在於口碑傳播。

有了好口碑,票房才能在高位待得久一點,也才有可能挑戰總票房的新高。

除了頂級的陣容,好口碑還需要好故事、好話題和情緒爆點。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章子怡主演《攀登者》

章子怡在發布會上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珠峰。

這句話,指出了《攀登者》的精神內涵。

攀登珠峰,永遠是小眾的事。

在攀登珠峰的故事裡找到被感動、被激勵的情緒出口,才是大眾的需求。

想要登頂珠峰,光靠專業的訓練和頑強的意志是不夠的。

你要和自己的極限體能作戰,要和極端的氣候及地理環境作戰,也要和運氣作戰。

我國首次登頂珠峰時,曾派出了200多人的專業登山隊伍,其中50多人因為傷病不得不中途退出,還有幾個人永遠長眠在路上。

最終,只有三個人成功登頂。

這條路上,有挑戰與犧牲,有力不從心,有功虧一簣,也有突破自我。

它其實是人生的濃縮。

下一個爆款又是吳京!他摸到規律了

胡歌出演《攀登者》

胡歌在片中的角色,是第二代登峰隊伍中的一員。

他們在首次登頂十五年後,再次踏上了攀登珠峰之旅。

胡歌在發布會上說,登頂珠峰不是人類征服了自然,而是自然接受了人類。

這句話,特別適合用來描述子女和父母的關係。

父母給了子女生命,自然界也給了人類生命。

子女小時候總想做一些不被父母允許的事,人類也一直在試圖實現所謂的「人定勝天」。

終於,子女長大了,家中的話語權逐漸落到了子女手中。父母開始順從子女的意願,甚至有些父母開始看子女的臉色了。

而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也是如此。

子女有時意識不到自己傷害了父母,人類也經常意識不到自己破壞了自然。

1960年,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那是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證明自己的舉措之一。那時登頂的意義是「中國人也可以」。

2019年,《攀登者》將再現登峰壯舉。時隔近六十年,我們對登頂的理解,也應超越征服。

【更多深度評論盡在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