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可以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

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可以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被誅殺前,曾發出如是感嘆:「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誠然,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似乎是亘古不變的歷史規律,歷朝歷代的功臣大多逃不過如此命運,而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無疑就是中國歷史上大殺功臣的典型代表。

(漢高祖劉邦劇照)

西漢初年,劉邦殺掉的功臣除了淮陰侯韓信,還有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韓王信、趙國相國陳豨[xī]等,其中囊括了最戰功卓越的漢初三大名將(韓信、彭越、英布),以及八大異姓王中的絕大多數。

而朱元璋則更狠、更徹底,從文臣李善長、胡惟庸,到武將馮勝、藍玉,明朝開國功臣幾乎被他屠戮殆盡,當初一起打江山的眾多好兄弟,真正善終的只有湯和等寥寥數人而已。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與劉邦和朱元璋不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卻幾乎沒有殺過功臣。

從長孫無忌到魏徵,從尉遲敬德到秦瓊,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當中,除了確有謀反之實的侯君集等人,幾乎全部因功終身富貴,善始善終。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而趙匡胤善待功臣的事迹則更廣為人知。大宋王朝建立後,趙匡胤也擔心手下大將學他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奪取皇位。但是,趙匡胤卻並未採取極端手段殺戮功臣,而是通過著名的「杯酒釋兵權」,暗示手握重兵的大將主動交出兵權,實現了加強中央集權、穩固統治的終極目的。

千百年來,人們討論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總是習慣性把原因歸結到他們各自的出身上。

(宋太祖趙匡胤劇照)

李世民的父親是皇帝,祖上是唐國公,而趙匡胤的出身雖然不及李世民顯赫,卻也是軍人家庭,祖上幾代都是朝中大官。總之,二人都是貴族出身,骨子裡有與生俱來的自信和驕傲。

而劉邦和朱元璋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他們一個是泗水亭長,一個是和尚乞丐,絕對的草根出身,內心自卑,沒有安全感,所以當劉邦和朱元璋建立王朝,登基稱帝後,他們的劣根性就顯現出來,他們比李世民與趙匡胤要心狠手辣得多,不惜通過殺戮功臣的方式來鞏固皇權。

(漢高祖劉邦畫像)

以上觀點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筆者並不完全認同。筆者認為,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無論是何種出身,所有帝王都是自私的,排他的,他們在考慮問題時,都是把穩固統治放在首位。而李世民與趙匡胤之所以表現得比劉邦和朱元璋更人性化,實則另有原因。

以下,筆者簡要闡述觀點,如有不足或不當,歡迎留言批評指正,共同探討。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筆者認為,劉邦、朱元璋與李世民、趙匡胤的本質區別,並非是出身帶來的性格不同,而是他們與手下將領的關係不同,當然,這種不同實際上也與他們的出身有一定的關係。

在成為皇帝之前,李世民、趙匡胤與功臣們便是明確的上下級關係,李世民與趙匡胤一直是主子,功臣們一直是手下,這種關係從未改變,所以,當李世民、趙匡胤當上皇帝,功臣們可以毫無心理障礙地跪地磕頭,山呼萬歲。由於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功臣們也不會有不服心理,更不會謀反,相對來說,李世民與趙匡胤可以對功臣們比較放心。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反觀劉邦與朱元璋,由於在稱帝之前,他們只是一介布衣,之所以能建立王朝、登基稱帝,仰仗的完全是一幫出生入死的兄弟,彼時,他們之間並無絕對的身份高低之分。

以劉邦為例,他在稱帝前是漢王,而韓信則是齊王,彭越是梁王,英布是淮南王,大家幾乎是平起平坐,在楚漢戰爭中到底誰的功勞更大,還不一定呢。等到劉邦稱帝,英布、陳豨[xī]舉兵謀反不足為奇,平心而論,如果劉邦不殺韓信,他也很有可能起兵反叛。

同樣的,朱元璋在當皇帝以前,也是與徐達、常遇春等大將稱兄道弟。而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昔日的兄弟們卻不得不對他畢恭畢敬,俯首稱臣,這種心理落差,很多人確實是無法接受的。所以,明朝初期,很多開國功臣對朱元璋其實並不那麼服氣。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劉邦和朱元璋殺功臣,正是源於這種關係變化帶來的不安全感,他們無法確定誰服氣誰不服氣,誰可信誰不可信,於是乾脆一律除掉,永絕後患。這並不意味著劉邦、朱元璋就比李世民、趙匡胤狠毒、狹隘,而是他們的處境確實不同。

有一種錯誤的歷史觀,認為某事的發生就是因為某人品行好或者品行壞,其實,這種推斷往往是荒謬的。我們在研讀歷史時,應該把歷史事件還原到歷史背景下去考慮,而不該把成敗、美醜都歸因於當事人的品德上。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鑒》、《宋史》、《明史》等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李治決意封庶母武則天為皇后,絕非兒女情長,而是一場高明的陰謀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