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說這些話早課第66期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說這些話早課第66期

能說會道的人太多,懂得適時沉默就顯得珍貴。光動嘴不動手的人太多,默默做事的人就顯得可貴。人生最難的不是學說話,而是懂得沉默。

我們要管好自己的嘴,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說不該說的話。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能說會道之人。不管什麼事情,都要說一說,如果不說,心裡就不痛快。這樣的人,就是不懂得沉默的藝術。說話要注意分寸,注意場合,注意對象,能管得住自己的嘴,是一種修養。

有一天,檀家主人去世了,道悟禪師帶著弟子漸源去信徒檀家誦經。漸源敲著棺木,問師父:「棺木里的人,是生還是死?」道悟禪師說:「不說生,也不說死。」

漸源聽了很是疑惑:「為什麼不說生死呢?」

道悟禪師說:「不說就是不說。」

誦經完畢後,漸源對師父說:「師父,假如你不告訴我,我以後就不去檀家誦經了。」道悟禪師回答:「不去就不去吧,不說就是不說。」

後來道悟禪師圓寂了,漸源去石霜禪師座下參學,他又問石霜禪師同樣的問題:「棺木里的人是生是死?」

石霜禪師回答:「不說生也不說死。」

漸源問:「為什麼不能說呢?」

石霜禪師回答:「不能說就是不能說。」

漸源此刻終於恍然大悟。

面對死者,兩位禪師都是選擇了不說。因為,生死是天定的,說了也不能改變事實,反而徒增悲傷。

活在這個世上,學會說話只需一年,學會閉嘴卻是一生。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行,沉默是一種聰明。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看懂了不問,看透了不說,是聰明人的選擇!

《墨子》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子禽向老師墨子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

墨子回答:「癩蛤蟆和青蛙整日都在叫,叫得口乾舌燥,只叫人心煩,根本沒有人聽他們的。而雄雞每天早上按時打鳴,別的時間都不叫,但是人們都願意聽。所以,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說話不在於多,而在於說的時機恰當,讓人順心。《弟子規》也說:「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一個人說話一定要把握時機和分寸!

相傳,朱元璋早年出身貧苦。有一次,他飢腸轆轆,別人施捨給他一碗土豆,他立馬狼吞虎咽。結果不小心被噎住了。這時,路上有兩個小夥伴看見了,就給了他一杯水。

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兩個小夥伴就來投奔這箇舊時好友。

一個見了朱元璋,也不下跪,大大咧咧叫了一聲「朱重八」,朱元璋聽了內心很是不愉快。接著,他又說:「你小時候差點噎死,沒我的話,你也早沒命了吧!」朱元璋很是難堪,龍顏大怒,就趕緊命人把他拉下去了。

而另一個見了朱元璋,趕緊下跪,很是尊敬,說出來的話也很悅耳。朱元璋就封了他官爵,還賞賜了很多珠寶。

兩人因為說話的不同,導致了最終完全不一樣的結局。真正的智者,不會隨意在公開場合揭人之短,而是懂得把握說話的時機和分寸。

與人相處,時刻要注意說話是否得體。人們都非常樂意和言行得體的人交往,一個得體的人說話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去觸及他人的界限,知道別人愛聽什麼,不愛聽什麼話。

人際交往中,說話要點到為止,不評人不議人,適當保持該有的沉默,才是對對方的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六一:這些老照片,獻給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人生真正的財富是什麼?早課第67期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