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現當代陶瓷收藏對了,也能讓你身價倍增

現當代陶瓷收藏對了,也能讓你身價倍增

現當代瓷器,就是指民國時期一批著名陶瓷藝術家的作品和1959年獲得國家首批「陶瓷美術家」稱號的藝術大師創作的精品,以及後來獲得國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陶瓷高級工藝美術師」等職稱的名人的作品。

這其中既有可供傳世的名家珍品,又有供收藏界交流的收藏佳品。

人們之所以不承認它們,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由於許多現當代瓷器是以混雜在古瓷中的形式與大家見面的。成熟的仿古瓷製作手法,摩擦表面,浸泡藥水……使得現當代瓷器不得不背上了「贗品」的黑鍋。

二則是因為有人會以日用瓷器來作為評判現當代瓷器的標準。畢竟瓷器從古代開始就是老百姓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到了後來才具有了收藏價值,人們很容易認為現當代瓷就是我們平時見到的那些碗碟。

實際上現當代的名人瓷區別於日用瓷器,多為收藏品,不會拿出來使用(估計一般收藏家也不會捨得使用藏品喝茶的)。

舉幾個例子。在2013年舉行的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賣會「近現代藝術陶瓷專場」上,王錫良的一件56cm×32cm的黃山瓷板以123.2萬元的價格成交,較起拍價28萬元高出數倍;張松茂的一件36cm×28cm的雪景昭君出塞瓶則拍出95.2萬元高價,較起拍價也高出了近兩倍。

由此可見,現當代陶瓷只要收藏得當,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工藝上,可以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一直在進步,現代工藝已經是古代所不能比的了。現代工藝做不到的、古代工藝失傳的只是極少部分。

古時候的人沒有「溫度」的概念,也並不知道瓷器的化學成分,無法掌握燒制過程中的變化,完全靠經驗和運氣。這也導致了燒制的成功率較低,大大增加了燒製成本。

而仿古瓷本身又是一種工藝上的進步。也許有的古瓷工藝失傳了,使用現代的技術雖不能重現但也能做得八九不離十;還有給新瓷器去賊光做舊,都是只有有了現代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做出來的。

借一位業內人士的話來說,現代瓷工與古代瓷工比工藝,宛如中國解放軍對戰滿洲八旗軍。

在審美上,現當代瓷器很顯然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

喜歡玩古瓷收藏的,大多喜歡的是那種「舊」,是歲月的積澱感。但古瓷顯然不會按照當代人的審美來打造,反而現當代瓷器更加強調美觀和個性,在工藝進步、成本降低的基礎上,能夠有充分的空間追求精緻。

在價值方面,現當代瓷器目前的價格通常不算太高,因而升值空間很大。

官窯陶瓷由於量少、買家多,報價大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撿漏或稀有之品則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增值,一旦遇上贗品就損失更大。現當代瓷器暫時還沒有這種風險,對保藏者來說增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戰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龍陶瓷 的精彩文章:

清代青花瓷的發展特點
鑒別古瓷真偽之解析古瓷仿品手法

TAG:唐龍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