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類的口福卻是它們的滅頂之災!盤點被人類吃到絕種的動物

人類的口福卻是它們的滅頂之災!盤點被人類吃到絕種的動物

來源:視覺中國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當中,人類都離不開地球上的其他動物,無論擔當的是夥伴,寵物,還是食物的角色,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都不可或缺。鑒於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大部分動物都曾經受到人類的捕獵,然而,由於人類自身的貪婪,不少動物卻因為人類的捕獵而大幅減少,甚至滅絕,從地球上銷聲匿跡。

1. 大海雀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只有南極有企鵝,北極是沒有企鵝的,但其實在1844年之前,北極也是有「企鵝」的。

不過此企鵝非彼企鵝,北極的「企鵝」其實叫大海雀,它是一種長得很像企鵝的動物,體長75~80厘米,體重5千克,頭部兩側、頦、喉和翅膀黑褐色,全身以白黑兩色為主,後背為黑色,胸部和腹部為白色,這種保護色能夠使它們在海岸岩石上不易被發現。大海雀腳趾為黑色,腳趾間的蹼為棕色。喙為黑色並有白色橫向紋槽,適於捕食魚類。每隻眼睛和喙之間有一小塊白色的羽毛。眼睛的虹膜呈紅褐色。而大海雀幼鳥則略有不同,幼鳥喙上的橫向紋槽不明顯,脖子呈黑白混雜的顏色。大海雀體型粗壯,但由於它的雙翼已經退化,因此只能在水面上低低滑翔。當潛入水中後,會繼續揮動雙翼,起著強勁的推動作用。

大海雀曾經廣泛的分布在北大西洋各處的島嶼和岸線上,它們會在岩石上築巢,捕魚為食。在寒冷的冰島和格陵蘭島,大海雀數量尤其多,它們的棲息地距離人類活動範圍非常近,以前,人們也沒有系統的環境保護意識,格陵蘭島的原住民會捕捉大海雀,吃它們肉,用它們的蛋做湯,皮毛做衣服禦寒,不過好在這點捕獵對大海雀的種群繁衍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在後來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大海雀卻迎來了滅頂之災。

剛開始的時候是一些試圖從北極打通西北航線找到通往亞洲的最近航路的船隊,這些船隊的水手們在路過北大西洋時,會順路捕捉一些大海雀作為食物。隨後是紐芬蘭漁場的開發,海量的漁船蜂擁前往漁場,漁民們也會以大海雀為食。要知道,大海雀不會飛,一旦離開水面,在陸地上那簡直是手到擒來。

而除了作為食物之外,人們還看上了大海雀的皮毛,因為大海雀身上的羽毛保溫性能強、適合製作羽絨被服,所以許多大海雀被捉到之後,會被活生生地扔到熱鍋里燙死,拔下毛運回歐洲做枕頭或者女式毛帽子,大海雀的肉和蛋則會被當做美食被人們吃掉。到了19世紀初期,大海雀已經所剩無幾了,在1844年7月3日,最後一對大海雀在孵蛋期間被殺害,諷刺的是,這對大海雀之所以被殺害是因為當時許多博物館出高價求購大海雀標本,用來向公眾宣傳保護大海雀的意義。

2. 大海牛

來源:視覺中國

歷史上雖然有很多動物是因為人類的濫殺而滅絕的,但其中有一種動物從發現到滅亡只用了短短的27年時間。

大海牛(Steller"s Sea Cow),又名巨儒艮或斯特拉海牛,是已滅絕的巨大哺乳動物。它們是海牛目中已知體型最大的物種,比起其近親海牛與儒艮都要來得大,而它們也是生存至近代的海牛目動物中,唯一適應寒帶氣候的物種。大海牛於 1741 年在白令海峽被博物學者喬治·斯特拉發現,當時他正與探險家維他斯·白令一同旅行,而他也是已知唯一看過大海牛活體的生物學家。當時大海牛的數目已十分少,主要生活在靠近司令群島(Commander Islands)的白令島與銅島(медний)的近海水域。在 1768 年,大海牛由於人類大量捕殺最終滅絕。

根據斯特拉的記錄,大海牛身長約 7.5 公尺,體重 4500~5900kg,可長到 10.7 公尺長。大海牛的前肢粗壯但短鈍,呈槳狀,尾巴的外型與儒艮相似。斯特拉對它們的描述:「這種動物從來不接近沙灘,一直棲息在水裡,皮膚又黑又厚,猶如橡樹皮,和身體其他部分相比,其頭部顯得比較小,嘴裡沒有牙齒,只有兩片又平又白的骨頭,一塊在上頜,一塊在下頜。」除了不具牙齒以外,大海牛的另一項特點在於其前肢末端僅有腕骨與掌骨,趾骨退化至幾乎完全消失,這點與海牛或儒艮不同。儘管耳孔不過豌豆大小,但大海牛有相當發達的內耳結構,它們的視力不太好,主要靠耳朵來聆聽世界。

當斯特拉第一次描述大海牛的時候,大海牛的群體已經很小了,分布地區十分有限,數量僅餘 1000~2000 頭。在人類發現它們後不久,白令海地區擁入許多獵人,這些人的目標是捕殺生存於當地的海獺與北方海狗以獲取毛皮,而為了補給需求,大海牛的悲劇也由此發生,這些人大量捕殺大海牛,吃它們的肉、用它們的皮來製造與修補船隻。

部分學者認為,海獺的減少可能也是大海牛滅絕的原因之一,在其它生活於白令海的動物中,海獺可能是與它們關係最密切的哺乳動物,因為海獺會捕捉啃食海藻的海膽,如果放任海膽漫無止境的增加,海藻林很就會被破壞殆盡。因此當時海獺的減少可能也讓大海牛目臨食物短缺的壓力。(1741 年年底,來自丹麥的聖彼得船隊在白令海東部遇難。倖存的水手捕殺了一頭海牛,作糧食補給。大海牛的海牛肉讓他們越發思念家鄉的小牛排。海牛肉可以保鮮很長時間,而肥厚的海牛脂肪吃起來有點兒像杏仁油。美味傳說隨倖存者們返航,對此後造訪白令海的歐洲船隊來說,大海牛成了一道不能錯過的特色菜。1768 年,探險家馬丁·索爾記錄下了最後的大海牛之死)。

大海牛 1741 年被白令探險隊發現時就僅存大約 2000 只,由於之後人類的變態屠殺,僅僅 過了27年,這個最大的海牛目家族就宣告滅絕,被學者稱為生物史上的一大悲劇。

3. 斑驢

在19世紀,地處非洲最南端的南非一度被譽為「獵人的天堂」,當時大批歐洲殖民者湧入這裡,肆意獵殺當地的野生動物。在人類的槍口下,斑驢、藍馬羚、開普獅等大型動物直接或間接地走向了的滅絕,而在這些滅絕動物之中,「斑驢」一直是最廣受關注的成員。

斑驢是馬科馬屬平原斑馬的一個亞種。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普通斑馬的亞種,一般體長2.7米,尾巴近1米,重約410千克,生活在非洲南部,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於1883年滅絕。

斑驢身上的條紋不象斑馬那樣遍布全身,而是只有頭到身體的前半部有條紋,並且脖頸上的條紋延伸到它短而立直的棕毛上。它的身體後半部為黑色,而腹部和四肢卻為白色。斑驢脖子長,頭也長,而耳朵卻非常短小。斑驢的眼在腦顱的後方,這使它視野開闊,白天的視覺非常敏銳,夜晚也可和狗、貓頭鷹的視覺相媲美。它與其它斑馬的區別就在於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會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則是普通的棕色。

斑驢生活在非洲廣闊的草原地帶,主要以草為食,也食樹皮、樹葉、芽、果實和根。不論白天和黑夜,它們都要覓食,覓食要耗去它們一天60%以上的時間。斑驢沒有永久性群體,暫時聚集雖也常見,但大多成年公驢在很大的領域範圍內獨自生活

斑驢的四蹄健碩,奔走速度很快,每小時可達70千米,有「草原騎士」之稱,最初由南非的霍屯督人發現。

在1830年,英格蘭一度興起用斑驢拉車的風氣。

斑驢由於肉鮮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獵食的對象,但原始的狩獵方法並沒有給斑驢群體以致命打擊。直到19世紀,歐洲移民大量湧入非洲,他們採用套索、火器等裝備對斑驢進行瘋狂的獵捕,還大肆劫掠、貯藏、盜運斑驢的皮張。當時歐洲人看到如此美麗的動物都倍感興趣,一時間斑驢標本價格昂貴,這更促使了這些貪婪的歐洲人對斑驢大開殺戒。到了19世紀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再能見到斑驢了。作為一種野生動物,斑驢的個性十分倔強,早年人們不得不用「桀驁不馴」和「寧死不屈」形容它的性格。1860年,一頭飼養在倫敦動物園的斑驢,因不能忍受長期的禁錮,奮然撞牆而死,舉世震驚。世界上最後一頭斑驢是飼養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動物園的一頭雌驢,她孤苦伶仃地活到1883年,便無可挽回的走向了滅絕,從此,地球上再也沒有斑驢的蹤跡。

4. 旅鴿

來源:視覺中國

在廣闊的北美大陸上,曾經有一種數量多達50億隻的物種——旅鴿。

旅鴿體長35-41厘米,體重約250-340克;形似斑鳩,頭部和上體主要為藍灰色,尾羽較長,2枚尾羽灰褐色,其餘尾羽白色。翅膀灰褐色,帶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腹部至尾部為棕灰色。胸部暗紅,有大白斑點。喉部白色,下體肉桂紅色,虹膜紅色,喙黑色,腿、腳紅色。雌雄區別:雌性,胸脯緋紅色,頭灰綠色,翅膀紅褐色,眼睛紅色;雄性,翅膀灰綠色。

旅鴿又被稱漂泊鳩,為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原分布於北美洲的東北部,秋季向美國佛羅里達、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東南方遷徙。是典型的群居社會性物種,每群可達1億隻以上。當一群旅鴿飛過時,鴿群有6公里長,1.6公里多寬,遮天蔽日。

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北美有多達50億隻旅鴿。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旅鴿因為肉味鮮美,成為這些開拓者的食物,旅鴿的噩夢也就由此開始。1800年到1870年間,旅鴿的數量以比較緩慢的速度下降,但當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後,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1805年的紐約,一對旅鴿賣兩美分,旅鴿肉由火車從美國西部運來。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窮人往往除了旅鴿之外就見不到其他的肉食。

作為一種食物來源,旅鴿太過容易被捕殺了。旅鴿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雖然遊盪覓食,但是一定周期內會有一個固定的「宿營地」,千萬隻旅鴿聚居在一片樹林里,產生的轟鳴非常便於獵人尋找。殖民者升級了印第安人的煙熏捕獵方式,改為點燃硫磺,旅鴿中毒紛紛落地,人們甚至來不及撿拾。在奧杜邦記述的一次圍捕中,獵人們對一片300多平方公里的旅鴿棲息地實施了圍捕,旅鴿落在地上層層疊疊,運輸的馬車甚至被壓壞,兩位農場主幹脆把自己的豬群從一百多公里外趕過來,以便讓它們飽餐鳥肉。

旅鴿的捕獲量如此之大,投入又如此之低,因此鴿肉很快成為了低廉的肉食來源,而旅鴿的羽毛亦深受青睞,尤其是胸部羽毛擁有迷人的色澤和輕柔的質感,是羽絨製品的理想材料。在紐約州的肖托誇縣,一個家庭僅僅為了給女兒製作床上用品嫁妝,在一天之內就捕殺了4000隻旅鴿。

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之後,旅鴿的野外記錄幾乎為零。1898年,芝加哥大學的惠特曼教授將僅有的幾隻旅鴿贈給辛辛那提動物園,希望能通過動物園專業人員的飼養,保留下這個珍貴的物種。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縣的郊外林地里,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用自己的氣槍打下了一隻野生旅鴿,這是最後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5. 渡渡鳥

來源:視覺中國

渡渡鳥又稱模里西斯多多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於1681年滅絕。

根據眾多藝術家和畫家的作品,渡渡鳥全身羽毛藍灰色,喙23厘米左右,略帶黑色,前端有彎鉤,帶有紅點,翅膀短小,無法飛行,雙腿粗壯,呈黃色,在臀部有一簇捲起的羽毛;渡渡鳥體型龐大,體重可達23公斤。在模里西斯島上,渡渡鳥沒有任何的天敵,又有著豐富的食物,在長久的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中,原本能夠飛行的渡渡鳥胸部結構也慢慢發生改變,以至不足以支撐它的飛行,最終成為人類所見到的只能在陸地上跳躍前行的渡渡鳥。

16世紀後期,帶著獵槍和獵犬的歐洲人來到了模里西斯,不會飛又跑不快的渡渡鳥也迎來了災難。歐洲人來到島上後,渡渡鳥成了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從這以後,槍打狗咬,鳥飛蛋打,大量的渡渡鳥被捕殺,就連幼鳥和蛋也不能倖免。開始時,歐洲人每天可以捕殺到幾千隻到上萬隻渡渡鳥,可是由於過度的捕殺,很快他們每天捕殺的數量越來越少,有時每天只能打到幾隻了。17世紀,荷蘭定居者開始開拓殖民地,而渡渡鳥正是在這一時期走向滅絕的。對食肉動物毫無經驗的渡渡鳥並不懼怕進行獵殺和破壞其生存環境(森林)的人類定居者。過往的船隻同時帶來了大量老鼠,它們瘋狂地偷食地面巢穴中的鳥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渡渡鳥的滅絕。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被殘忍地殺害。從此,地球上再也見不到渡渡鳥。(但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渡渡鳥的肉很難吃,人類捕獵並不是導致渡渡鳥滅絕的主要原因。)

來源:視覺中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進化論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自然界的法則,只有能夠適應自然界考驗的生物才能成功存活下來。那麼人為因素呢?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慾而使得自然生物慘遭滅門的例子不在少數,對此,有人認為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被人類滅絕的動物是沒有適應人類帶來的變化,所以人類不應該對此負責。但是,自然界的環境變化非常緩慢,變化周期非常長,生物有足夠的時間去重新適應和恢復,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對自然界的干預,早就超出了自然的範疇,無論是自然界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都無法在人類的肆意妄為之下恢復過來。要知道,今天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的事情,未來也會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而面對人類無知破壞造成的惡果時,我們並沒有辦法置身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最高搭載GTX 1650顯卡!三星Notebook 7系列筆記本送上兩大「驚喜」:好、貴!
美國UFO調查內幕:美海軍飛行員曾與不明飛行物多次神秘相遇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