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捲雲山》仝凌飛繪畫展北京開幕,感受宋元氣息,品味高古格調

《一捲雲山》仝凌飛繪畫展北京開幕,感受宋元氣息,品味高古格調

2019年6月16日下午,由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主辦的《一捲雲山 仝凌飛繪畫展》在北京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畫家仝凌飛近年來創作的四十餘幅繪畫作品,作品傳遞出來的宋元氣息感染著每一個前來觀賞的人們,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就像在閱讀一首古詩,回味一支古曲。展廳的環境優雅舒適,觀眾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文人書房空間,處處都能體驗到一種美的感受。在這裡,他們身心愉悅併流連忘返。

李筱松簽到現場

李筱松現場發言

展覽迎來了重要嘉賓,曾慶洋將軍、李筱松女士、黃宏將軍、杏壇美術館館長黃和平等一些京城藝術文化領域近200人參加。

曾慶洋將軍(右一)

展覽現場

畫家仝凌飛的繪畫作品格調高古、傳統功力深厚、作品內斂精微,國內眾多藝評家對他的繪畫早有評述。

《一捲雲山》 仝凌飛繪畫展

學術主持 楊維民

策展人 馬龍

主持人 黃平昌

主辦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 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協辦 北京飯店館藏 中國新水墨畫院 華曦時代文化傳媒

學術支持 北京杏壇美術館 798 橋藝術空間

媒體支持:人民藝術 微拍全球 藝術中國 今日頭條 中國美術市場報 杏壇藝拍雅昌藝術網 新浪收藏 中詩網 書畫頻道 國學頻道 在藝 騰訊 網易 愛奇藝 優酷 三味藝術

開幕時間 2019年6月16日下午3:00

展覽地點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北京市復興路丙11號)

仝凌飛

字七郎 號平湖丘生,文化部恭王府特邀藝術家、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新水墨畫院畫家、辦公室主任、陳半丁藝術研究會會員、丁社社員。藝術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考察,多以「太湖石」為藝術表現形式,藉以尋找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與精神載體,其古意山水畫更是遠接宋元之精神,近拾明清之工細。探索著一條有著個人獨立體驗的人文氣質之,其作品被故宮博物院、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天津圖書館等國家機構收藏。

展覽

2019年6月《一捲雲山?仝凌飛繪畫展》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

2018年11月《半壁江山?仝凌飛山水畫展》 杏壇美術館

2018年6月《隔江山色?仝凌飛精品展》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

2018年5月《隔江山色?仝凌飛作品平行展》 798橋藝術空間

2017年7月《繪之雅?仝凌飛作品展》 天津圖書館

2017年3月《新古風?仝凌飛作品展》 青州弘川現代博物館

2016年12月《宋風?仝凌飛繪畫展》 濰坊當代空間美術館

2016年11月《延異之徵-第三屆國際青年邀請展》 廣東中山

2016年5月《文氣·仝凌飛精品展》 山東大德藝術館

2015年11月《仝凌飛繪畫展》 798 橋 藝術中心

2014年5月《當代水墨東京特展》 東京中國文化中心

2013年9月《意臨富春山居圖》台北市政禮堂展出

2012年12月 參加在北京當代MOMA舉辦的九城聯展

2012年11月 參加在太廟舉辦的紀念郭沫若120周年書畫展

2011年9月 義大利舉辦的中意文化交流年活動及義大利雙年展

2011年8月 新加坡舉辦《龍的傳人藝術家邀請展》

2011年8月 作品獲建黨90周年組委會銀獎

2011年3月 北京舉辦《石·界 仝凌飛油畫作品展》

2010年 中國百名藝術家邀請展作品《境》獲銀獎

2010年 巴黎 Lauren Godin畫廊邀請展

2009年 作品參展中日韓當代藝術展

2008年 北京798藝術中心舉辦《青花誘惑》個人油畫展

1999年 美術作品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

1997年 舉辦個人版畫油畫展,同年版畫作品入選第六屆全國三版展

1994年 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山東藝術學院版畫系。

名家評述仝凌飛作品

賈方舟(中國美術評論家、策展人)

從某種意義上,仝凌飛也很像一個演奏家,他在演奏傳統。在他的作品中所傳達出來的古意和雅趣,就跟我們在欣賞古典音樂一個道理,其實他就是一個演奏家,或者說他是一個指揮家,他用古典來打動我們,這是非常可以肯定的。

並且他也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就是研習宋元繪畫這條道路,因為他對傳統的興趣非常大並且有著深刻的研究與探索,這也恰恰符合他個人的意趣,所以他這樣畫也就順理成章了。我們現在的文化事業是多元化的,允許各種流派、各種風格各種個人特點的藝術作品出現,在這個意義上,仝凌飛的藝術有這他個人的魅力所在,也給當代藝術領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所以我個人非常認可這種價值,非常值得肯定。我們知道,西方也有這樣的藝術家,像潮流以外的莫蘭迪、巴爾蒂斯,他們依然是非常優秀的藝術家,依然是非常有個性,就是因為他們藝術本身好,被人欣賞,這種藝術家也應該是得到肯定的,不能用潮流的概念來看他們。仝凌飛是用激活傳統的方式在尋找著這種傳統精神。

王亞民(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

仝凌飛的作品我非常了解也印象深刻。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社會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但是在學術界,包括藝術界真正能沉得下心來認認真真做學問的,認認真真去畫畫的,我覺得這樣的人不是特別多,潛下心來對於中國古典,尤其是宋元時期的繪畫進行認真精心的揣摩,認真的去臨摹,細心體會它的精妙之處,我覺得這樣的畫家實在太少。所以,我看了仝凌飛先生的作品以後,我感覺他整個繪畫的精神,對中國繪畫藝術的擔當是值得學習的。

仝凌飛的藝術作品,既有仿古、摹古,但是又有他自己的新的氣息,包括他的用紙,包括他的用墨,包括他對整個山水畫的結構,都有新的見解。研習中國傳統山水繪畫,仝凌飛的路子是走對了。我在故宮博物院工作,看傳統繪畫看的比較多一點,因為看古人作品多,看了仝凌飛的作品覺得他有很多和中國古代藝術家、文人內在的精神是息息相關的。所以,祝願他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走得更好,對他的作品我是充滿期待的。希望再看到他的每個展覽上,又會上新的台階,有新的進步。

孫旭光(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館長)

仝凌飛的作品,也大致沿襲宋元繪畫體系一脈略,「這看似』復古式』轉摹表達,其實是畫家在用敬畏之心與古人對接的結果,畫面很少設色,只有淡淡的水墨暈染,線條平實且韻律簡單,景物也無怪乎就是松石枯木、江雪寒林、雅石修竹之類的一些山林物象。但是我們恰恰這些簡單的景物中感受到畫家營造的平淡之美,空曠之境,體會到人和自然之間相互交互的赤子之心,這種意境的營造方法在』張揚自我』的今天,尤顯可貴。」

仝凌飛的繪畫作品格調高古、傳統功力深厚、作品內斂精微,非常適合恭王府『精、雅、文』的展覽宗旨,更符合恭王府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的職責定位,守護傳統,包容並舉的辦展理念。我相信一定會和恭王府的人文環境相得益彰,互為華彩。

徐虹(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顧問、學術部主任)

我對仝凌飛的畫作是非常肯定,研習宋畫這條路是對的。在他的繪畫作品裡面,他很細心的捕捉宋人那種人對自然那種敬畏之心和親和之理,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在對待傳統上,不能把它封閉在一個小的範圍里,使它越來越小,越來越沒有生命力,而是應該發揚光大,使她能夠具有更大的生命力,所以我們需要仝凌飛這樣有情懷的畫家。

在造境和時空問題上,我能夠從仝凌飛的畫面里感受得到,特別是他在遠景的處理和表達上,他的畫面表達了一種蒼茫蕭索的意境,讓人能夠感覺時空的永恆;在近景的樹木竹石、山林人物也有一種在永恆中存在與生長的感覺,這一點尤其可貴。仝凌飛的繪畫我是能夠感受得到這種時空概念的。

在造型和筆法墨氣上,我們可以看看宋代繪畫的簡潔和飽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樹法,石法也包括點苔,宋人有著極高的審美趣味,雖然後來的元明畫家也有研磨,創造出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繪畫體系。反觀到現代人,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和宋人對接,在這一點上,仝凌飛已經做出了貢獻。

楊衛(中國美術評論家年會秘書長、策展人)

仝凌飛的作品是回到傳統,但是他的回到傳統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回到傳統是不一樣的,他是站在一個今天,以一個當代人具有開放性的視野的藝術家,他從新尋找魅力和傳統的精神,他不是簡單的傳統順流而下,而是經歷了從西方當代藝術的熏陶與現代教育的背景下,從新去尋找傳統的精髓所在。仝凌飛的取法傳統也跟我們現代意義上所說的傳統師承藝術家也不一樣,他尋找的是宋元時期的那段傳統,是在明清意筆之前的那段人和山林互為一致的那個時期,那段繪畫表達了宋人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這種理解應該是我們中華名族幾千年文脈裡面最為重要的部分,也是比較成熟的一個階段。恰恰也是中華民族對人生觀世界觀及對自然的理解,特別是對山水畫理解最為高峰的一個階段。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仝凌飛需要回到的是這個宋元時期的傳統,他認為是最有價值也是最有意義的這個部分,從而構成了他作為當代人理解傳統的深度與厚度,他和從所謂的傳統一貫沿襲下來的藝術家有所不同,正因為他沿襲的是宋元時期的繪畫,這段距離會更為寬泛,空間也會更加遙遠,那麼,他在駕馭藝術的時空上會更加遊刃有餘,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他的這種人生狀態和深遠的藝術取法,對當下來說是一個非常個案性非常獨特性的景觀,為整個當代社會,尤其是當代都市社會,已經划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楊小彥(中國美術評論家、策展人)

近觀仝凌飛之作,詫其古意,以為少見久矣。一石一樹,筆精墨妙,遠逮宋意,不期然李成、郭熙在世。探其作,知其講究,陳之紙、古之硯、溪之水,狼之毫,回歸原初程式,心摹往昔儀軌。

入靜時,用心體會,形始備焉。枝椏婉轉,一曲三折,皴法配合,點線得宜。近寫樹,僅只一棵,寂然立之,有性靈貫穿其間。中景略皴一二,石之形向背有異,疏密配合,遠景則淡墨渲染,輕描實寫,三遠始具矣。觀其樹身,觀其山石,造型別緻,是有真性靈在。畫樹畫石,筆法如一。我疑仝凌飛作畫前須入定,境由心起,並不時有山氣繞周遭而緩行,貫全身而緩出,以求雅之繪事。畫成,雅之立;雅立,境界出。知畫者之心,便知宋意之古;知宋意之古,便知繪事之雅。往昔與當下對話,以成就畫理。畫理立,繪事後素,雅便自在其中。此為繪之雅。

仝凌飛賴此立於世,遂成矣。

隋建國(雕塑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仝凌飛是非常幸運的,他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時代,能夠看到這麼多宋元時期的繪畫原作,非常可喜的是仝凌飛的作品在取法上追溯到五代宋元,去研究中國一千多年的傳統山水繪畫,這種精神是非常可嘉的,如果我還年輕,我也願意這樣去做。我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人生就是這樣,會有很多遺憾,但是恰恰是這些遺憾讓人會選擇更多的道路,但是這條道路同樣也可以弘揚中國精神,因為他是一條自我更新的中國精神,他一方面會有很深的傳統作為支撐,另外一方面又會不斷地有新的生命力出來,仝凌飛一定會越來越好。

楊建國(今日美術館《東方國畫》主編、策展人)

仝凌飛特別傳統,主要是他自己喜歡研究傳統,喜歡這種東西,對宋元的東西理解的比較深刻,尤其是在樹法石法水法等宋代畫法上,在畫法和筆墨上又往前走了很大一塊。我比較喜歡看畫,我喜歡的仝凌飛的畫,我就關注的多一些,他的展覽我基本都到現場觀看。

看凌飛的畫,既有南方的靈秀,又有北方的厚重博大。北方蒼涼的東西在他畫面上都有,而且筆法用的非常巧妙。另外他還畫一些湖石,有一個階段畫石頭畫的很好。我們經常一起聊,有時他會給自己設計一些課題,這些課題雖然看起來差異很小,但是下次看到他的新作的時候覺得他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紀清遠(北京畫院創作室的主任、書畫大家)

仝凌飛是非常具有才華的人,他的作品一下子就進入到了宋元繪畫的核心領域。我每次見到的時候都特別驚喜,非常好、非常雅,韻味十足,很吸引人,在這個紛亂而躁動的時代,有這樣一種清涼的感受,特別靜。他的山水畫看著很輕鬆,但仔細又一琢磨,又十分嚴謹,他的淡墨用的特別嚴謹,虛有虛的嚴謹,實有實的嚴謹,有一種無懈可擊的感覺。同時也可以再瀟洒一點,那樣會更有文氣、也更靈動。

邵戈(中國新水墨畫院院長)

了解仝凌飛的人都知道,他遊藝多年最終回到了本源,當然這對仝凌飛的藝術探索與自我獨立體驗是大有好處的。看過仝凌飛作品的人都會從中感受到一種古韻和靜雅的文人氣質,他繪畫中帶給人們最直接的是「天滋地養」之氣韻觀。其作品裡那些嚴格的歸結、空白結構,畫出了時間和天地本然,既體現出其畫面之外的修養,又反映出其萬物有靈、「靈在則神在」「靈走則神亡」的思想。當然,這也是仝凌飛由描而繪的過程。他遊離回來之後用中國古人傳統的思維和視角來關照藝術、認識藝術,這本身就是一種聰明、謙虛和感恩的姿態。因此讓我們看到了他的人生與創作態度。

仝凌飛的繪畫成果和他對歷史的研究,以及人生之規律、生活的態度等都是分不開的,他不是簡單而形成的具備,而是其平日生活對事對物對人的綜合性的表達,一切有法而為,既在無意之間,又都在規律與心合之中。「心合萬事通」,仝凌飛是深諳先哲之道法的。

汪為新(著名畫家、自由撰稿人)

仝凌飛在山東藝術學院學版畫的,又畫過油畫,他是一個獨立搞傳統繪畫的畫家,這是一種境界,一種為人的境界。一個真正能夠靜得下來的人才能做到這種修行,現在畫畫圈修行的人很少。這說明他對於繪畫、對於為人、對於社會上交往的選擇非常直接,說明他單純,藝術家的單純跟我們經常說到的智慧,有時也會有很大關係。

仝凌飛正在做著這一方面的嘗試,表達他對宋人的敬畏心、書卷氣,表明對宋人的這種敬仰。因為他很清楚這個階段在你一生當中承擔了什麼角色,而不是說我要求你這樣,或者作為一個品評者去挑剔你這個時期的選擇。這個過程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往後再生髮,我不可預測,他自己可能也預測不了。仝凌飛在對書法也有要求,因為傳統繪畫裡面筆、線、墨、材質、空間、穿插、造型,所有這些東西都與書法有一定的關係,空間方面的對照,大空間、小空間、黑與白的對比會產生各種繪畫效果,不管以後走向觀念,還是激進的走向傳統,仝凌飛都很了不起,這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

馬 龍(《金石契》執行主編、畫家)

每次見到仝凌飛的作品其實都很吃驚,每次的感覺都是新的,是純正的傳統味道,形式感也特彆強,近期的這些取法宋元的這些作品,能很明顯的感覺他其實一直在觸及一個很重要的學術問題,尤其是當代,如何面對傳統,如何在傳統裡面汲取營養這個問題上有很多可以探討空間的。以這種變化來體現他這些年在創作當中對傳統跟對當代深入思考。他在融入更多他自己的新感覺、新體會以及新拓展。仝凌飛這樣做,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19世紀德國油畫收藏展在北京舉行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