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小鎮名字從地圖上消失,多年後成神秘基地,美:難以置信

小鎮名字從地圖上消失,多年後成神秘基地,美:難以置信

二戰將結束時,美國向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爆炸,是整個二戰的亮點。兩顆原子彈爆炸,短時間就給日本造成數十萬人傷亡,建築物大面積破損,深受武士道精神影響的日本,也終於低下頭顱簽字投降,原子彈的威力不言而喻。

原子彈的問世,推進了人類研製核武的進程,戰後很多國家都被「小男孩」、「胖子」爆炸的場景所震撼,為了增強威懾力,提升國防實力,各國都加快了研製核武器的進程。

我國深受二戰帶來的苦難,也下定決定研製核武器,但由於和蘇聯關係僵化,蘇聯在短時間內撤走了在華的所有專家,包括圖紙、資料以及不再向中國提供關鍵設備。蘇聯專家領走時,還說沒有他們的幫助,中國20年內也造不出原子彈。遭受技術封鎖的情況下,我國開始縝密計劃研製核武的方案,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干擾,這項計劃只能秘密進行。

由於核武研製的特殊性,上級最終決定將軍工洞體建於重慶涪陵白濤鎮,為了增強隱蔽性,擁有幾千人口的白濤鎮地名從地圖上抹去,凡事有「問題」的人一律從此地遷出,此地留下的是負責建設的工程兵第54師所屬3個團、3個建築公司、約1萬名民工,以及約1萬名人才和技術尖子,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溝里,聚集了近6萬人。外界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修建地下核工程的工作十分艱難,為了避免外界發覺,挖掘工具大多不能使用,只能靠手工進行,經過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816地下巨型核軍工洞修建而成。816地下核工程總面積10.4萬平方公里,有18個大型洞室,130條道路、導洞、支洞、隧道、豎井,共挖出了151立方米的石頭,耗資7.4億元。

為提高洞體的防禦能力,頂部覆蓋層最厚達到了200米,重要廠房覆蓋層厚度都在150米以上,既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也能抵擋得住100萬噸當量氫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這項工程是我國一項代表性工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816地下核工程的建立,為中國原子彈的研製提供了安全保障,這個神秘基地,是中國走向核武大國的起點,美國得知消息後,表示難以置信。中國能在如今艱苦的環境下,打破技術封鎖,成功掌握研製核武器的技術,實力不容小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戰略 的精彩文章:

退役不褪色!我國4艘051型驅逐艦退役,為何保養這麼好?
日本產量最大戰機,遇上史上最強轟炸機,造成20多萬人傷亡

TAG:四海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