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哲人王的融合視野:亞歷山大把阿波羅神的箴言帶到了帕米爾高原

哲人王的融合視野:亞歷山大把阿波羅神的箴言帶到了帕米爾高原

文藝復興熱推動了整個西方對古希臘的研究。

法國人保羅·佩迪什在他所著《古代希臘人的地理學》一書中,談到了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的地理大發現,他指出,發現新世界的兩個古希臘人,一個是航海家皮提亞斯,出直布羅陀海峽,深入大西洋,發現了真正的大海;另一個就是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一舉穿透波斯帝國,跨越赫爾曼德河和阿姆河之間的阿富汗山地,向東南進入印度河流域,向東北到了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巴克特里亞,他眼前是帕米爾高原。

哲人王的融合視野:亞歷山大把阿波羅神的箴言帶到了帕米爾高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馬賽交易所外的皮提亞斯雕像,他是古希臘的航海家和探險家,出海探索了歐洲西北部,足跡遍及大不

亞歷山大東征,除了繼承希波戰爭的歷史衣缽、自居於希臘正統外,還有一個完成世界統一性,實現亞歐一體化的文化理想和哲學使命在驅動,他把老師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帶到東方。

還有希臘化城市,同希臘哲學一起,出現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從尼羅河口的亞歷山大里亞,一直到帕米爾高原上都有亞歷山大所到之處所建設的巴克特里亞希臘化城市。

看來,希臘人既有西方情結,也有東方的夢想。在亞歷山大的眼裡,「東西方」衝突還不具有文明性質,希臘文化源流,就有源頭來自東方,因此,在文化上,「東西方」本來就有統一性,能夠一體化。

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有一座巴克特里亞,就是《史記·大宛傳》里,張騫向漢武帝一再提到的大夏,當代考古學似乎把普魯塔克不經意的說法給發掘出來了。1965年,法國考古學家在阿富汗東北邊境於帕米爾地區之噴赤河一帶,發掘了阿伊哈努姆城遺址,該城為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心城市之一,發現了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哲學著作的殘片和德爾斐阿波羅神龕之箴言,不能不說是奇蹟了。

哲人王的融合視野:亞歷山大把阿波羅神的箴言帶到了帕米爾高原

這是把東方式王朝統治與希臘化城市自治結合起來的新型帝國的國家治理的政權形式——王朝聯邦制,專制王權同民主制度居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統一在一起。

亞歷山大居於帝國之塔尖,情形如《荷馬史詩》,身份至尊似「眾王之王」阿伽門農,人格高貴則更像美少年阿喀琉斯,此二者原本衝突,可亞氏將它們統一了,哲人王畢竟不同於英雄。

王權有神性,王權即神權,王就是神,於是乎,希臘哲學的理性主義同東方王權的神秘主義結合,哲人王獲得了神性,先是被人讚美為神,接著也就自命為神了。

神沒有分別心,沒有東西方的文化芥蒂。我們不能不佩服亞歷山大,他把古希臘戰士,從地中海沿岸,帶到了帕米爾高原,把亞歷山大里亞建在了帕米爾高原上,使之希臘化,還把阿波羅神的箴言也帶來了,箴言這樣說道:少年應知禮,青年有節制,中年要公正,晚年當明智,死而無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屈原和端午食粽是什麼時候產生聯繫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