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柏尊者:佛法大患,患不在天魔外道,患在盲師資七大錯耳

紫柏尊者:佛法大患,患不在天魔外道,患在盲師資七大錯耳

紫柏尊者:佛法大患,患不在天魔外道,患在盲師資七大錯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此來佛法大患,患不在天魔外道,患在盲師資七大錯耳。

一者,以為禪家古德機緣,可以悟道,悟道斷不在教乘上。我且問你,安禪師讀《楞嚴》破句悟道,永嘉看《維摩經》悟道,普菴肅禪師,英邵武,皆讀《華嚴論》悟道,你謂唯禪家機緣可悟道,教乘不可悟道,豈非大錯。

二者,以為知見理路,障自悟門,道不從眼耳入,須一切屏絕,直待冷灰豆爆,發明大事,始為千了百當,一得永得。我且問你,當世黑白中,誰是有知見理路者?你若果檢點得一個半個出,我也不管他悟道不悟道,敢不惜之,只恐亦不多得。一日王介甫,問蔣山元禪師曰:教外別傳,可得聞乎?元曰:公有障,且以教海資茂靈根,更一兩生來乃可耳。今人去介甫遠甚,尚未解爬先學走,豈非大錯。

三者,以為念佛求生凈土,易而不難,比之參禪看教,唯此著子最為穩當。我且問你,凈土染心人生耶,凈心人生耶,半凈半染人生耶,全凈心人生耶?若染心人可生凈土,則名實相乖,因果離背。若半染半凈生凈土者,吾聞古德有言,若人臨終之際,有芥子許情識念娑婆世,斷不能生凈土。若全凈心生者,心既全凈,何往而非凈土,奚用凈土為。如是以為念佛一著子,能勝參禪看教,豈非大錯。

四者,有等瞎公雞,聞真雞啼,假雞啼,皆仿效作種種聲,以為動念即乖本體,思量便落鬼家活計,況復有言乎。我且問你,此等見識,為是解,為是行?解則何乖動念,何病思量?古人有五斗米飯熟後,方能酬一轉語,亦不乖本體。諸大禪老皆許其悟徹。又曰,思之思之,鬼神將通之,非鬼神通之,心開而明也。思量何傷,觀音聞思修三慧,熏化一切,你遍以思量為病,豈非大錯。

五者,人生未必無欲,有欲能制而弗隨,非賢者不能;又有縱而不制者,頗籍多生慧種,稍涉獵教乘,或得一知半解,即眼空一切,以為古人造理不過如此,本來無事何必別參,於逆順境風之中,又東飄西盪,作不得一毫主宰。我且問你,古人見得即用得著,你這般沒頭腦,即見得用不得,尚未夢見,敢無慚無愧,莽撞說大話,徒招苦報,豈非大錯。

六者,三教中人,各無定見,學儒未通,棄儒學佛,學佛未通,棄佛學老,學老未通,流入傍門,無所不至。我且問你,你果到孔孟境界也未?若已到,決不作這般去就。若未到,儒尚未通,安能學佛。佛尚未通,何暇學老。又有一等人,謂佛家道理,先是義利關頭,便見不明白,何況聖道。且其書汪洋汗漫,卒不能摸其邊徼,不如各守己道,卻不省事。我且問你,你悟佛心否?若悟佛心,心自無疑,無疑則無悔,無悔即入信。今你不愧自己,天機淺陋,反疑佛經,豈非大錯。

七者,在家出家之人,較唐宋黑白,天淵不同。唐宋時人,若裴休、蘇軾,於宗教兩途,並皆有所悟入。或一句一偈,讚揚吾道,猶夜光照乘,千古之下,光不可掩,粲然與佛日爭明,即吾曹或與之酬酢。若韜光禪師,答白樂天偈,寂音尊者,酬陳瑩中之古詩,亦自風致有餘。至於碑文經序,雖長篇短述不等,然與修多羅,若合符契,非真得佛心者,孰能臻此。至本朝自宋濂以來,能以語言文字,讚揚吾道者,不道全無,敢謂亦少。蓋唐宋諸公,與方外人游,具能超情離見,裂破俗網,置得失榮辱於空華之中,心心相照,如兩鏡交光相似,故其遺風餘烈,後人自不能附贅。嗚呼,以情求道,所謂首越而之燕也。去情求道,所謂離波而覓水也。若人於兩者之間,別有出身之路,不涉忌諱,管取不參禪,不看教,敢保他悟道有日。如以兩者之間立腳跟不定,不若做個長行粥飯人,豈不是好。又今之僧俗,或親師訪友,未見師友之心,便乃揣摩卜度,某師不過如此,某友亦不過如此。此心既生,則雖如來複起,亦不能利益渠矣,況其它乎。凡親師訪友,譬如摘桃,寧暇管其樹之曲直,唯在桃美而已。若然者,親師訪友,剛以情識求道,豈非大錯。

如是七錯,我也是趁口胡說,一上不知,黑白賢豪以為如何。然此七錯,亦是醍醐,亦是毒藥。能善用之,毒藥未始非醍醐。不善用之,醍醐未始非毒藥。我又問你,此七錯,一念未生時著在何處?一念已生時,著在何處?若人辨得出,老漢與他提鞋挈瓶有日在。如辨不出,不可草草,惹他明眼人笑你去。

來源:《紫柏尊者全集》卷第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夏季養「陽氣」的5種方法!
養生文化:「十個胖子九個虛?」是脾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