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成佛之道「聞思修」

成佛之道「聞思修」

成佛之道「聞思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大家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周遭的人,有些人過去不錯,現在很不好,是他福報已經享盡了,沒有了。那我們要讓現在的福報能夠持續下去,你現在就必須要好好的珍惜。有為事中的福田要種,真正生命的價值意義你也要能夠掌握到,生活的變化才不會產生對我們太大的衝擊。這個就是我們怎麼樣從迷惑顛倒中開始反轉過來,成為覺悟的這一面。這個是佛法它告訴我們讓我們自己能夠去確確實實去掌握的部分。它是覺悟的教育,覺悟的方法,我們要透過什麼方法的訓練能夠讓我們產生覺悟?那這個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了。

覺悟的境界是什麼?那是另外一個層面。在佛法來講那叫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什麼,我們只能夠像剛才所講的那個部分提一下,可能有很多人一下子不能體會到。那我們現在重要的是達到成佛的那個方法,那叫成佛之道。怎麼樣達到那個目標,那個成佛的方法,我們要透過什麼訓練去達到那個目標?那麼這裡面大概我們來講分幾個層次。

第一個就是聞,就要聽,除了聽以外包括讀。讀經、聽經以後要去思考,思考是很重要的,不經過思考,聽了以後就開始做,那常常會造成盲目,這個盲目不是佛教所主張的,其它的宗教它有這種感覺,他就是要你盲目。那個盲目能夠造成一種狂熱,那麼你只要產生狂熱,它對你就有一種什麼,控制,就能控制你,所以它不要你思考。它只要你聽,照著做就好。佛法跟宗教最大的差別就是告訴我們,聽了以後、讀了以後你要思考,思考這樣作對不對?我要不要照這樣做,我要怎麼樣去做,那才叫作修。

所以在修學上面我們叫聞、思、修,那透過這三個層次,不但要聽、要讀,更要思考。思考的方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譬如我們跟大家講因果律,跟大家剛才講的那種迷惑顛倒跟覺悟的狀況。那你可能會覺得說,不怎麼樣嘛,那麼這個不怎麼樣你就是不相信,不相信你就無信,無信就無法修行。那這個說你不是在思考,是你在推翻,你不接受。

思考是怎麼樣呢?我先接受,嗯,這樣講沒錯,為什麼沒錯?我要去求證,這樣的生活叫迷惑顛倒,迷惑顛倒真得不好嗎?對不對?我們要去求證呢,迷惑顛倒怎麼不好?你不要經過我這麼一說你就相信了,你要求證得出來,講得人有沒有講錯?會不會騙我?那我要去求證。我們既然有心要學佛,來聽了那你就要去求證,求證你所聽的沒有錯。

要怎麼求證呢?你不能夠把它當作一種宗教情緒的一種發泄,專門去找那些稀奇古怪的來作求證,那個容易迷信,而且會產生偏差。你要很理智的去思考,思考,不是叫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來作證明,而是去思考那個原因,覺悟是這樣子真得比較好嗎?我這樣子迷惑顛倒就不好嗎?那你去把那覺悟的狀況去求證,那麼對於迷惑顛倒你就會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於覺悟的狀況你也會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個就是在肯定的前提之下去作一種求證的工作,這個叫思考。

假如你不能肯定而把它做否定的話,那你就不要思考了。那時候你所找的證據根本就是為反對而反對,為反對而反對那只有叫作造業,造口業,不管是嘴巴講出來的,或者你行之於文章的,都是造口業,那對自己沒好處,因為在佛法中我們沒有必要欺騙你,你要信不信隨你,我欺騙你來幹什麼?我告訴你絕對是真實的。那麼既然是真實的,那各位就要有那種信心,求證以後是對你絕對有好處的,你要以這種情況去求證,那對你是只有幫助、只有好處,這是最重的關鍵。這是我們修學上面的一個重要的分歧點,跟一般人的那種觀念、想法不太一樣。

擷自《六十華嚴》概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心動就是不如法,心不動就如法
佛法與禪法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