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棒棍之下出孝子?打得越狠,智商越低

棒棍之下出孝子?打得越狠,智商越低

曾經,心理學家赫爾巴特說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需要愛,尤其是當他們不值得愛的時候。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教育方式反映他們愛的深度和愛的智慧。

不要讓你的嘴成為刺傷你孩子的利刃。

不要讓你的拳頭砸到你的孩子。

別將魔鬼種在孩子心裡。

真正的良好教育是從心靈開始的,它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而不是用武力或暴力來譴責。

一 打罵教育可能會降低孩子的智商

美國的家庭暴力問題專家默里·施特勞斯(Murray Strauss)進行了一項調查實驗,他對806名2—4歲的美國兒童進行了智力測試。

四年後,他又進行了第二輪測試,然後發現這樣一個實驗結果:那些沒有受過體罰的孩子的平均智商比經常挨打的孩子高出5分。

因此施特勞斯說:「你打得越多,你孩子的智力發展就越慢。」

與此同時,施特勞斯還對32個國家的17000多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還表明,父母毆打孩子的比例越高,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就越低。

這並不是說挨打的孩子會逐漸失去認知能力,而是他們可能會落後於同齡人。

因為經常在暴力和威脅下長大的兒童會有一種「逃避」的反應機制。

這種逃避心理會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而創造力和想像力恰恰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商。

然後,科學家掃描了兩名3歲兒童的大腦。

這兩名孩子處於不同的生長環境。

其中一位孩子的母親溫柔善良,善於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另一個孩子的母親非常冷漠,經常無視孩子的需要,甚至虐待孩子。

兩個孩子的大腦模式也非常不同,如下圖所示,左邊的圖片是第一個孩子(溫柔),右邊的圖片是第二個孩子(經常挨打)。

神經學家解釋說,右邊的黑暗區域顯示大腦容量下降。

缺失的區域使孩子的成長過程缺乏聰明、富有同情心等能力。

二 營造輕鬆的教育環境

在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學會和孩子開善意的玩笑,學會讓很多問題變得容易。

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去上學,成長中就會涉及早戀的問題。

其實,我們不應該隨便用「早戀」這個詞來形容這件事。

事實上,這只是成長中一段異性戀關係,因為男生女生之間可以是好朋友。

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只要不影響學習,你們就可以在一起交朋友,但如果它影響我們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做一個揚棄。

這才是正確引導孩子的方向。

再例如,孩子回家問我們:「媽媽,我從哪裡來」,我們一定不能說「你是從垃圾堆撿來的。」

我們必須告訴孩子,「我們是你的爸爸媽媽」,告訴孩子成為一個母親的不容易。

如果你是剖腹產,你甚至可以讓你的孩子觸摸你的傷口。

其實,有些問題並不可怕,只是我們想得太多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有很多問題我們需要面對,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所以我們必須觀察,理解我們的孩子,有問題,及時溝通。

只要我們和孩子從小就是好朋友,我們就沒什麼不可說的。

你要用一個朋友的觀點和一個慈愛的父母形象和你的孩子交流,那麼,他也會平和的與你說真話。

但是如果我們用打罵來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還不利於他的成長。

三 請把握教育尺度

孩子的教育,不能懲罰,不能縱容。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要在積極、尊重、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引導。

千萬不要毆打您的孩子,當然也不要溺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子有方 的精彩文章:

怎麼毀掉一個孩子?用1句話就可以啊!
來人!快抓住那隻「四腳吞金獸」!

TAG:教子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