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玉帝曾許觀音三分薄面,難怪他不尊如來法旨?答案原來在他身上

玉帝曾許觀音三分薄面,難怪他不尊如來法旨?答案原來在他身上

不管是影視劇還是神話傳說中,觀音菩薩的形象都是正面的。在西遊中,海上菩薩雖然繼續是情商智商雙高,不過,他似乎並不太實在,如來為了給金蟬子收幾個神通廣大的徒弟,給了觀音三個金箍,他為何只給孫猴子用了一個?

在原著中,如來說南瞻部洲多殺多爭,要傳一部三藏真經過去。而諸佛的反應居然是:合掌皈依,向佛前問曰:「如來有那三藏真經?「諸佛還在迷茫中反問如來的時候,觀音菩薩行近蓮台,毛遂自薦,願意為如來走這一遭。可見,菩薩的情商真的很高,不管領導什麼意思,先附和再說,沒準還有法寶相送,對吧?

如來見了海上菩薩毛遂自薦,心中大喜。海上菩薩此刻可是玉帝身邊的大紅人,當然得他出面走一遭,玉帝肯定會賞三分薄面的。為了確保事情進行的順利,如來給了觀音五樣寶物,而其中有三個金箍,是為了在路上收一些神通廣大的妖魔,給他們帶上,聽從取經人的管教。可為何觀音卻只給了孫猴子?

觀音領了如來法旨,半雲半霧的去了南瞻部洲。但是,在路上他遇到了沙悟凈。此時,沙悟凈正在流沙河受著每隔七日的飛劍折磨。可觀音卻說,只要你入了我沙門,他就可以讓飛劍不來折磨沙悟凈。為何觀音能為玉帝做主,而且這樣一個吃人的妖怪,他為何不先送他一個金箍,避免他再生是非?

遇到小白龍時,觀音去了南天門,早有丘、張二位天師迎接,而且玉帝是下殿相迎,可見五方五老的觀音面子有多大,玉帝 都許他三分薄面。怪不得,觀音菩薩敢違背如來法旨,而且能隨心所欲的給取經人收徒弟!

不過,海上菩薩對於豬八戒、沙悟凈和小白龍的態度,與孫悟空的態度大不一樣。他對於前三個,都是說取經如何如何的好,可是對孫悟空卻說:「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而不美。」觀音菩薩的弦外之音,你還是壓著吧,大家都省心!

可孫悟空是早就內定好的取經人,所以,觀音菩薩還得許他入沙門。不過,孫悟空和唐三藏師徒相聚後,就遇到了六個毛賊,結果師徒生了二心,觀音菩薩為了讓孫悟空聽從管教,就將一個金箍給了孫悟空。

取經路上,除了小白龍暫時說馬語,沙悟凈是唐三藏貼身保鏢,伺候人的功夫一流。所以,如來的金箍可以省一個,但是豬八戒卻總是嚷嚷著要散夥,分行李,這樣一個霍亂軍心的人,為何觀音菩薩不送他一個。

其實,這一切的答案都在觀音菩薩的徒弟,惠岸行者身上。惠岸行者和孫悟空、沙悟凈、豬八戒都交過手。不過豬八戒和沙悟凈剛剛好能和惠岸行者打個平手,但是孫悟空就不一樣了,吃了仙丹蟠桃法力大增,恐怕沒有一個金箍套上他,他很難服從管束。

不過,如來讓觀音找些神通廣大的妖魔,護取經人周全。這樣看來,觀音把剩下的金箍給了黑熊精和紅孩兒,說明他們兩個比沙悟凈和豬八戒更適合取經人!

西天這個大職場中,暗藏許多玄機。觀音雖然是取經的執行人,但是他肯定也會選擇一些懂得感恩,或者受他恩惠的人。像黑熊精和紅孩兒這樣神通的妖精,恐怕菩薩收服他們得費一些力氣,更何況是給取經人做徒弟,做一些跑腿打雜的事情,肯定不如做山大王逍遙自在!

孫悟空是內定的取經人,菩薩不敢說什麼,但是之前孫猴子的位置太高了,給人家當徒弟,肯定會有些委屈,為了讓孫猴子服從管束。所以,金箍只能套著他。雖然在西天跑男團中,孫猴子立功最大,但是避免他功高蓋過唐三藏,給他個金箍讓他收斂些。

在職場中的我們,一定要懂得韜光養晦,不能鋒芒太露。不然,就會像孫猴子一樣,被套上緊箍咒!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戈鐵馬話古今 的精彩文章:

對父愛肅然起敬?原來龍族也不容易,一網魚蝦就讓龍王丟了性命
十世好人可能是個幌子,沒有他,如來可能就沒有二弟子?

TAG:金戈鐵馬話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