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醫院才是最檢驗人性的地方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醫院才是最檢驗人性的地方

最近,悟空問答的一個討論引起了熱議,有人提出,醫院才是最檢驗人性的地方。關於這個話題,先談談身邊兩位朋友的親身經歷。

案例一

小張女士講述道,自己生孩子時,由於生產不太順利,醫生要求自己的丈夫簽署知情承諾書,選擇要保大人還是保孩子。

幸運的是,手術後母子平安。自己卻在無意中看到了當初丈夫簽署的知情承諾書,丈夫的選擇是保住孩子,放棄自己的生命……

案例二

老李面臨贍養老人的問題。由於父親上了年紀,患上了老年痴呆,整天神志不清、罵罵咧咧,他與自己的姐姐本應一同擔當起照顧父親的責任。

但是,由於姐弟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又有著繁忙的工作,便決定將父親送往附近的醫院,交給護工照顧。

結果,由於經濟條件和醫院環境的限制,老父親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他們去探望時,醫護人員聲稱,為了防止老人亂跑、發瘋,便把老人被綁在椅子上。

姐弟倆最終默認了醫院的做法,自那以後也很少去醫院看望,不久後,老父親在病痛與淡漠的親情折磨中死去。

案例一中,如果當時小張女士是清醒的,可能也會做出同樣的抉擇,畢竟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並且,相比於虛弱的自己,保全孩子的希望也更大。

但是,畢竟她沒有參與決策,這件事對於家庭關係是一種衝擊,妻子會猜忌丈夫對於自己的態度,雙方關係容易出現關係裂痕。

案例二則完美體現了責任分散效應(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特別是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父母病危,子女普遍會認為沒有必要傾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挽救長輩,畢竟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有這份責任。

所以,當家中老人生病住院時,他們反而會巴不得這事與自己完全脫離關係,躲得越遠越好。

在醫院,真正涉及到"本質利益"與"生命安危"的問題時,很多偽裝出來的客氣會被打破,揭露出人性最醜惡最真實的一面,所謂親朋好友、兄弟姐妹,也就一文不值了。

人性本能:趨利避害

從普遍意義上來說,人都具有"趨利避害"的心理,這是人性本能,具有進化學意義。具體而言,在遠古時期,群體為了生存繁衍,會優先淘汰那些軟弱、虛弱的個體,他們的基因也無法延續下去,被選擇性淘汰了。

因為在極端環境下,如果大家都忙於照顧弱者,那麼,整個族群可能都會滅亡。只有適當的捨棄,才能為族群尋找更多生的可能性。而現代社會,這種心理傾向得到了延續,我們總是傾向於放棄弱者。

現代社會有著先進的醫療技術與崇高的家庭觀念,人們更傾向於在小團體中互相扶持,用親情來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

但是,這種進化學的趨勢仍然被保留了下來,人們往往會更多的為自我考慮,很難為了誰而傾家蕩產。因此,我們會在醫院中見到那些人情冷漠、六親不認的可悲現象。

畢竟,在醫院,那些最虛弱、最無助的人是沒有爭奪權的,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期待家人的多一份照顧與關心。至於自己在生命垂危的時候會受到怎麼樣的待遇,就要看親人或朋友是怎樣的人。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責任分散效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越是厲害的人,做事情越不著急
內向的人不善言辭,是對內向者最大的誤會,內向者社交指南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