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雕刻師,印章紐雕刻過程欣賞

我是雕刻師,印章紐雕刻過程欣賞

中國自有印章以來,便有印鈕。

印紐不僅僅是裝飾,更是代表著主任身份地位或情緒品味的象徵,章鈕可以為印章增添一抹隆重感,還有便於印章時辨別正反,方便懸掛攜帶的作用。章紐的雕刻工藝非常講究。古代的章紐題材豐富,雕刻也會因石頭本身的原形、材質、質地優劣等設計不同圖案。自從元代開始,使用石料制印後,印紐則成為一種單純的裝飾品,雕紐藝人,名家輩出,刻制印紐也成為中國特有的一門傳統藝術,在雕刻史上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

我們特意請來青年雕刻藝術家李逍遙。為大家分解一件她的作品——西安綠鰲魚鈕章的製作過程。

原料:西安綠石章

刻鈕圖案:鰲魚

西安綠石,產自陝西商南,色正濃郁,呈半透明或微透明狀。用於石刻時易於奏刀。這種石頭產量較少,已知礦洞產業已枯竭。原石多是格裂、膏雜,原石能夠取出的三無(無格,無裂,無雜)印章,基本概率不足百分之一。(見圖1-2)

第一步:審石,背面一塊明顯凹陷,如何處理完整是最大的難題。幾番假設幾度推翻後,最終題材定為鰲魚。

第二步:確定大形,這一步很重要,位置和動態定了就不能變了。(見圖3-4)

這裡開始用到雕刻機,利用各種尺寸的金剛砂磨頭完成。(見圖5-7)

第三步:大的位置定了以後,開始確定犄角位置,頭部比例。(見圖8-11)

第四步:進一步確定五官的位置,動態也要進行進一步細化調整。(見圖12-14)

第五步:身體下有設計成水浪,初步勾勒出水浪的大體形狀。(見圖15-17)

第六步:加深水浪,加深過程中對水浪的形狀進行調整。(見圖18-20)

第七步:確定鰲魚身體脊骨和毛髮位置(見圖21-23)

第八步:先用各種雕刻刀進行細化和修光,把電機打磨的痕迹修掉,然後依次用120號至3000號砂紙磨光,直到印章表面沒有劃痕為止。(見圖24-28)

第九步:進一步細化,鰲魚頭上的毛髮、鱗片,這個過程需要小心細緻,把誤差降到最低。(見圖29-30)

第十步:水浪開絲,開絲必須是經過一番苦練的一項技藝,兩條線中間的距離應該和線本身一樣寬,不能觸碰也不能離開,更不能斷掉。這樣的開絲線條才能算得上好。(見圖片31-34)

放大看一下(見圖35-36)

第十一步:最後用5000號砂紙磨出玻璃光,一件作品就完成了(見圖37-3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雕刻師 的精彩文章:

工筆畫-中國傳統白描圖譜之傳統人物
我是雕刻師,國畫: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AG:我是雕刻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