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先行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1)「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是內心的鬱悶,並不指食物噎住了喉嚨;(2)成語「握髮吐哺」的由來,請見第六字「吐」字字條加粗字。其他無興趣內容,請自動忽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74課,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今天這六個字都是形聲字,講起來比較無趣,但為了保持本系列課程的完整性,我們不能跳過任一個無趣的字。這六個字分別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天要講的六個漢字)

1、。這個漢字大部分設備不能顯示,描述起來也麻煩,於是只好上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宋體字字形)

這個字讀chóu,《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誰也。……古文疇」形聲字,本義是誰。《說文解字》認為是古文「疇」的另一個寫法,但《說文解字》卻另有「疇」字,意義又有區別,究竟是什麼原因,暫不可考,好在這個字並不常用,我們可以暫時存疑。很多解說則直接標註就是「疇」,但似乎也不對,如果是那樣,許慎為什麼還要把這個字單列出來呢。

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字的小篆寫法)

2、嘾。有兩個讀音:

(一)dà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嘾,含深也。從口,覃聲。」形聲字,本義是含深。《玉篇.口部》:「嘾,《莊子》云:『大甘而嘾』」但這個引用一直沒有確認,因為《莊子.馬蹄篇》中並沒有這一句話。也只能存疑。【猜想】因為太甜,所以含深。但並無確實證據。

(二)tán。讀這個音時,意思是貪愛。《集韻.覃韻》:「嘾,貪也。明代趙南星的《於景素先生小像贊》中用過這個字的這個意思:「談經嘾道,致身聖門,翛然塵表。」大意是於景素先生喜歡談經論道,身入聖門,有超然世外的儀錶。其中的「翛」字讀xiāo,意思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嘾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嘾字的小篆寫法)

3、噎。有三個讀音:

(一)yē。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噎,飯窒也。從口,壹聲。」形聲字,本義是食物等堵塞喉嚨。桂馥的《說文義證》:「《通俗文》:『塞喉曰噎。』」《詩經.王風.黍離》有:「行邁靡靡,中心如噎。」《毛傳》稱:「噎,憂不能息也。」意思是遠行在即卻難以邁步,心如噎住一樣的難受,噎在此引申指內心的鬱悶。再比如《紅樓夢》二十八回中賈寶玉《紅豆詞》中有一句:「咽不下玉粒金蒓噎滿喉」是指因氣息不順而導致食物噎喉。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87版《紅樓夢》紅豆詞與林黛玉)

本義之外,噎還有兩個用法:其一指阻塞,蔽塞。比如《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城門噎不得關,敵乃自斫殺己民,然後得合。」因為城門處人太多,所以「噎」住了。其二用於象聲詞。蟲鳴聲。比如王安石《試院中五絕句》之五:「蕭蕭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指蟋蟀聲或蝗蟲的聲音,當然這裡是帶著詩人感情的蟲鳴聲音。

(二)yì。指喉痛。各地方言中喉痛有不同的說法,《方言》卷六:「<疒+斯>、嗌,噎也。」郭璞注稱:「皆謂咽痛也。」未見典籍中有應用實例。

(三)shà。指氣逆。也作「嗄」。這個用法是《集韻.怪韻》中對嗄的解釋:「嗄,氣逆也。或作噎。」亦未見應用實例。

噎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噎字的小篆寫法)

4、嗢。讀wà。《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嗢,咽也。從口,昷聲。」形聲字。本義指吞咽。一般用於專用詞嗢咽,比如陸龜蒙的《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嘆詫,到口復嗢咽。」陸龜蒙除了是著名詩人外,還有一條值得提一句,他同時還是中國農業史上著名的農學家,他在推廣「曲轅犁」方面做了較大的貢獻。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陸龜蒙像和曲轅犁實物圖)

本義之外,嗢還用來指笑。《廣雅.釋詁》:「嗢,笑也。」

嗢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嗢字的小篆寫法)

5、哯。讀xià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不歐而吐也。從口,見聲。」形聲字。本義是不作嘔而吐。也用來泛指嘔吐。關於這個字,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解釋」歐「字時,說得比較詳細:「《欠部》:『歐,吐也。』渾言之。此雲『不歐而吐』也者,析言之,歐,以匈喉言;吐,以出口言也。有匈喉不作惡而已吐者,謂之哯。」歐(實際就是後來的嘔),是嘔吐的總稱,這裡說不嘔而吐,是「歐(嘔)與吐」分別的稱呼,歐,指的是胸腔和咽喉部位,吐指的是出口,如果胸腔和咽喉不覺得噁心已經吐出者,稱為哯。比如《本草綱目.石部.水銀粉》有記載:「幼兒哯乳不止,服此立效。」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雕像)

哯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哯字的小篆寫法)

6、吐。現代漢語常用字,有兩個讀音:

(一)tǔ。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吐,寫也。從口土聲。」本義是使東西從嘴裡出來。《釋名.釋疾病》:「揚、豫以東,謂瀉為吐也。」瀉在有些地區也用來指東西從嘴裡出來。《玉篇.口部》:「吐,口吐。」《詩.大雅.烝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東西要撿軟的吃,硬的吐出放在一旁。

《史記.魯周公世家》里有載:「周公誡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周公的身份很貴重,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但是他從來也因此不輕視天下,他洗一次頭,要三次握住頭髮,中止洗頭來接待士人;吃一頓飯,要三次把食物吐出來,來回答士人的問題。《史記》這段是周公勸兒子伯禽的話。後來「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簡化為成語「握髮吐哺」,用來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握髮吐哺)

本義之外,吐還有其他用法,舉常用的說說:(1)唾棄;拋棄。比如《左傳.僖公五年》有:「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大意是說:如果晉國佔取了虞國,發揚美德作為芳香的祭品奉獻於神明,神明難道會唾棄嗎?在這裡「吐」不能直譯為吐出來。

(2)發出(聲音);說出(話語)。比如:吐字行腔;一吐為快。比如白居易《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3)武術用語。亮出;擺出。比如《水滸傳》第七十四回:「(燕青)把布衫脫將下來,吐個架子。」

(4)開放;出現。比如小說《高玉寶》:第三章:「包米一吐穗,就掰來吃。」玉米剛長出穗就拿來吃。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玉米吐穗)

此外,吐還是姓。《希姓錄》有載。

(二)tù。指嘔,不自主地從嘴裡湧出。《廣韻.暮韻》:「吐,歐也。」比如《淮南子.修務》:「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鄰人,以為狗羹也而甘之。後聞其猴也,據地而吐之,盡寫其食。」大意是:楚國有個人煮了猴肉請鄰居來吃肉,鄰居家都以為是狗肉,吃得都十分香美。可是後來聽說是猴肉,就紛紛蹲在地上嘔吐起來,把吃進的猴肉都吐了出來。

再比如我們平常說的吐血,也讀這個四聲音,不讀上面的三聲。

吐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74課:「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

(吐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174,部分圖片引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167課:《詩經》「噂沓背憎」,「噂」是什麼意思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