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人類與城市的共鳴,是對世界的反抗與思考!

人類與城市的共鳴,是對世界的反抗與思考!

早在盤點六月美劇收看指南的時候,

秀秀就鎖定了多部具有神劇潛質的新劇。

比如《暗黑》《有色眼鏡》《大小謊言》《姿態》《黃石》等。

結果,新劇陸續開播之後,萬眾期待的《黑鏡》讓人「大跌眼鏡」。

《沼澤怪物》雖然口碑出眾,但被華納高層無情「斬殺」的命運卻令人唏噓。

一圈看下來,似乎也只有《使女的故事》和《大小謊言》依然穩定發揮。

秀秀索性把目光投向那些更冷門、小眾的選手,

期盼能找到一部「小而美」的良心劇,比如這部——《城市故事》

《城市故事》其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系列劇,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版本。

但由於受眾面過窄、播出效果不理想等等原因,只播到第三季便就此擱淺。

時隔26年,《城市故事》再次重啟。

雖然沒有繼承原本的故事線,但依舊請來了原班人馬中的女主角勞拉·琳妮。

演員的今昔對比照,歲月不饒人啊。

以及曾出演《水果硬糖》《盜夢空間》《朱諾》以及《X戰警:逆轉未來》中「幻影貓」一角的艾倫·佩姬。

她算是年輕演員中的實力派。

可惜的是,她和孔雀馬特·波莫一樣,自從出櫃承認取向後,

不僅資源比以前差了一個Level,戲路也變窄不少。

這次終於有了再度擔當C位的機會,秀秀還是相當期待的。

故事以一場其樂融融的生日壽宴作為開端。

舊金山市的巴巴里巷內,社區里的居民都在慶祝房東老太安娜的九十大壽。

就在眾人沉浸於歡樂氛圍,一起跳舞、暢飲時,

突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瑪麗·安和她的丈夫羅伯特。

在此之前,瑪麗·安為了自己的事業,拋夫棄女離開舊金山已經有二十年之久。

她這次回來,表面上是為了參加安娜的壽宴,實際上是因為遭遇了中年危機。

這些都被瑪麗·安的前夫布萊恩一眼看穿。

然後他不加掩飾地嘲諷起眼前的夫妻二人:

「也許我們該成立一個瑪麗·安俱樂部。」「我們還能穿一樣的T恤。」

安娜的回歸不僅打斷了生日晚會的節奏,也打破了這個社區原本的平靜。

先是她的女兒肖娜。

肖娜像是與久別重逢的朋友碰面一樣,和瑪麗·安打了招呼,

接著就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肖娜看似毫不在意自己母親,極力把自己偽裝成獨立堅強、不需要關愛的冷酷少女。

直到兩人都喝醉了,她才忍不住說出心裡話,

對著母親一頓冷嘲熱諷「你為了狗屁事業跑了,現在你又回來了,就站在這裡,彷彿我們是姐妹一般。」

更令人心酸的是,

肖娜還偷偷收藏了一抽屜的瑪麗·安晨間新聞錄像帶。

她每晚都會挑一盤錄像帶,然後透過熒幕去「描摹」這個狠心拋棄自己的母親。

而布萊恩也突然意識到多年來,自己一直沒能走出陰影。

甚至於,他對瑪麗·安還抱有很深的感情。

所以他不僅保持著單身,

就連在約會軟體上感興趣的女人也都和瑪麗·安或多或少有著相似之處。

而瑪麗·安的好朋友邁克爾也差點和男朋友鬧翻。

邁克爾的男朋友本則十分不滿兩人的關係如此親密,

他幾次醋意大發,提出讓邁克爾不要再和瑪麗走的太近。

原本打算參加完壽宴就離開的瑪麗,在親眼目睹故鄉的變化之後,

她選擇暫時留下,重新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

既然選擇留下,修復與家人的關係就成了眼下最關鍵的目標。

在和安娜交流之後,她意識到自己不該再逃避自己對女兒造成的傷害。

於是,她開始試著重新接觸肖娜,想要喚醒母女間的親密聯繫。

瑪麗開始找女兒見面、談心、給她送禮物、談小時候的回憶。

然而女兒開口就是一句「今晚的夜生活讓我很愉快,直到現在遇見你。」

她這才意識到,當初稚嫩的孩子早就長大了,自己已經錯過了她的成長。

而在兩人的關係逐漸走向緩和的過程中,

瑪麗·安不僅需要去適應年輕一代人的心態、生活的變化,

也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去適應城市變化的步伐。

這便是《城市故事》的另一個主題——

人與城市的共鳴。

總的來看,這就是一部網飛式大雜燴。

親情、愛情、友情,再加上LGBT人群的自我認同、職業女性的困境。

以及社交媒體泛化對普通人生活的「入侵」,

幾乎所有熱點話題都囊括其中。

而代價呢?

就是全程都找不出一條值得深度探討的主線。

儘管劇中有多對LGBT情侶、酷兒情侶,編劇明明有足夠的發揮餘地。

但情侶間狗血、瑣碎、乏味的日常卻淹沒了對他們內心想法的探索。

除了故事線過於瑣碎之外,

由於沒有足夠的鋪墊,人物的內心情感變化也很難引起觀眾共鳴。

比如其中一對酷兒情侶:傑克和李。

傑克在做完變性手術之後,原本是女同的「她」突然發現自己好像開始對男人感興趣了。

於是他選擇和戀人坦誠相告。

而李也只能暫時放手,任由他去探索自己的「取向」。

在等待傑克確認兩人能否走下去的過程中,人物情感本該充滿未知的煎熬。

但我卻完全體會不到兩人表現出的痛苦掙扎。

更不用說,兩人的對話簡直「沒有靈魂」。

彷彿所有情感曲折都被符號化為幾個直白的關鍵詞——

「啟蒙」、「掙扎」、「嘗試」、「重歸於好」。

坦白地說,這是一部在人物塑造方面不夠成熟的群像劇。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6月便是「同志驕傲月」,即Gay Pride Parade.

或許,本劇的初衷只在於呼應這個屬於LGBT人群的慶典。

甚至就連故事背景也刻意選擇在美國舊金山。

一個全世界對同性戀最為寬容的城市,同時也是LGBT氛圍極其濃厚的城市。

但可惜的是,無論是對性別意識的探討、跨性別群體自我意識的覺醒與掙扎,

《都市故事》都沒法與小雀斑主演的《丹麥女孩》相提並論,甚至還不如港片《翠絲》。

顯然,我們更想要了解的是LGBT群體的別樣人生,或是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反抗與思考,

而不是一部歐美政治正確的宣傳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顏秀影 的精彩文章:

經典恐怖片中的「鬼」文化差異,回顧一下!
五月,一個神劇「爛尾」的月份!

TAG:紅顏秀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