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良飲食習慣成為全球死亡主因

不良飲食習慣成為全球死亡主因

來源 | 南方周末 作者 | 科技湯

飲食習慣與人體健康,特別是非傳染性疾病之間的關係一直是科學家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的問題,但是大多數研究對象主要局限於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人群,得出了不良飲食習慣與非傳染性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些研究成果也成為各國或各地區制定健康計劃的重要參考。

由於數據收集存在較大難度、評判指標和標準難以統一等問題,基於膳食結構與非傳染性慢性病之間關係的全球性全景式研究並不多。

2019年5月份,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及其旗下的《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接連發表重磅研究成果表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或與全球1/5的死亡有關

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資助下,美國華盛頓大學克里斯多夫·默里(ChristopherMurray)教授領導的全球疾病負擔2017協作組對2017年全球195個國家的15個膳食風險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約1/5的死亡原因可歸因於不均衡的膳食結構,包括鈉攝入量偏高、全穀物和水果攝入量偏低等。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

研究人員選擇的15個膳食風險因素大致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有益的食物或營養素攝入偏少,比如蔬菜、水果、堅果、全穀物、牛奶、豆類、纖維、Ω-3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鈣,另一類是有害的食物或營養素攝入偏高,比如鈉、紅肉、加工肉、反式脂肪酸、含糖飲料。

選擇這些膳食風險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有足夠證據表明它們與非傳染疾病發生有關,這些數據主要來源於已公開發布的文獻、各個國家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庫。

研究人員根據以往的研究成果,將與最低死亡風險相關的各種食物或營養素攝入量設定為最佳攝入量。

經過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所有國家的膳食結構均非最佳水平,其中堅果、牛奶、全穀物的全球人均攝入量只相當於最佳攝入量的20%左右,而所有有害的食物或營養素攝入量則全部高於最佳水平,其中含糖飲料全球人均攝入量竟然是推薦限量的16倍,而加工肉和鈉攝入量還超過推薦限量的約90%。

作為最引人注目的結論,該研究發現,2017年,全球約有1100萬例成人死亡可歸因於不均衡的膳食因素,約佔全球死亡人口的22%,超過吸煙引起的死亡人數。

其中約有1000萬例成人死亡均與飲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關,另有91萬人和34萬人分別死於癌症和2型糖尿病。

而在1990年,不良膳食結構相關的死亡人數只有800萬,研究人員認為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和人口老齡化。

過去二十多年,控制鈉、糖和脂肪攝入成為各國膳食政策的主要關注點,但是這項最新研究發現,鈉攝入偏高,全穀物、水果、堅果、蔬菜和Ω-3脂肪酸攝入偏低則是與死亡相關的最主要膳食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均與2%以上的非傳染病死亡有關,其中一半以上的不良膳食相關非傳染病死亡可歸因於鈉攝入量偏高、全穀物和水果攝入量偏低三個風險因素中的至少一種。

當然,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食物或營養素的影響不盡相同。

比如高鈉攝入是中國、日本和泰國最主要的非傳染性疾病死亡風險因素,而在美國、印度、巴西、德國、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奈及利亞、俄羅斯和埃及等國家,全穀物攝入量偏低則是最主要的死亡風險,孟加拉國的最主要死亡風險可歸因於低水果攝入,墨西哥則是因為堅果和種子攝入偏少。

在大多數高人口密度的國家,紅肉、加工肉、反式脂肪酸和含糖飲料攝入過多,則是主要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還考察了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段的膳食攝入情況,發現無論是健康還是不健康的食物或營養素,男性的攝入量通常都高於女性,而健康和不健康食物或營養素的攝入量在中年人(50-69歲)中普遍較高,在年輕人(25-49歲)中最低,只有少數例外。

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全球範圍內評估了195個國家主要食物和營養素的攝入量,並量化了不良膳食習慣對非傳染性疾病(特別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相關性,為各個國家制定膳食干預政策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該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數據來源難以統一,最佳攝入量採用的標準大多基於歐美人的研究數據,而且不良膳食與死亡相關的直接證據不足等問題,可能導致最終結果出現偏差。

中國人飲食習慣有啥不同

上述研究中涉及一些中國人膳食結構的研究結果,2017年,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中,中國的膳食相關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為每10萬人中分別約有300人和42人死亡,均為20個人口大國中的最高紀錄。

與之相反,日本膳食相關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是20個國家中最低的。除了鈉攝入偏高之外,還有什麼膳食風險因素與中國人口死亡相關呢?

在上述研究在線發表於《柳葉刀》後不到一個月,《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成人膳食結構變遷及與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相關性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研究人員採用基於人群的橫斷面研究方法,選取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0-2012年涉及二十多萬中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膳食和健康數據進行比較,考察的膳食風險因素為12個,大多與上述全球性研究相同,包括鈉、Ω-3脂肪酸、水果、堅果、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

研究發現,過去三十年(1982-2012年)中國成人的膳食質量有所改善,其中水果、堅果、ω-3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有所增加,鈉和精製穀物攝入量相對減少。

與此同時,中國人膳食結構迅速西方化,表現在紅肉、加工肉和含糖飲料消費量的增加。

在過去三十年間,可歸因於不良膳食因素的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數比例雖然下降了11個百分點,但是死亡人數卻從1982年的1.07億人增加到2010-2012年的1.51億人,仍然佔總死亡人口的約20%。

研究人員同樣認為這與人口增長和老齡化有關,也可以說,如果沒有膳食結構的改善,死於心血管代謝疾病的人會更多。

在2010-2012年的所有12種膳食風險因素中,與心血管代謝死亡相關性最大的為高鈉攝入量、低水果消耗量和低海洋Ω-3脂肪酸攝入量,相關性分別達到17.3%、11.5%和9.7%,這與全球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的膳食相關性有所差異。

該研究顯示,目前不良膳食結構仍然是中國人心腦血管病或者糖尿病死亡的主要誘因,表明需要繼續採取公共衛生營養和政策策略來改善中國的膳食質量,以緩解日益增加的心血管代謝疾病負擔。

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膳食結構與健康息息相關,已經成為科學家和衛生部門管理人員的共識,如何才能通過改善膳食結構來保障居民的健康呢?

各國的主要做法是制定膳食指南,指導本國居民合理地調整膳食結構,以減少那些可預防的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當然,正如上述多項研究表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膳食結構與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相關性不盡相同,有必要根據本國居民的膳食風險特點來制定特殊的膳食指南。

從1980年開始,美國每5年發布1次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1月發布了最新的《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

該膳食指南倡導全民採用健康膳食模式,並應該持續一生。

具體來說,該膳食指南強調多攝入蔬菜、水果、穀類、低脂奶製品、堅果及海產品,其中蔬菜種類應該盡量多樣,水果應以完整水果為主,全穀類應佔到穀類攝入量的一半以上,同時減少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添加糖和鈉的攝入,其中飽和脂肪酸和添加糖的攝入量均不能超過每日能量攝入量的10%,鈉的每日攝入量則應低於2.3克,盡量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2016年5月13日,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也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該膳食指南之前發布過1989年、1997年和2007年三個版本,此次在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進行了修訂。

與美國膳食指南不謀而合的是,中國膳食指南強調食物多樣,穀物為主,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應該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深色蔬菜應佔1/2,果汁不能代替鮮果。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優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製品。

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6g,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過25克,盡量不攝入反式脂肪酸。當然,中國和美國膳食指南都強調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不難看出,通過科學合理地改善膳食結構,不僅能有效降低個人的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生率和死亡率,還能有效減少全社會的慢性病醫療負擔,可謂一舉兩得,值得大力提倡。

-完-

作者:科技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此文2019年6月5日已發表在《南方周末》網路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參觀訪問切爾諾貝利是否安全?
能量飲料:潛在心血管風險和建議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