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與地震搶時間!「61秒保命」的背後是中國科研力量又進一步

與地震搶時間!「61秒保命」的背後是中國科研力量又進一步

來源:金融八卦女APP

作者/鐵馬

昨晚,宜賓發生了6級地震,震後,社區倒計時的大喇叭、電視上的地震預警,還有一款保命APP刷了屏。

1.全程刷屏的大喇叭警報

這次地震發生之後,包括成都主城區在內的不少地方都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並通過電視、大喇叭等多種手段提醒民眾及時避險。

成都提前61秒左右收到預警,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倒計時,為大家及時疏散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事後預警系統的倒計時視頻在網上刷屏。據報道,在2018年5月9日,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了地震預警「大喇叭」。

此次收到地震預警的遠不止成都一個城市,也並不止電視通知一個方式。

雲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賓市、樂山市、涼山州、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雅安市等市的學校發出預警,成都市的180個學校、110個社區收到預警。

宜賓市、樂山市、成都市13個區縣等開通了廣電和互聯網電視地震預警的區域發齣電視地震預警提示。另外,雲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賓市、四川省雅安市等3個縣的4個農村場鎮提前7-65秒發出預警。

這一地震預警系統讓不少民眾感到新奇,而其預警的準確性更是迅速成為網路熱點。

在這次地震中「大喇叭」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

甚至有網友說,地震後成都的房價分為兩檔:

一檔是聽的到警報的,另外一檔是聽不到警報的。

可見成都人民對地震預警大喇叭的渴望。

除此之外,還有一款名為「地震預警」的APP也推送了地震預警信息,相比廣播和電視兩種渠道,APP和手機緊密結合,讓預警信息「無孔不入」,大大提高覆蓋率,這也讓網友感嘆幫了大忙。

網友們稱,這款「地震預警」的APP聲音大的足夠叫醒睡夢中的人。

其實這個APP五年前就已經上線,曾及時預測和發布了蘆山地震預警信息,且此預警系統已經經過超萬次實際地震的公開檢驗,並成功預警網內所有破壞性地震。

除了預警作用外,用戶還可通過這個軟體上報災情。地震預警信息是在地震發生時幾秒內發出的,這時通信系統還未被破壞,人們也還來不及反應去撥打電話造成擁堵。

更有網友直接稱其為「保命」APP!

2.原來都是物聯網

「地震預警」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提前向周邊地區發出的地震信號。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

在這些發明背後,都少不了物聯網技術的強力支持。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自然災害頻發,加快部署防災抗災的物聯網系統以減少生命財產損失勢在必行。

除了預警,物聯網在震災中能做的還有很多。

其一,接收到預警信息的人們可能不知該往何處逃生,遇到這種情況,物聯網可以繼續為他們提供指引。只要在通向避難所的道路上設置射頻識別標籤,攜帶可穿戴設備的人便可沿著感應信號找到目的地。

其二,有的人即使收到預警也難以逃離危險地帶,如果他隨身攜帶了接入物聯網的設備,便可主動發出求救信號,以便救援人員感應其方位,這比傳統的用石塊、金屬敲擊發聲求救更安全、更有效。

其三,對於救援者而言,物聯網同樣意義重大。與被困者的可穿戴設備相對應,搜救方唯有配備聯網的感測裝置,才可實現高效精準的救助。而代替人類進行搜找的機器人、無人機等,也一樣需要在物聯網環境下協同作戰。

另外,受災區惡劣環境所限,經由大量不同類型感測器的採集,災區的圖像、數據等資料,傷者的健康信息才能較為全面地傳送到後方,為解決方案指定參考。

在A股市場中,今天物聯網概念板塊的股票「聞風而動」。

3.一直在和地震波賽跑的男人,曾經自籌300萬回國做科研

我們看到的社區「大喇叭」讀秒、電視自動彈出倒計時……這一系統的研發者是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

2008年汶川地震後,出生於四川達州、正在奧地利科學院從事理論物理博士後學習、研究的王暾,帶著從親友處籌集的300萬元資金,回國研發地震預警系統。

2008年回國至今,王暾一直在致力於和地震波「賽跑」。

2010年底,王暾帶領團隊完成了地震預警系統的雛形,並把儀器部署在汶川地震餘震區進行實驗。

2011年,國內首次實現手機簡訊接收地震預警信息,證實該技術基本成功。

2012年,汶川電視台開通了國內首個電視預警功能,在地震波到來前,電視會自動跳出彈窗並開始倒計時。

2017年8月8日,晚 21時19分,正在看電視的普通汶川家庭發現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變成一段藍底白字的地震預警畫面,正在從40多秒開始進行倒計時。

如今10年過去了,已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的王暾,率領的來自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團隊,在我國建成了220萬平方公里的地震預警監測網,使我國成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後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

目前,其地震預警技術已服務全國31個省市區,通過廣播、電視、手機、專用接收終端等途徑預警多次破壞性地震,無一誤報。而日本每年都有誤報;從地震發生到用戶接受到警報平均時間為6.2秒,偶爾甚至會達到4秒,日本的平均時間是9秒,速度比日本快了將近30%。

2008年回國至今,45歲的王暾只做了一件事——和地震波「賽跑」。

王暾說,四川經歷過傷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所以自己更多是一種回饋的心態在做這件事:

「希望用技術去回饋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盡量幫更多人減輕災害的傷害。

在地震預警領域,我們在這兒走過的每一步,都是中國前進的每一步。2013年開始,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是世界前進的每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女 的精彩文章:

「我現在很危險」!專訪濟南農商行舉報人,揭開「狗血」舉報始末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