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火箭軍導彈發射先鋒連:奇蹟般的戰鬥力生成速度從何而來?

火箭軍導彈發射先鋒連:奇蹟般的戰鬥力生成速度從何而來?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紀夢楠、李永飛、陳平

《火箭軍導彈發射先鋒連:奇蹟般的戰鬥力生成速度從何而來?》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這句話現在已經成為火箭軍部隊最親民的網紅代名詞。這次蹲點採訪,我有幸來到火箭軍某旅「導彈發射先鋒連」。這是一次讓我十分期待的採訪,之所以會期待,不僅僅因為這個連隊很神秘,更因為它所創造出的輝煌戰績:它當年組建、當年發射,快速形成戰鬥力,兩次參加主要方向軍事行動,發射4枚導彈全部命中預定目標……如此「奇蹟」般的速度從何而來?為了解開這個「謎」,我剛到連隊,就立即投入到採訪之中。

大山深處,夜黑如墨。突然,戰車的轟鳴聲碾碎了大山的沉寂,一場暗夜條件下的鐵路裝卸載演練正在展開。官兵們要將車身比平板略寬的轉載車,精準地停在寬不足3米的模擬平板上。看著車輪外沿懸在空中挪移前進,我緊張得手心直冒汗。正在現場指揮的營長時子服寬慰我說,這早已是官兵們的常態化訓練。

【時子服】現在是全年常態化進行的夜訓,每周一部隊必須要訓到凌晨兩點。我們不斷地總結經驗、創新訓練方法,剛才這種轉載車精準停放使用的是左側輔助線定位法,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叫左右對比法。我們的號手經過刻苦的訓練,現在整體行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隨後,一輛輛戰車魚貫而行開進戰位。濛濛細雨中,我跟隨官兵們進場開始進行實裝操作考核。我在現場看到,在指揮員的一聲聲口令中,身著防護服的官兵們沉穩協作,快速完成各個發射程序,一枚枚新型導彈,昂首挺立,劍指蒼穹。

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接著,我以為號手們會很快撤回休息,可沒想到,他們誰都沒離開發射現場,而是紛紛拿出筆記本,墊著裝備箱,藉助微弱的手電筒光寫起了訓練日記。排長王瑞說,號手日記主要記錄當天訓練中暴露出的問題、失誤和教訓,並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以作為下一次操作時的警示。

【王瑞】訓練日記全連人手一本,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每年都要寫很多內容。這些訓練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的教訓經過我們的研究就轉化成了經驗,這些失誤在分析中變成財富。可以說,訓練日記貫穿在我們全連整個的發展建設中,成為最生動的導彈武器操作教材。

導彈發射先鋒連,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戰技術水平高,更需要軍人的一種血性與擔當,需要一往無前的精氣神。蹲點採訪期間,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曾近距離觀摩了三連組織的一場「精氣神強訓」活動。

我看到,3500平方米的訓練場內設置了十幾個比拼課目場地,個別環節還增加了火障。我在兩米之外,就能感受到濃烈的火焰帶給皮膚的灼痛感,官兵們卻要隻身穿越。最難的是要跳入水深一米八的涵洞,潛泳至另一側上岸,隨後靠臂力爬上7米高的簡易樓,再從中間縫隙逐層跳下……最險的當屬燃燒的低樁鐵絲網,網下鋪設了碎石,凡是爬過去的官兵,手臂、膝蓋都有淤青,渾身濕透。我攥了一下戰士李金鑫的迷彩服,水流成線。

記者:剛才這一趟訓練下來什麼感覺?

戰士李金鑫:爽。這是為我們連爭榮譽的時候,必須拼盡全力,絕不能放棄。這種比拼可以鍛煉我們的意志力、忍耐力,讓我們連更有凝集力,更有團結力,更能體現我們連的戰鬥作風。

在採訪中,我聽到了很多這樣的感人故事。有的戰士為了創破紀錄,指甲被連根拔掉也堅持上陣;有的戰士為了在旅里比賽中贏得好名次,晚上睡覺做夢都比劃著操作的手型;還有的戰士考核成績沒達到自己的目標,跑到連隊榮譽室里自我反省了一個中午……在「比學趕超」的氛圍中,一大批精武標兵、訓練尖子不斷湧現,為三連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組建於1993年5月的發射三連,是我軍因戰而生、向戰而建的第一批常規導彈發射連隊。走進三連榮譽室,一面中央軍委授予的「導彈發射先鋒連」榮譽稱號的錦旗赫然映入眼帘,再看牆上近百面錦旗和展櫃里陳列的各種獎盃,讓我不由對這個英雄連隊的輝煌戰績發出由衷的讚歎。在轉角顯眼處,我看到了幾個手工製作的紙箱子,上面密密麻麻畫滿了各種燈泡和開關。這些紙箱子是幹什麼用的呢?建連之初就在三連服役的二級軍士長左小山告訴我,這是三連的傳家寶。

【左小山】「剛開始學裝備的時候,裝備少、人多,那時候我們就用紙箱子練操作。以前我們還用小凳子充當發射道具在場地上做模擬,這種自創的訓練方法卓有成效,讓我們在接裝的第一年就具有了打實彈的能力,為常規導彈部隊的戰鬥力發展趟出了新路子。直到現在,新兵初學者也會依靠這些箱子,只不過如今我們操作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從那時起,向創新要戰鬥力就融入了先鋒連的血脈中,寫入了三連人的基因里。士官指揮長陶德軍告訴我,新裝備列裝後,連隊官兵撲下身子抓創新,一門心思搞探索。他們總結出的導彈分隊戰鬥發射實戰化訓法,被列入火箭軍「十大標誌性成果」,並向全軍推廣。而他自己結合崗位實踐,帶領號手們研製出的精確點火輔助訓練裝置,也幫助全連所有發射架零秒點火率上升了一倍。

【陶德軍】現代技術條件下的戰爭更加殘酷,我們導彈部隊作戰環境會更加複雜,這就要求我們加速戰鬥力生成,要敢於打破常規訓練,為實戰而練,為明天而戰!

「戰爭向我們走來,它不挑日子,而且沒有『倒計時』」,這是三連官兵自創的名言警句,被製作成宣傳板懸掛在營區的走廊上。組建26年來,三連經歷武器裝備2次換型、6次改裝,在每一次急難險重的任務中,官兵們始終敢打硬仗,底氣從何而來?我想正是從主動謀戰研戰中來。在導彈瞄準崗位上工作了24年的二級軍士長王光庭對此深有體會。

【王光庭】我幹了24年的瞄準,可以說非常拿手,不同的型號我都能輕鬆駕馭。從2013年起,我開始轉學發射指揮長,每個發射單元的崗位要一個一個輪崗,向上考,從全能轉換為發射指揮長。我們必須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全力瞄準的就是打仗。

在一次重大軍事演習任務中,王光庭帶領戰友們沉穩操作,成功點火發射,導彈直擊靶心,創造了某型導彈射擊最佳精度。站在改革強軍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支英雄連隊未來將如何實現能力新突破、戰力再升級?連長王旭自信地對我說,三連官兵從未停止前行的腳步。

【王旭】在新時代,我們必須拋棄以往的慣性思維。如今在戰區主戰的大背景下,我們提出了『跳出三連看三連,放眼全軍建三連』的口號。這幾年我們先後與享譽全軍的『黃繼光英雄連』、『硬骨頭六連』等單位結成幫扶對子,向他們學習經驗,尋找差距。這種濃烈的憂患意識和榮譽意識成為我們連隊一種基本的氛圍。

在這次蹲點採訪接近尾聲之際,連隊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先鋒故事會。在會上,上士焦紅陽動情地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戰友劉鵬程在演訓中突發胃痙攣被緊急送往醫院,卻因為滿身的汗臭味遭遇就診尷尬。在焦紅陽的講述即將結束的時候,他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道出了三連人的共同心聲,而我似乎也從中找到了三連人屢創奇蹟的答案。

【焦紅陽】20歲出頭,如果不來當兵會是怎樣?二十幾歲的年輕小伙,誰不想在女孩子面前留下一個整潔帥氣的形象?而劉鵬程用堅定的眼神告訴同齡人『我是黨員,我是戰士,崗位就是我的站位,我無比光榮。』是呀,軍人生來為戰勝,軍人最帥氣的姿態是打贏的姿態。忠誠、打贏是我們唯一的追求。最後我想說,三連一直在這裡,我們時刻準備著。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徵兵宣傳,算好賬更要講好理
穿越煙霧狙擊!軍校學員告訴你無人機新應用有哪些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