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沙漠種水稻:袁隆平再次挑戰人類極限

沙漠種水稻:袁隆平再次挑戰人類極限

沙漠向來都是我們這顆星球上面最荒蕪的地區,比如我國西北地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存在著大量鹽鹼土地,這裡不僅乾旱缺水,少有土壤團粒,並且晝夜溫差非常大,地下水高鹽高鹼,根本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但是中國人向來都不懼怕挑戰自然,硬是在沙漠之中種起了水稻。

從去年開始,袁隆平及其團隊就在這裡開始了「向大漠要耕地」的海水稻試驗田種植,他們利用要素物聯網系統,土壤定向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素,抗逆性作物等四維改良法對鹽鹼土地進行了洗鹽洗鹼的改造。並在此基礎上試種了耐鹽耐鹼的海水稻,並最終成功收穫了549公斤的畝產量,要知道,在此之前,預估畝產量僅為300公斤,同時,海水稻還能夠顯著降低鹽鹼,具有將鹽鹼地在三到五年之內改造為良田的能力。

我國目前擁有高達15億畝鹽鹼地,如果能夠將其全部改造,完全可以滿足15億人的糧食需求。據悉,這項方案此前已經在迪拜成功實現,該技術成本較高,不過很顯然迪拜人不會差錢的,中國人可以幫他們把沙漠變成耕地,這一點就非常有吸引力了。提到海水稻,除了袁隆平之外,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那便是海水稻的發現者以及研究者:廣東農業科學家陳日勝,他的代表作品有大名鼎鼎的「海稻86」。

這種海水稻植株可以長得比人還高,並能夠在含鹽濃度百分之0.9,最高耐鹼值高達PH11的環境當中生長,經過33年精心培育,目前已經擁有了畝產最高350公斤的卓越產量。應當說,袁隆平和陳日勝都是我國國寶級的農業科學家,他們二人術業各有專攻,袁隆平比較專註於如何提高海水稻的產量,而陳日勝則更重視如何進一步提高海水稻抗鹽抗鹼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國農業最近以來卻面臨著一個難以擺脫的困境。

破紀錄的降水量正在導致農作物種植面積創下歷史新低,美國中西部9個州那本來應該長滿洋芋,玉米,和大豆的黑土地已經無法再種植任何糧食,許多農田被河流甚至湖泊淹沒,這個情況,讓失去了中國市場的美國農民們更加苦不堪言。很顯然,當前情況就是:農作物需要需要陽光,美國農民需要中國市場,那麼觀眾朋友們又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各位在留言區發表看法,璐璐非常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41億美金打水漂!33年心血白費!下一代航母被迫大幅縮水!
華為突然在歐洲註冊鴻蒙:正式改名方舟!與安卓競爭海外市場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