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在一本舊書里,邂逅上世紀六十年代獨有的質樸優雅

在一本舊書里,邂逅上世紀六十年代獨有的質樸優雅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天南星科半夏屬

多年生草本

半夏是重慶城區十分常見的野草。時下,它細長的佛焰花序像一根根青色的小蛇般從草叢中冒出,加上標誌性的三小葉,成為它獨特的身份識別。

前天,細雨初歇,我帶上一把小鏟,去樓下挖了兩株半夏。其中一株,我剛剛提起長長的葉柄與花葶,根部輕易就折斷開了。這是半夏給我的第二個印象:它們十分嬌弱。

雖然年年夏天都會看到半夏,但真正等我挖出它的地下塊莖後,立即有了新奇的發現:它修長的葉柄下部,有著圓潤的珠芽。在另一叢半夏葉上,每枚葉子更是帶有兩個珠芽,除了葉柄下方,三小葉的基部也有。珠芽落地後,會萌發出新葉。

雖說三小葉是半夏的標誌,但實際上,半夏具有多變的數種葉形。它的幼葉常為單葉,卵狀心形、戟形都有,單獨看時頗有迷惑性。就連經驗豐富的老爸就被「忽悠」了,他老人家興緻勃勃地帶我去看的花園中的半夏,其實是梨頭尖——半夏的幼葉,確實像它的袖珍版,形狀極其相似。但是,葉柄基部的珠芽泄露了半夏的真實身份。

半夏的花序,是天南星科典型的肉穗花序,因其被一枚佛焰苞所圍裹,又稱佛焰花序。天南星科以有毒及腐臭著稱,我一向敬而遠之,或許,從半夏開始,我會克服這個心理障礙。

半夏開花時,佛焰苞近乎閉鎖,只看得見上方伸出一根細長的柱子,綠中常帶深紫色,或直或彎曲。你很容易認為這是它的花柱,然而並不是;這是半夏的柱狀或鞭狀附屬物。它的存在,我猜測起著信號旗的作用——「我已綻放,勾搭請從速!」

半夏的花,需要掰開佛焰苞才能看到。它雌雄同株: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間有幾毫米的細微間隔。它們都很挑戰我對「花」的想像——雌花與佛焰苞緊緊地貼生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堆尖齒;雄花則像一小段米色的香燭。

因為肉眼看不清半夏雌花的結構,它們如何變成一顆顆圓潤的漿果,對我來說是個神秘的謎。果實初成的半夏,佛焰苞下部會變得腫脹,就像小青蛙的肚皮。

半夏的屬名Pinellia是以16世紀義大利植物學家Giovanni Vincenzo Pinelli 的名字命名的,種加詞ternata的意思是「三數的」,指三小葉。半夏在我國南北廣布,除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以外都有野生;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在北美與歐洲已成歸化植物。

日本園藝家柳宗民在《雜草記》里也寫到了半夏。日本人叫它「烏柄杓」或「雀柄杓」,取其佛焰苞的形狀與顏色而命名。

在城市裡,很多地方都能遇見半夏。它大多長在路邊的苗圃邊,綠籬下,或石縫間,三五成叢。我感覺它可能偏愛陰蔽、潮濕的環境。

半夏在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專屬別名,老爸就叫它「麻芋子」。芋子就是芋頭,半夏跟芋頭一樣,具有地下塊莖。老爸說,這東西麻舌頭。這就是著名的中藥材半夏了。

記得以前吃中藥的時候,很多中醫都愛開一味葯,叫「法半夏」或「法夏」,當時不明覺厲。老爸說,半夏的塊莖是有毒的,入葯需要先炮製,主治咳嗽。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中藥材里分法半夏、姜半夏等。我查了下,生半夏用白礬、甘草、石灰加工炮製後入葯,就是法半夏。除了燥濕化痰外,法半夏還有調脾和胃之功效。

再過兩天就是夏至了,「夏至三候:一侯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採收半夏的時節,正是夏季剛過一半的時候,因而得名。

在老爸壓箱底的《藥材資料彙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出版)里,詳細記錄了半夏入葯的加工方法 :

「五月間麥收後,農民在麥地挖掘起球莖,用大竹簍加礬水淘,足穿草鞋踏去其皮,其未凈者,再用手捻去其皮(以生薑擦手再戴上手套,如兩腳發癢,亦以生薑擦之可解),擦後清洗,經曝光晒乾。」

同時還記錄了,「棄用的莖葉和肉芽,在田間至秋又會再生半夏,仍可挖掘,名為秋子,但其質很差」。

半夏入葯,在我國歷史悠久。這本定價僅1.25元的書中,還詳細記錄了不同產地的半夏特質,讀來極有意趣,也非常有價值:

「以四川、雲南毗鄰地區昭通所產為最優良,集散敘府,故有『敘府子』之稱。昭通所產粒圓質結,色白光澤,有『珍珠半夏』之稱,市上所售200粒、300粒的貢夏多取該路貨。」

「川東地區產地亦廣,貨亦佳。多集散在重慶,統稱川子。」

「余如荊州子(湖北)、富陽子(浙江)、寧國子(皖南)都稱上選。另有一種100粒及特大粒的叫『天鵝蛋』,主銷出口和廣東。」

這薄薄的一頁半書頁里,提供的信息是我在網上搜索半小時都沒找到的。細細品讀這味中藥材的介紹時,我既感覺充盈的享受,又有點悵然:這本書就像一件泛黃的舊標本,保存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內涵豐富的況味。它的信息質地綿密而紮實,行文風格質樸而優雅;字裡行間,我似乎能觸摸到那些潛心做好一件事、不急功近利的編寫者。如今,那個時代已然消逝了,只剩下網路上無盡的喧囂。

不知如今的藥材市場上,還找到到昭通所產的優質「敘府子」,珍珠半夏嗎?

文章與植物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植物上癮者

微信號:plantfiend

發現每種植物的獨特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上癮者 的精彩文章:

英國梧桐,「石上青苔,還有歲月」

TAG:植物上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