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鋦瓷人(講述)

鋦瓷人(講述)

《我奮鬥·我幸福》

幸福

是千錘百鍊的涅槃成長

是精益求精的完美綻放

是生死度外的責任擔當

是永不言棄的逆風飛翔

新時代

我們迎著夢想的陽光砥礪前行

在奮鬥中書寫人生絢麗華章

《我奮鬥 我幸福》

記錄我們新時代的追夢歷程

鋦瓷人(講述)

中國有句古話「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的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鋦瓷,就是把破損的瓷器,用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修復起來的技術。

鋦瓷人(講述)

修復後的茶壺

鋦瓷人(講述)

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里,可以看到街邊鋦瓷的場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京城街頭仍能看到挑著一副擔子、走街串巷的鋦瓷匠。

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復破損缸碗、茶具的人很少,鋦瓷手藝漸漸瀕臨絕跡。

現在,在北京宋庄藝術區巧工坊里出現了一位不僅能夠鋦瓷修復,還能將現代雕刻、美術和鋦瓷結合的手藝人李碩。

李碩,1999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雕塑專業。

鋦瓷人(講述)

鋦瓷人(講述)

2002年,李碩成為鋦瓷手藝人

2002年,李碩憑藉記憶中的鋦瓷手藝幫助朋友修復了一隻茶壺,此後,便決心重拾家傳手藝。

2006年,李碩在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了一年。

鋦瓷第一步是捧瓷,也叫找碴。把破損的瓷器對好,用捆繩綁紮起來,一邊對縫一邊用小錘敲打,以讓裂縫聚合緊密,最後藉助工具絞緊綁繩。破損嚴重的裂縫需要用雞蛋清混合生石灰進行彌合。

傳統鋦瓷手藝主要是為了延續器物的使用價值,美觀性、藝術性不足。李碩收到的破碎器物多是一些有傳承價值或者有紀念價值的物件,人們想要修復的往往是這件器物承載的記憶與情感。

李碩將雕塑語言、鏨刻工藝與鋦瓷手藝相結合,經過反覆試驗,瀕臨絕跡的鋦瓷手藝在他手裡變成了藝術。

鋦瓷人(講述)

鋦瓷人(講述)

委託人欣喜地接過修復好的瓷器

講述

《鋦瓷人》

播出時間:5月26日 14:55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田楚韻 劉超明 彭筱雅(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