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吃完奶嘴又吃手,寶寶「吃」不夠要出問題哦

吃完奶嘴又吃手,寶寶「吃」不夠要出問題哦

這兩天嘟媽陸續收到了很多寶媽的吐槽寶寶吃手的消息,其中有一位媽媽的吐槽把嘟媽逗樂了:

4個半月戒掉安撫奶嘴後開始進入吃手狂魔階段,已經快2歲的呂鵝(女兒),現在睡覺還需要吮吸拇指安撫入睡~而且我發現拇指的指甲越來越薄了……經常被吸的拇指,根本不需要修剪指甲,因為從來沒長長過。(攤手狀)

很多小孩子都有吃手的習慣,有的家長認為總吃手不衛生,一般都會出言制止;還有一些媽媽了解過寶寶吃手是因為孩子進入「口欲期」了,家長在口欲期需要怎樣幫助孩子呢?

寶寶吃手是本性,沒吃夠要出問題!

基本上每個寶寶都會吃手,甚至有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開始吸手指了。照顧寶寶的家長,看到寶寶不自覺地把手放到嘴裡時,常常會因為擔心不衛生而制止呵斥孩子。

吃完奶嘴又吃手,寶寶「吃」不夠要出問題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B超中正在吃手的寶寶

但如果寶媽了解過一些嬰兒發育知識,就會知道一個名詞:口欲期。這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提出的名詞,他認為人的行動都受到性的影響,所有的行為都一種潛力所驅使,心理學上稱為力比多(libido),它驅使人類去追求刺激和快感。

力比多在人的一生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 口欲期:0~1歲;
  • 肛門期:1~3歲;
  • 性器期:3~6歲;
  • 潛伏期:6歲~青少年;
  • 生殖期:青少年直至生命結束

在0~1歲期間,孩子生活是以口為中心的,或者說以口為導向的,比如寶寶吮吸,啃咬,吃母乳等。在這個階段,寶寶通過嘴來認識和識別周圍環境,把各種各樣東西放到嘴裡,吃手是最明顯的表現之一。

寶寶通過吮吸的動作刺激口腔部神經,得到安撫和快樂,滿足了這階段的情感需求。

寶寶過了一歲之後,寶寶的行動能力變強,逐步過渡到新時期,如果這時父母對兒童的自主行為壓抑過多,那麼有些孩子會退回到「口欲期」,因為害怕受批評,他們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意願,這種現象可以稱為「口欲期固結」,這種影響是會延續到孩子的一生的,比如成年後吸煙、吃手指、咬指甲等,在受到壓力時表現尤為明顯。

吃手有細菌,但這真的不好嗎?

寶寶吃手的習慣會增加孩子與環境中微生物的接觸,比如常見的大腸桿菌和寄生蟲,但這同時也會增加孩子腸道中細菌的多樣性。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研究對724名13歲兒童進行了皮膚點刺試試驗,結果發現45%(328例)顯示特應性過敏。其中有吃手和咬指甲習慣的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更低。

另有一項研究發現,媽媽通過吸吮的方式來清潔奶嘴的嬰兒,不太可能發展為哮喘和濕疹,他們認為,母子口腔中細菌的交換激發的免疫反應可能會預防過敏症的發生。

這項研究結果,沒養娃的聽起來可能有那麼一點「重口味」,但「身經百戰」的寶媽姐妹們有沒有這麼做過?看著我的眼睛回答我:)

吃完奶嘴又吃手,寶寶「吃」不夠要出問題哦

相反,太乾淨衛生對孩子的免疫力也不是絕對的好事。

寶寶吃手咬指甲等口腔習慣雖然讓很多媽媽感到沮喪,但科學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長期來看,吃手咬手指的習慣可能會對減少特應性過敏反應有一定的益處。

吃手會影響寶寶牙齒健康嗎?

美國牙科學會認為,在孩子的恆牙萌出(5~6周歲)出來之前,寶寶的吃手的習慣不會影響孩子牙齒的發育和排列,但可能會改變口腔上齶的改變。

那媽媽們可能會問,在恆牙萌出之前,吃手會不會對寶寶的口腔健康造成影響呢?決定因素是寶寶吃手的程度。

吃完奶嘴又吃手,寶寶「吃」不夠要出問題哦

▲吃手導致的的閉合不上問題

相較於寶寶被動地吃手(比如遇到壓力狀況),寶寶主動用力地吃手更容易出現問題,程度嚴重的吃手也會讓寶寶的乳牙發育出現問題。

因此對於寶寶吃手,我們不能粗暴制止,但也需要想些辦法來幫助寶寶。

如何幫助吃手寶寶?

雖然吃手是寶寶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對降低寶寶過敏發生的風險,但有一些證據表情,吃手等口腔習慣會造成牙齦損傷,咬傷手指造成局部感染。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需要這樣幫助愛吃手的寶寶:

  • 發現寶寶吃手,不要粗暴制止或呵斥;寶寶沒有吃手時,要真誠地表揚寶寶。
  • 寶寶手上經常有很多口水,注意要用清水清潔即可。濕巾洗手液等很容易留有化學物質在寶寶小手上,沒有必要使用。
  • 寶寶頻繁吃手時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和需要安撫的表現,我們要回想一下寶寶是否遇到什麼有壓力的事情,你們親子交流是不是最近比較少,找到孩子焦慮情緒背後的原因,安撫寶寶,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愛。
  • 選擇適齡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激發寶寶對玩具的興趣,隨著寶寶手部能力和行動能力的提高,孩子自然會去探索嘴之外的實際。

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的理解和寬容,咱們盡量控制住自己的嘴,不要反覆念叨「怎麼又吃手」小寶寶可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他絕對可以感受到你的情緒。

科學認識吃手+花樣陪伴陪玩+足夠的耐心和寬容+X=安全度過寶寶口欲期。公式里的X是每個家庭自己的特有方法,科學養育的科學有標準有數據,但養育卻是每個家庭的實踐,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請在評論區和寶媽姐妹們分享吧!

▏參考資料

Lynch, Stephanie J., Malcolm R. Sears, and Robert J. Hancox. "Thumb-Sucking, Nail-Biting, and Atopic Sensitization, Asthma, and Hay Fever." Pediatrics (2016): e20160443.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Thumbsucking and Pacifier Use. http://www.mouthhealthy.org/en/az-topics/t/thumbsucking, 2017.

Saul McLeod. Psychosexual Stages.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psychosexual.html, 20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