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爸爸多睡會」的體諒值得點贊

「讓爸爸多睡會」的體諒值得點贊

近日,哈爾濱地鐵里感人一幕在網路熱傳:「小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報站器,手裡還舉著一張紙提醒周圍的人小聲點,想讓快遞員爸爸多睡一會……小男孩小軒稱,地鐵里有的叔叔阿姨打電話或說話聲音很大,他擔心會吵到爸爸睡覺,所以拿出練習冊,撕下一頁紙寫下了那句話。

在一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里,小男孩儘管沒有將「爸爸,我愛你」大聲說出來,卻用自己的行動進行了一次無聲的情感表達。當許多孩子乘地鐵都需要父母照顧的時候,這名小男孩卻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爸爸的責任;「讓爸爸多睡會」不僅傳遞出他對父親的關心,也傳遞出他對父親艱辛與不容易的體諒。

開放、流動的地鐵車廂作為一個公共空間,乘客之間也存在著千差萬別;一些人將地鐵車廂當成自家的「後花園」,熱衷自說自話,很容易打擾到他人。這位心疼爸爸的小朋友,希望周圍的成年人說話聲音小一些以免吵到爸爸。「讓爸爸多睡會」觸碰到了人們心中的柔軟地帶,引發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鳴與心理共振。

部分乘客權利意識高漲,規則意識和邊界意識卻「慢了一拍」,這種「文明的剪刀差」,讓其他乘客承受了精神上的痛苦與傷害。「讓爸爸多睡會」在本質上也是一種逆向的社會化,小男孩在無形之中對成年乘客們進行了一次關於規則、邊界與公共文明的教育。如果所有的乘客都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群己界限和自律意識,這名小男孩就沒有必要再舉著一張紙片提醒周圍的乘客了。

千姿百態的社會流動,讓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生存生態。在不良心態的裹挾下,一些孩子非但不能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艱辛與不容易,反而抱怨、指責、質疑他們沒權沒錢沒本事,認為正是由於父母的無能與失敗,才會導致自己「低人一等」,才會讓自己膨脹的慾望無法得到滿足,才會讓自己沒有過上好日子。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這名小男孩非但沒有埋怨和輕視父親,反而體諒父親既工作又照顧自己的悲苦,顯然需要點贊。

父親節作為一個「舶來品」,為人們的情感表達提供了一個契機。不論是贈送禮物,還是陪伴父親聊天吃飯,抑或帶父親外出遊玩,人們用各種形式對父親進行情感表達。對於許多父親而言,與感恩相比,他們更希望得到孩子們的體諒,體諒他們的局限、體諒他們即便不成功卻已經為了更好的生活付出了足夠的努力。

上緊了發條的快遞員,很少有機會能夠「慢下來」。可是,他們並不是永遠不知道疲倦、沒有情緒情感的機器人,也需要「歇一歇」。小男孩的「讓爸爸多睡會」讀懂了普通勞動者的不容易,體諒了父親的艱辛,也見證了他精神世界的健康與豐富。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9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